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自然景观到文化景观-国内实景演出的文化传播研究

作 者: 张双燕
导 师: 朱晓彧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关键词: 文化传播 自然景观 文化景观 实景演出
分类号: G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实景演出是一种以自然山水等真实景观为演出背景,以当地传统文化、民风民俗为演出内容,融合商业界、演艺界大师为创作团队的独特文化模式,是我国旅游业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型下的特殊产物。实景演出多在旅游城市的文化景区上演,通过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背景,借助自然因素对艺术形式进行加工,实现了从单一的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的转化。但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叠加,而是融合各类元素进行综合加工后的创新,这些元素包括文化、旅游、经济、科技、艺术等,最终形成以体现文化内涵为根本演出目的的特殊人文景观,同时这也成为一种具备现代意义的特殊文化符号。国内的实景演出以2004年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为开端,它的成功带动了一大批旅游文化城市纷纷效仿,在自然景区内掀起了实景演出的“白热化”浪潮。从实景演出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基本都具备了以下特点:故事性——让历史走进现实,这是与大型祭典仪式演出的不同;地域性——除故事带有当地文化色彩外,演出地点本身也具有当地的地域特点,这是与舞台剧的不同;开放性——演出场地的开放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通过互动观众可以参与到演出之中,而场地之“大”也是其他类型演出所不能比及的;情境性——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情节片段进行演绎,这是与电视、电影的不同;科技性——运用多种前沿高科技手段增强演出效果,灯光、舞美和音响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户外演出中的最高要求。只有综合具备了以上五个基本概念,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景演出”,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而现今实景演出的共性是大规模、大投资、大制作——“大型”越来越成为发展的目标和趋势。所以,本文把已经拥有成熟市场的“大型实景演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实景演出与其他表演形式的不同在于,它不仅还原了与故事主题相关的真实场景,同时也体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与民俗民风。这既是对传统演出模式的创新,更是对演出场地的突破。选择具有文化底蕴的景区舞台、融合最具特色的故事情节、运用多种演出形式的实景演出,已经作为一种新的演出模式在文化和旅游产业中得到越来越多认可。通过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使受众群体有了除单一“游山玩水”外更为丰富的旅游体验,引导受众在观看的同时与剧情发展产生强烈的心理互动,生成更为深刻的旅游体验。这也可以更加全面、整体地向受众群体展示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对推动旅游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重构,振兴文化产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实景演出都能给当地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国内一些景区过于追求“眼球”效应而在演出加入低俗化内容,重视商业元素的演绎而忽视了文化内涵,重复“照搬”形式化严重而创新性差等原因使得“白热化”的实景演出发展步履维艰。观众在欣赏内容单一、模式僵化、缺乏创新的演出时因“审美疲惫”而很难为下一次的机械演出买单。这些都是当前实景演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印象·海南岛》为例,其上映的最初目的是借助实景演出吸引游客参与,扭转旅游城市海口的经济颓势,却因当地缺乏深层次的地域文化而无法唤起游客的文化认知,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甚至不能收回投资成本。如何更好的发掘旅游城市的传统文化,以文化作为依发展当地旅游业,生成独创而经典的实景演出作为当地旅游品牌,是现在越来越多实景演出投资者、创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由此,对实景演出的分析研究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对今后旅游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的第一章叙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从社会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学、符号学、传播学、美学等学科领域,对涉及实景演出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第三章从概念的界定和内外部特征上对“实景演出”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第四章、第五章在分析当前国内实景演出的存在的缺点以及对文化传播的局限后,提出实景演出的发展方向。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第1章 导论  11-19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2
    1.1.1 选题背景  11
    1.1.2 选题意义  11-12
  1.2 文献综述  12-16
    1.2.1 实景演出的社会学研究  12-13
    1.2.2 从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审美角度对实景演出的研究  13-14
    1.2.3 实景演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4-15
    1.2.4 期刊文章对实景演出的相关报道  15
    1.2.5 实景演出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研究  15
    1.2.6 实景演出的传播学思考  15-16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6-19
    1.3.1 研究方法  16
    1.3.2 创新之处  16-19
第2章 国内实景演出的现状  19-23
  2.1 实景演出的概念界定  19-20
  2.2 实景演出的意义和价值  20
  2.3 国内实景演出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  20-23
第3章 实景演出的特点与文化传播  23-39
  3.1 实景演出的内部特点与文化传播  23-30
    3.1.1 议程设置的情景再现——故事性与文化传播  23-24
    3.1.2 情境架构的有效运用——情境性与文化传播  24-27
    3.1.3 传播理念与受众定位——观看的“人”与文化传播  27-30
  3.2 实景演出的外部特点与文化传播  30-39
    3.2.1 符号传递信息——地域性与文化传播  30-33
    3.2.2 从心灵到行动的互动——开放性与文化传播  33-36
    3.2.3 高科技推动民族风——科技性与文化传播  36-39
第4章 实景演出的局限性对文化传播的误区  39-45
  4.1 盲目跟风,水平参差  39-40
  4.2 模式僵化,创新性差  40-41
  4.3 受众参与度低  41-42
  4.4 破坏环境,干扰民生  42
  4.5 投资回收不力,资源浪费  42-45
第5章 对实景演出为新载体的文化传播的思考  45-57
  5.1 如何更好的完善“实景演出”这一传播传统文化的新载体,促进文化传播  45-50
    5.1.1 多种传播手段并举,提升演出知名度  45-46
    5.1.2 强化创新意识,拓展“实景”演出领域  46-47
    5.1.3 依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经典品牌战略  47-48
    5.1.4 加强互动,注重从“历史人文”到“个体体验”的转化  48
    5.1.5 开发民俗文化产品,打造品牌文化产业  48-50
  5.2 在新载体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这些载体,更好的传承、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50-54
    5.2.1 发掘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带动新兴文化形式的产生  50-51
    5.2.2 如何抓住“文化内涵”这个关键,将传统文化展示得更到位  51-52
    5.2.3 如何综合各地的传统文化的诠释,塑造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精神  52-54
  5.3 在不影响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旅游业、文化产业如何更好的与传统文化结合得更深刻,达到文化传播最理想的效果  54-57
第6章 结语  57-59
  6.1 主要结论  57
  6.2 局限性  57-58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8-59
参考文献  59-65
致谢  65-67
攻读硕士学位期科研成果  67

相似论文

  1. 国产动画中的民族文化传播研究,J954
  2. 传播学视角下的“粉丝”文化研究,G206
  3. 目的论视角下河南自然景观景介的英译,H315.9
  4. 当代中国武侠电影的跨文化传播,J905
  5. 日本动画创作情况研究,J954
  6. 唐山皮影的传承与发展,J827
  7. 泰国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研究,J905
  8. 试论晋商题材电视剧对三晋文化的传播,J905
  9. 大众文化的小众流行,J905
  10. 美国影评人视野中的中国电影,J905
  11. 地域文化在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TU984.18
  12. 跨文化传播环境下纪录片文化差异研究,J952
  13. 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905
  14. 迪斯尼主题公园落户上海对SMG动漫板块影响的研究,F719
  15. 东北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生态艺术设计策略研究,J525
  16. 韩剧成功原因探析及对我国电视剧发展的启示,J905
  17. 历史城镇景观保护规划研究,TU986
  18. 声乐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与文化传播,J905
  19. 影视服饰的符号意义及文化传播效应,J918
  20. 白族大本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826
  21. 我国独立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95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 中国 > 文化专题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