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评估-以湖北省为例

作 者: 白清玉
导 师: 张屹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关键词: 评估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权重 差异分析 聚类分析 影响因素
分类号: G4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中,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均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教育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使教师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学习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我国也抓住了这一机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校校通”工程、“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等工程项目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所在项目组开展这一研究。本研究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基础教育信息化文献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梳理,初步提出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预调研等方法进一步对其进行修订,经过多轮修改,形成最终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6个维度:信息化应用、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化资源建设、数字化环境建设、数字化管理、保障体制;本文主要从信息化应用入手,对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进行评估。首先通过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构建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型,克服了专家意见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在权重设置时的主观性,使模型更加科学、系统、客观。其次本论文分别从校际间(教学点、小学、初中、高中)、市区间(14个市区)、城乡间(城市、县镇、农村)等多个角度对比分析信息化应用总体得分、各个分维度上的得分及信息化应用方面多个指标的水平。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市区进行排名,通过计算多个差异指标(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方差分析从多个视角对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本论文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分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化环境建设、数字化管理、保障体制等多个维度将对信息化应用水平产生影响。本论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建立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型,然后从多个视角对比分析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差异性,并对影响信息化应用的因素分析,为日后湖北省及其他省份的规划制定及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及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19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2
  1.2 研究意义  12-1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6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15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5-16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6-17
    1.4.1 研究目标  16
    1.4.2 研究内容  16-17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7-19
    1.5.1 技术路线  17
    1.5.2 研究方法  17-19
第二章 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估模型构建  19-40
  2.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9-25
    2.1.1 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19-20
    2.1.2 评估指标体系的筛选  20-25
  2.2 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研  25-27
    2.2.1 调研方法  25
    2.2.2 调研过程  25-26
    2.2.3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  26-27
  2.3 研究数据预处理  27-28
    2.3.1 缺失数据的处理  27-28
    2.3.2 标准化处理  28
  2.4 评估模型建构  28-38
    2.4.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28-29
    2.4.2 评估模型的假设  29-31
    2.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31-34
    2.4.4 模型的修正  34-36
    2.4.5 评估模型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36-38
  2.5 指标权重测算  38-39
  2.6 本章小结  39-40
第三章 校际间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实证评估  40-56
  3.1 教学点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评估  41-45
    3.1.1 学校网站建设情况  41-42
    3.1.2 师生电子邮箱拥有情况  42
    3.1.3 学校信息技术开设情况  42-43
    3.1.4 教师使用信息化设备辅助教学情况  43-44
    3.1.5 师生使用信息化工具交流情况  44-45
    3.1.6 学生使用计算机情况  45
  3.2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评估  45-49
    3.2.1 小学信息化应用现状评估  45-47
    3.2.2 初级中学信息化应用现状评估  47-49
  3.3 高级中学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评估  49-52
    3.3.1 高中门户网站建设情况  49-50
    3.3.2 高中邮箱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情况  50
    3.3.3 高中教师使用信息化设备情况  50-51
    3.3.4 高中信息化评价情况  51
    3.3.5 高中学生使用计算机情况  51-52
  3.4 校际间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差异分析  52-55
    3.4.1 差异分析法概述  52-53
    3.4.2 校际间信息化应用水平差异分析  53-55
  3.5 本章小结  55-56
第四章 区域间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实证评估  56-68
  4.1 区域间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评估  57-65
    4.1.1 区域间学校网站建设情况比较  57-59
    4.1.2 各市区学校师生电子邮箱拥有情况  59-60
    4.1.3 各市区信息技术课开设及机房开放情况  60
    4.1.4 各市区学校教师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备课、教学比较  60-62
    4.1.5 各市区师生使用信息化工具辅助教学情况  62-63
    4.1.6 各市区教师使用教学资源编辑软件与信息化评价比较  63-64
    4.1.7 各市区教师信息化教研及学生使用计算机情况  64-65
  4.2 区域间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聚类分析  65-67
  4.3 本章小结  67-68
第五章 城乡间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实证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68-82
  5.1 城乡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评估  69-75
    5.1.1 城乡学校网站建设情况比较  69-70
    5.1.2 城乡学校电子邮箱拥有情况比较  70-72
    5.1.3 城乡学校信息技术课及机房开放情况比较  72
    5.1.4 城乡学校教师使用信息化设备备课、教学比较  72-73
    5.1.5 城乡学校师生使用信息化交流工具情况  73-74
    5.1.6 城乡教师信息化教研及学生使用计算机对比  74-75
  5.2 城乡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差异分析  75-78
  5.3 湖北省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78-81
  5.4 本章小结  81-82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82-84
  6.1 研究总结  82-83
    6.1.1 论文总结  82
    6.1.2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82-83
  6.2 研究展望  83-84
参考文献  84-88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88-89
致谢  89

相似论文

  1. 基于均值匹配的Turbo码联合译码的Matlab实现,TN911.22
  2.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3.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4. 广州与河源中学地理教育区域差异分析,G633.55
  5.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6. 高血压前期证候特征研究,R259
  7.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8.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9.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0.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11.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12.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13.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14.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15.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16.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17. 基于聚类分析的P2P流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3.02
  18.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19.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20.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G521
  21.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电化教育 > 计算机化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