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

作 者: 王一帆
导 师: 姜义军
学 校: 沈阳理工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中国化
分类号: B0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弥久常新的历史命题。怎样才是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历史上曾有许许多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对此进行了不懈的追问和探索。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人的全面发展根本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道路和办法,但诸多哲学家、思想家为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的比较深入的思考,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了独具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由空想转变为科学,深刻而系统地回答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上立足坚持和发展,在实践上勇于开辟实现道路,从而极大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为可贵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则是发扬和光大这一品格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历经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和传承,使这一理论在内涵上不断得以深化,在外延上不断得以拓展,在实践功效上不断得以增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具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和指导中国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置于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既一脉相承地坚持其基本观点,又与时俱进地发展创新,形成了极富中国作风与气派、充满时代气息的中国化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卓有成效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基本的实践路径。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1章 绪论  11-20
  1.1 选题意义  11-13
    1.1.1 理论意义  11
    1.1.2 实践意义  11-13
  1.2 选题的国内外现状  13-17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3-15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5-17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7-18
  1.4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18-20
    1.4.1 论文的基本框架  18-19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9-20
第2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0-33
  2.1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  20-23
    2.1.1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提出  20-21
    2.1.2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拓展  21-23
  2.2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23-30
    2.2.1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概念  23-26
    2.2.2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26-27
    2.2.3 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特征  27-29
    2.2.4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29-30
    2.2.5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30
  2.3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0-33
    2.3.1 列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  30-31
    2.3.2 列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31-32
    2.3.3 列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  32-33
第3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演进  33-46
  3.1 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33-39
    3.1.1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33-35
    3.1.2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35-36
    3.1.3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36-39
  3.2 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探索  39-41
    3.2.1 推进民主政治,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39
    3.2.2 推动生产力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39-40
    3.2.3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领人的全面发展  40-41
  3.3 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阐发  41-42
    3.3.1 强调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41
    3.3.2 从整体上构建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方式  41-42
    3.3.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2
  3.4 胡锦涛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论述  42-46
    3.4.1 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42-44
    3.4.2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44-45
    3.4.3 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45-46
第4章 中国化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本质和实践路径  46-53
  4.1 中国化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本质  46-49
    4.1.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46
    4.1.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46-47
    4.1.3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追求  47-48
    4.1.4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8-49
  4.2 中国化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路径  49-53
    4.2.1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49
    4.2.2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9-51
    4.2.3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1-52
    4.2.4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52-53
结论  53-54
参考文献  54-5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57-58
致谢  58-59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4.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5.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6. 道安与佛教中国化,B948
  7.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8.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9.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D26
  10.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G641
  11. 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B712.59
  12. 论当代中国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G641
  13.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G641
  14. 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B512.7
  15. 从修辞视角解读《大众哲学》,B27
  16. 佛教禅宗伦理中国化研究,B948
  17. 多元性理论与有限领导权,D09
  18. 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D633
  19. 中国近现代政治建军思想探析,E20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D64
  21.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当代视界,F299.2;F091.9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 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