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麦遗传群体鉴定和QTL分析

作 者: 马骏
导 师: 路铁刚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小麦 遗传群体 性状鉴定 DArT标记 遗传作图 QTL分析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是种质资源评价、重要基因/QTL定位和克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许多应用研究的基础。不同特点的遗传群体和分子标记技术为构建连锁图谱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本研究的目的,一是对构建的RIL群体在不同环境下进行鉴定,明确遗传群体的特点,为群体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利用新型DArT分子标记构建遗传图谱,从而对小麦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QTL分析,为进一步认识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遗传规律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澳大利亚小麦品种Lang和CSCR6构建了RIL群体,两亲本的性状在河北张北、河南安阳2种环境下表现趋势基本一致,CSCR6穗大粒多,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等产量构成性状均较Lang表现较高的均值,二者的蛋白质、湿面筋、硬度、降落值和容重等品质性状也表现程度不同的差异。RIL群体在2种环境的变异较为丰富,性状的变异趋势基本一致且均呈连续分布,测定的性状均属于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符合遗传作图要求。2.RIL群体的小穗数与穗长、穗粒数均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蛋白质与湿面筋、降落值与容重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硬度、降落值与湿面筋、湿面筋与容重之间均为负相关。在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穗长与容重、降落值均为极显著的正相关,而穗粒数与蛋白质、湿面筋均为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这种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暗示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可能存在连锁或一因多效。3.利用320个DArT标记和RIL的89个F7株系,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构建了包括39个连锁群的小麦遗传连锁图谱,连锁图总长度610.18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91cM,最长的连锁群为83.78cM,最短的连锁群为4.14cM。所得连锁群被定位于1A、1B、1D、2A、2B、3A、3B、3D、4A、4B、4D、5A、5B、6A、6B、6D、7A、7B、7D等19个染色体。4.共检测到产量或品质性状的25个QTL。在张北环境下检测到蛋白质QTL6个,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73%~14.43%;湿面筋QTL4个,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1.71%~16.12%;籽粒硬度QTL1个,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3.05%;降落值QTL1个,可解释表型变异率的9.71%。在安阳环境下检测到穗长QTL1个,解释表型变异的9.43%;穗粒数QTL5个,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81%~19.39%;蛋白质QTL3个,可解释表型变异的7.64%~10.19%;湿面筋QTL3个,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80%~15.54%;籽粒硬度QTL1个,可解释表型变异的9.26%。将25个QTL分别定位于Chr.1B、2B、3A、3D、4A、4B、4D、6A、7A、7B等10个染色体。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22
  1 遗传群体的种类及利用  10-13
    1.1 F_2群体  11
    1.2 BC 群体  11
    1.3 RIL 群体  11-12
    1.4 DH 群体  12
    1.5 NIL 群体  12
    1.6 高代回交群体 (Advanced backcross fami1ies, AB)  12-13
    1.7 CIL 群体  13
  2 分 子标记与遗传作图  13-18
    2.1 分子标记  13-16
    2.2 QTL 定位原理和方法  16-18
  3 小麦重要性状 QTL 研究进展  18-21
    3.1 农艺性状  18-20
    3.2 品质性状  20
    3.3 抗逆性  20-21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22
第二章 农艺、品质性状鉴定和 QTL 分析  22-41
  1 引言  22
  2 材料与方法  22-24
    2.1 试验材料  22
    2.2 农艺性状调查  22-23
    2.3 品质性状测定  23
    2.4 分子标记分析  23-24
    2.5 连锁图谱构建  24
    2.6 QTL 作图分析  24
  3 结果和分析  24-37
    3.1 小麦 RIL 群体产量和品质性状鉴定  24-28
    3.2 小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28-32
    3.3 小麦产量、品质性状的 QTL 分析和定位  32-37
  4 讨论  37-41
    4.1 DArT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37
    4.2 遗传连锁图谱  37-38
    4.3 产量、品质性状的 QTL 定位  38-39
    4.4 影响 QTL 定位的因素  39-41
第三章 结论  41-42
参考文献  42-49
致谢  49-50
作者简历  50

相似论文

  1.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2.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3.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4. 10t/hm~2冬小麦氮素营养特性及诊断和氮肥运筹研究,S512.1
  5. 重组脂肪氧合酶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在小麦粉中的应用,TS201.25
  6.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7. 新疆小麦1Dx5基因的分离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S512.1
  8. 一个新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发现与分子标记定位,S512.1
  9. 小麦品质性状的环境效应和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研究,S512.1
  10. 江淮历代小麦主栽品种生产力与氮肥效率的比较研究,S512.1
  11. 弱筋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灌浆期弱光响应的定量研究,S512.1
  12. 基于小麦群体指标及氮营养状况的籽粒产量和品质预测研究,S512.1
  13. 添加腐熟秸秆调节土壤碳氮比对烤烟碳氮代谢及品质影响的研究,S572
  14. 簇毛麦6V染色体短臂小片段易位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S512.1
  15. 荆州黑麦6R染色体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S512.1
  16.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S512.1
  17. 氮肥施用时期对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调控研究,S512.1
  18. 江苏省水稻、小麦施肥现状的分析与评价,S511
  19.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关系的研究,S512.11
  20. 施氮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分布和产量的影响,S512.11
  21. 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S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