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作 者: 周文韬
导 师: 章礼强
学 校: 东华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淮南市 基本公共服务 城乡一体化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D6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是近年来被广泛讨论的热点课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一研究课题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符合。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个人收入的分配还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一直秉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此指导之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却也在一些经济社会领域出现了不均等的现象。这些不均等的现象体现在区域和个人之间;体现在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上;体现在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提供上;体现在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公共服务的产出结果上。尤其突显差异的地方在于这种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现象体现在城乡之间。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2003年10月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的报告中也一再提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可以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现阶段党和国家的一个重要课题。安徽省淮南市作为我国中部的一个以煤电化为支柱产业的能源型工业城市,由于其本身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在发展过程中已然产生不均衡的现象。这种不均衡尤其体现在城乡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上。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安徽省淮南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其非均等化的原因。力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背景下,为淮南市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可供参考的方法、思路。本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主要是相关概念的梳理。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对于公共服务问题的研究成果,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给相关概念一个准确定义。第二部分包含第三章,主要是实例分析。详细描述了安徽省淮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尤其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情况。以期初步分析淮南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第三部分包含第四、五章,主要是理论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外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些成功案例,结合淮南市的实际,力争提出一些切实可以解决淮南市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全文目录


摘要  6-9
ABSTRACT  9-13
1. 引言  13-18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3-16
  1.2 相关内容研究综述  16-17
  1.3 基本研究思路与方法  17-18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讨  18-24
  2.1 相关概念分析及理论分析  18-21
    2.1.1 基本公共服务的含义  18-19
    2.1.2 均等化的界定  19-21
  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  21-24
    2.2.1 马克思公共产品思想  21-22
    2.2.2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22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2-24
3. 淮南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现状分析  24-31
  3.1 淮南市概况  24-25
  3.2 淮南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  25-27
    3.2.1 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农业城乡一体化状况  25-26
    3.2.2 社会公共服务状况  26-27
  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问题  27-30
    3.3.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27-28
    3.3.2 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均衡  28-29
    3.3.3 公共产品供给的体制缺失  29-30
  3.4 淮南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均的原因分析  30-31
    3.4.1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约束  30-31
    3.4.2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1
4. 淮南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  31-41
  4.1 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案例  32-34
    4.1.1 美国和加拿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  32-33
    4.1.2 青岛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验  33-34
    4.1.3 启示与借鉴  34
  4.2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覆盖农村  34-35
  4.3 公共服务生产要素覆盖农村  35-37
    4.3.1 合理分配社会资源  35-36
    4.3.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36
    4.3.3 转移农村劳动力  36-37
  4.4 社会公共服务覆盖农村  37-40
    4.4.1 教育文化服务  37
    4.4.2 社会保障服务  37-38
    4.4.3 卫生服务  38-39
    4.4.4 环境保护服务  39-40
  4.5 确保城乡公共服务制度一致  40-41
    4.5.1 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  40
    4.5.2 充分的社会就业  40
    4.5.3 涵盖城乡的社会保障  40-41
    4.5.4 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41
5. 淮南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建设  41-46
  5.1 政策建议  42-43
    5.1.1 重视和加快淮南市新农村建设  42
    5.1.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42-43
  5.2 机制保障  43-46
    5.2.1 实行分类供给机制  43-44
    5.2.2 完善各级政府的经费保障机制  44
    5.2.3 健全公共服务领域投资机制  44-45
    5.2.4 实行统筹建设机制  45-46
    5.2.5 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46
6. 结语  46-49
参考文献  49-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4.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5.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D26
  6. 丽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67
  7.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8. 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B712.59
  9. “灌输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G641
  10. 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B512.7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D64
  12. 淮南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研究,X513
  13. 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61
  14.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R197.1
  15.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域下我国城镇弱势群体住房问题研究,F293.3
  16.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G641
  17. 高等院校共青团视野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G641
  18.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9. 杨献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B27
  20. 增强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研究,D261.4
  21.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年),D23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