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前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实证研究

作 者: 胡超
导 师: 盛邦跃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价值观 教育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状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领域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文化领域也不断走向开放和融合,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呈现多元化趋势。当前在校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栋梁。生活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汇激烈碰撞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也处于不断激烈震荡之中,他们价值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概述了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综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历史特征,总结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与教训,为本文研究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提供了历史的角度。随后,文章主体部分通过对南京市五所高校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证研究,问卷设计涵盖大学生价值观的五个维度: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就业价值观和婚恋价值观。通过所得的确切数据,客观地分析了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人生价值观强调自我的拼搏进取,集体意识淡化,个人本位化倾向凸显;道德价值观表现为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与道德行为存在知行不一;政治价值观表现为总体积极向上,但也存在政治信仰模糊和功利化的倾向;职业价值观表现为趋于务实,且务实高于理想;婚恋价值观表现为先锋与自主性并存,先锋性倾向明显。随后,对当前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从包括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价值观教育以及大学生主体因素的特点三方面来进行阐述。最后,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当前在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与建议,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两部分的理论教学潜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与情感认同;要积极开展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信息判别力,主动应对信息时代的信息浪潮冲击;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对价值观的辅助教育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靠拢;要引导大学生发挥自主性参与多种载体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促进自身价值观的“知行合一”。从这四方面来形成合力、综合引导,最终促成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10
绪论  10-18
  一、问题的提出  10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10-14
  三、研究内容、意义与方法  14-15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15-18
第一章 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观  18-28
  第一节 价值观和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  18-21
    一、价值观  18-20
    二、大学生价值观  20-2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历史特征  21-28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价值观  21-22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生价值观  22-25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特征  25-28
第二章 当前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实证调查  28-50
  第一节 调查设计  28-30
    一、调研内容与抽样  28-29
    二、调查对象与统计处理  29-30
  第二节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  30-41
    一、拼搏进取的个人本位人生价值观  30-32
    二、“知行不一”的道德价值观  32-34
    三、积极向上又略带功利的政治价值观  34-37
    四、务实高于理想的职业价值观  37-39
    五、先锋性与自主性并存的婚恋价值观  39-41
  第三节 当前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  41-50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41-47
    二、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47-48
    三、当前在校大学生主体因素的影响  48-50
第三章 当前在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50-64
  第一节 发掘理论教学潜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  50-5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50-51
    二、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51-53
    三、发挥专业课程的渗透教育作用  53-54
  第二节 开展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信息辨别力  54-57
    一、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公共课程体系  54-55
    二、整合多媒体资源,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55-57
  第三节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57-60
    一、创建优美校园环境,促成环境育人作用  57-58
    二、健全学校管理体制,推进制度引导作用  58
    三、高扬优良党风校风,发挥精神引领作用  58-60
  第四节 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价值观知行合一  60-64
    一、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体验民情民生  60-61
    二、践行青年志愿者活动,丰富人生体验  61-62
    三、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主体性的发挥  62-64
结语  64-66
参考文献  66-70
附录  70-74
致谢  74

相似论文

  1.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3.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4.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5.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6.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7. 文山师专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究,G658
  8.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9.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10. 尼日利亚女子基础教育问题研究,G543.7
  11. 巴西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研究,G577.7
  12.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13. 基于“童谣体验”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G621
  14. 西安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807.4
  15.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16. 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17.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18. 沈阳市初中地理生本课堂现状调查研究,G633.55
  19. 连山山区中学如何开展海洋教育的研究,G632.0
  20. 广州与河源中学地理教育区域差异分析,G633.55
  21.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