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对不对”“对”研究

作 者: 王志军
导 师: 姚双云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话语标记 对不对  互动语言学 交互主观性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话语标记的形式和功能探究己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全新的探讨课题。本文撷取了问答毗邻“对不对”“对”话语形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二者在自然语料中的使用情况和序列分布,考察了其话语形式、语音特征和与话语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对不对”“对”两个话语标记的产生原因和机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本文还从跨语言的角度揭示了“对不对”“对”话语标记功能的跨语言共性和个性,为全面深入认识肯定性词语的话语功能提供了类型学上的参考。论文的研究建立在自然、真实的口语交谈语料之上,得出的结果能够反映“对不对”“对”在访谈对话语域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在分析语音特征方面运用了先进的Praat语音分析软件辅助研究,减少了研究结果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文章运用浮现语法理论和互动话语语言学理论并结合大量对话事实描述和阐释“对不对”“对”两个话语形式的功能。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回顾了自然口语、话语标记和“对不对”“对”的研究现状和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第二章介绍了浮现语法理论、互动语言学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说明了文章使用语料的情况和语料转写符号。第三章定量地考察了“对不对”在访谈对话中的分布情况、语音特征和话语功能,并对“对不对”新的话语功能的产生原因和机制作了简单的解释。第四章考察了“对”在访谈对话中的分布情况和话语功能,并对“对”的话语功能的产生作出了合理的解释。第五章简要总结了“对不对”“对”形式的话语功能的异同,并尝试从跨语言的角度来探究肯定性话语标记的形式和功能共性。研究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访谈对话中,“对不对”附加形式不仅有向听话人征询断言命题或假设命题的意见的基本功能,而且有向听话人传递说话人自身对陈述命题态度的强化确认功能,有央求和缓和语气的情感表达功能;在访谈对话中,“对”有积极应对功能、弱化拂意功能、确认加强功能、同情激活功能和话语连贯功能;2、话语形式的话语功能是在对话互动中不断浮现出来的。话语标记的形成动因是对话形式惯例化和主观化、交互主观化的结果;3、对话结构的高频使用同样可能导致话语意义磨损和弱化。在访谈对话中,“启发—反应—跟进反馈”三分结构高频存在。“对不对”“对”的话语功能源于三分对话结构中间一环的缺失;4、“对不对”“对”的新的话语功能更多出现在较长的叙述性话语中。“对不对”“对”口语性较强的话语功能可以渗透到书面语的话语表达中;从跨语言的角度看,“对”等肯定性词语形成话语标记具有类型学意义上的普遍性。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一章 绪论  9-18
  1.1 选题缘由  9
  1.2 研究现状综述  9-17
    1.2.1 自然口语的研究现状  9-10
    1.2.2 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  10-13
    1.2.3 “不对”的相关研究现状  13-14
    1.2.4 “对”的相关研究现状  14-17
  1.3 研究意义  17-18
第二章 理论基础、语料及研究方法  18-26
  2.1 理论基础  18-23
    2.1.1 浮现语法  19-21
    2.1.2 会话分析理论  21-22
    2.1.3 动语言学  22-23
  2.2 语料收集、来源和转写  23-25
    2.2.1 语料的收集  23-24
    2.2.2 会话话语语料的来源  24
    2.2.3 语料转写符号说明  24-25
  2.3 研究方法  25-26
第三章 话语标记“对不对”  26-51
  3.1 导言  26-28
  3.2 “对不对”的序列位置分布及其语音特征  28-36
    3.2.1 话轮之中  29-31
    3.2.2 话轮之尾  31-33
    3.2.3 话轮之首  33-34
    3.2.4 独立话轮  34-36
  3.3 “对不对”的功能  36-47
    3.3.1 话轮之中“对不对”的话语功能  36-41
    3.3.2 话轮之尾“对不对”的话语功能  41-45
    3.3.3 话轮之首“对不对”的话语功能  45-46
    3.3.4 独立话轮“对不对”的话语功能  46-47
  3.4 “对不对”的分布与交际角色  47
  3.5 话语标记“对不对”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47-51
    3.5.1 内因——所处的话语环境影响  48-49
    3.5.2 外因——主观化与交互主观化的结果  49-50
    3.5.3 外因——口语语体中的高频使用  50
    3.5.4 外因——交际角色的地位影响  50-51
第四章 话语标记“对”  51-68
  4.1 导言  51-52
  4.2 “对”的话语序列位置  52-53
  4.3 “对”的序列位置和功能  53-64
    4.3.1 话轮之首“对”的话语功能  53-56
    4.3.2 独立话轮“对”和反馈项“对”的话语功能  56-60
    4.3.3 话轮之中“对”的话语标记功能  60-63
    4.3.4 话轮之尾“对”的话语功能  63-64
  4.4 “对”话语标记功能形成的原因  64-68
    4.4.1 频率影响及其惯例化  65
    4.4.2 互动性的影响和交互主观性  65-68
第五章 总结  68-73
  5.1 话语标记“对不对”“对”形式特征和功能上的共性  68-70
    5.1.1 语音形式共性  68
    5.1.2 句法形式共性  68-69
    5.1.3 功能共性  69-70
  5.2 从跨语言角度看“对不对”“对”类话语标记  70-71
  5.3 基本结论  71
  5.4 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后继研究  71-73
参考文献  73-79
后记  79

相似论文

  1. 含苯并噁唑新型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O633.5
  2. 延胡索乙素的立体选择性代谢及其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R96
  3.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的合成与性能研究,TQ323.4
  4. 用于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贵金属钴的螯合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X76
  5. 对台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研究,G222
  6. 多聚糖PC类衍生物CSPs的合成及手性分离能力的研究,TQ460.1
  7. 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物电极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O657.1
  8. 预阳极化超薄碳糊膜电极的构建及应用研究,O657.1
  9. 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肾纤维化JAK/STAT信号途径的干预作用,R285.5
  10. SAR干涉像对优化选取方法研究,P225.2
  11. 辽宁省男男性接触者同性身份认同与内在感受的关系研究,B846
  12. 基于政治演讲的话语标记语连贯功能探究,H030
  13. 碳负载碳化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O614.613
  14. 微水相中脂肪酶手性拆分萘普生,TQ463
  15. 英语教师话语标记语的元功能分析,H319
  16. 《对床夜语》研究,I207.22
  17. 手性多氯联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中的对映体分离研究,O657.7
  18. β-羰基肟类化合物的脱水反应研究:异噁唑、吡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O621.25
  19. 半刚性双吡唑配体银的配合物及手性多酸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O627.12
  20. 阳离子染料可染PTT共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323.41
  21. 阻燃PTT共聚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Q323.4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