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系统功能语法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作 者: 肖璇
导 师: 冯广艺
学 校: 中南民族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法 公开演说 概念功能 人际功能 语篇功能
分类号: H0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系统功能语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英国的语言学家韩礼德创立的。作为语言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说之一,它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语篇分析中。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语言是由三个纯理功能构成: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对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分析学者们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其在语言学实践中的应用仍然是个热点;特别是对于在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下的公众演说进行研究却很少,也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对非正式场合下的电影获奖演说和正式场合下的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进行了语篇分析。通过研究对比,来发现系统功能语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为了更客观的来说明这些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两位电影获奖者的获奖演说,以及奥巴马总统的就职演说。本文主要是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研究的理论依据,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公开演说的人际功能分析可以发现,不管是获奖感言还是就职演说均使用陈述句语气比较多,是为了舒缓听话者的紧张的情绪,从而拉近说话者与听众的距离,以至于更容易的让听众接受演讲者所要表达的信息。2.正式场合的就职演说中使用较多的情态动词,而在非正式场合的获奖感言中则无须进行情态系统的分析。情态词的使用传递给观众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能加强演说的说服力。而非正式场合的获奖发言则是比较随意的,意在抒发内心的感受。3.在正式场合的演说中物质过程,关系过程使用的频率比较高,心理过程次之。但是相对而言非正式场合的获奖演说中心理过程跟物质过程使用的频率是相当的。演讲者通过这三个过程的功能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物质过程的表达使演说的论据活灵活现,关系过程可以体现演讲者的自信,心理过程能够体现演说者内心的独白,给观众更强烈的真实感受。4.公开演说中,不同的人称代词的使用可以体现不同的演说者不同的目的,第一人称是想要拉近演说者与听众的距离;第二人称代词则突显观众的重要性,有增强互动的作用;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演说者要与这些人区分开,一方面比较严肃,其次有助于论据呈现。分析告诉我们演说者的意图可以通过语气,情态,及物性和衔接性来表现。本文主要是把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大胆的应用到实践生活中,通过在非正式场合和正式场合这些不同的场合下的公众演说的深入研究,充分的证明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在语言分析中的实践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在国内外的语言学研究领域都有着很重要的应用。因此我们要重视语言教育中对系统功能语法的教育和学习。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17
  1.1 研究的基本原理  11
  1.2 系统功能语法(SFG)的研究背景  11-13
  1.3 SFG 的研究现状  13-14
  1.4 公开演讲的研究背景  14
  1.5 研究目的  14-15
  1.6 数据和方法  15
  1.7 研究意义  15
  1.8 论文结构  15-17
第二章 理论框架  17-28
  2.1 三种功能的介绍  17-20
  2.2 人际功能  20-22
    2.2.1 语气  20-21
    2.2.2 话语角色  21-22
  2.3 概念功能  22-26
    2.3.1 物质过程  23-24
    2.3.2 心理过程  24
    2.3.3 关系过程  24-25
    2.3.4 口头过程  25
    2.3.5 行为过程  25
    2.3.6 存在过程  25-26
  2.4 公开演讲的简要介绍  26-27
  2.5 本章小结  27-28
第三章 系统功能语法的应用  28-56
  3.1 中外导演获奖感言的对比分析  28-45
    3.1.1 概念功能——及物性系统的分析  28-38
    3.1.2 语篇功能——主位结构的分析  38-43
    3.1.3 人际功能——人称代词用法的分析  43-45
  3.2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语篇分析  45-52
    3.2.1 概念功能 - 及物性分析  45-46
    3.2.2 人际功能  46-51
    3.2.3 语篇功能——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51-52
  3.3 获奖感言和就职演说的对比分析  52-54
  3.4 本章小结  54-56
第四章 结语  56-58
  4.1 结论  56-57
  4.2 思考  57-58
参考文献  58-60
致谢  60-62
附录 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2

相似论文

  1. 鲁迅小说中转喻的概念功能分析,H15
  2. 英语教师话语标记语的元功能分析,H319
  3. 从及物性的角度对比分析《美丽中国》和《森林之歌》,H04
  4. 元话语理论的应用研究,H136
  5. 格特鲁德·斯泰因作品《三个女人》的元功能分析,I712.074
  6. 英语学术论文中情态系统的人际意义研究,H315
  7. 关于《纽约时报》对中印骚乱报道的评价分析,H315
  8. 关系管理理论视角下会话修正的语用探究,H030
  9. 经济学学术论文引言的英汉对比,H315
  10. 英译古诗词中意境美的传递,H315.9
  11. 构式语法下英汉被动构式功能的对比研究,H146
  12.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唐诗《送友人》及其英译对比分析,I046
  13. 电子商务B to B网站简介的人际功能分析,H04
  14. 系统功能视角下中外酒店英文简介的体裁分析,H315
  15. 医学语篇结论部分的人际功能研究,R-5
  16. 试论无前缀俄语运动动词,H35
  17. 现代汉语换言类话语标记研究,H13
  18. 认知隐喻在诗歌中的语篇功能,H052
  19. 科学语篇中理论构建隐喻的功能研究,H05
  20. 基于情态理论的小说人物分析,I561
  21.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老友记》语言分析,H313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法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