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初中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 者: 方东菊
导 师: 胡芬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 生成 生成性教学 互动
分类号: G633.6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7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人们不断地对教育问题进行评判和反思。“生成”就是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而被大家频繁使用的一个术语,正以不同的方式冲击着原有的课堂教学。生成性教学是一种高度关注人的教学理念,反对教师的固化预设,提倡富有弹性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如何将生成性教学引入信息技术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并迫切的问题。本文围绕生成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征,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的生成性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初中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互动生成策略的设计、初中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以及结论与展望。第一部分:叙述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生成性教学和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研究现状,确定初中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研究意义,最后确立本文研究的方向:初中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生成”和“教学”的含义,界定了生成性教学的内涵;阐述了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特罗克的生成性学习理论、现代哲学的生成性思维;概括了生成性教学的特征:动态性、开放性、互动性、统一性;总结了生成性教学的实施原则: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第三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互动生成策略进行设计:一是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五个方面进行生成性教学的教学设计,分别阐述了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正确理解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和正确认识三维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把握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灵活控制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要多元化;二是从创设教学情境、灵活导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生成,师生互动,调整教学方案和小结五个方面进行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的动态控制,分别阐述了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竞争的教学情境、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问题教学情境或者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来导入新课,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三个方面生成教学目标,从关注错误资源、关注存在异议的资源、关注意外资源和关注亮点资源四个方面有效捕捉生成性资源,师生互动时要注意导入新课中的师生互动、任务驱动中的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中的师生互动三个方面,根据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对信息技术知识点进行总结;三是从教学目标的生成、教学过程的生成和教学方法的生成三个方面进行课后反思。第四部分: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在桂林一中对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互动生成策略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四个方面对教学实践中的典型教学案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别阐述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准确地搜索信息、安全地交流信息、计算机的保养和维护、制作六一贺卡四个生成性教学案例;从三个方面对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把握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中的师生角色、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效捕捉生成性资源。最后,阐述了研究结论和展望。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互动生成策略,并进行初步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研究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案例的内容不够丰富和教学实践范围不够广泛;后续研究主要包括完善互动生成策略的设计和开展评价体系的研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1
一、导言  11-16
  (一) 研究背景  11-12
    1. 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成”  11
    2. 信息素养的提高需要“生成”  11-12
    3. 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要求“生成”  12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3
    1. 研究意义  12
    2. 研究目的  12-13
  (三) 研究现状  13-14
    1. 国外研究现状  13
    2. 国内研究现状  13-14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6
    1. 研究方法  14
    2. 研究思路  14-16
二、生成性教学概述  16-24
  (一) 生成性教学的内涵  16-19
    1. 生成  16-18
    2. 教学  18
    3. 生成性教学  18-19
  (二) 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19-20
    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9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9-20
    3. 维特罗克的生成性学习理论  20
    4. 现代哲学的生成性思维  20
  (三) 生成性教学的特征  20-22
    1. 动态性  20-21
    2. 开放性  21
    3. 互动性  21-22
    4. 统一性  22
  (四) 生成性教学的实施原则  22-24
    1. 发展性原则  22-23
    2. 过程性原则  23-24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互动生成策略的设计  24-36
  (一) 生成性教学的教学设计  24-28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24-25
    2. 教学内容的把握  25-26
    3. 教学方法的选择  26
    4. 教学过程的控制  26-27
    5.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27-28
  (二) 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的动态控制  28-35
    1. 创设教学情境,灵活导入  28-30
    2.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生成  30-34
    3. 师生互动  34-35
    4. 调整教学方案  35
    5. 小结  35
  (三) 课后反思  35-36
四、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36-48
  (一) 教学案例  36-45
  (二) 教学实践的反思  45-48
    1. 把握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中的师生角色  45
    2.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45-47
    3. 有效捕捉生成性资源  47-48
五、结论与展望  48-49
  (一) 研究结论  48
    1.结论  48
    2.研究的创新点  48
    3.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48
  (二) 后续研究  48-49
    1. 完善互动生成策略的设计  48
    2. 开展评价体系的研究  48-49
注释  49-52
参考文献  52-55
发表论文目录  55-56
致谢  56-57

相似论文

  1. 心肌细胞电生理仿真计算引擎自动生成的研究与实现,R319
  2. 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与新闻媒体的互动研究,D630
  3.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4. 趣缘群体的社会互动研究,C912
  5. 基于MDA的界面自动生成方法的研究,TP311.5
  6.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性成熟前小鼠卵泡及其血管发育的影响,S865.13
  7. 网络问政视野下我国政府治理优化研究,D630
  8. 网络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互动研究,G434
  9. 小学与社区德育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G621
  10. 学校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研究,G637
  11. 事件观视阈下初中音乐生成性教学研究,G633.951
  12.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性成熟小鼠卵泡及其血管发育的影响,S852.2
  13.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R651.3
  14. 道家元气生成思想探微,B223.1
  15. 大学生人际互动性的结构与测量,B841
  16.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关系研究,G623.2
  17. 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G633.951
  18. 数字电视互动应用交互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19. 面向数字电视的高清互动展示系统的研究和实现,TN949.197
  20. 病毒营销传播研究,G206
  21. Angiopoietin-1对高糖培养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R587.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计算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