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比较《飘》的两个中文译本

作 者: 毛敏
导 师: 李能湘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比较研究 改写理论 翻译策略
分类号: I0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信息转换,因此,翻译家们在从事翻译活动时应该排除一切主观因素的干扰,完全忠实地再现原文,避免信息传递的不准确。然而,1990年,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第一次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认为翻译是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由此,翻译研究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影响翻译的外部因素,从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等新的角度来研究翻译。作为“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勒菲弗尔提出了著名的改写理论,并且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影响翻译的三因素,即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观。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意识形态。他认为,意识形态分为译者当时所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会影响译者对原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译本被目标语言的读者接受的程度。因此,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从而导致了不同译作之间的差异。本文基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选取了美国作家米歇尔的著作Gone with the Wind的两个中译本,分别是傅东华于1940所译的《飘》和1990年陈良廷译的《乱世佳人》.通过比较两位译者对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对原著细节的处理来分析两个不同时代的中文译本,论证了这两个不同时代中文译本的差异是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的展现。因此,在分析译本时,要充分考虑译本的时代背景和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不同时代的译本均会打上时代的印记。本文作者无意对译本的优劣做出评价,只是通过比较同一著作两个时期的不同译本来证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Introduction  9-13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13-30
  1.1 Ide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13-18
    1.1.1 Ide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Abroad  13-15
    1.1.2 Ide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in China  15-18
  1.2 Andre Lefevere and His Rewriting Theory  18-30
    1.2.1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18-20
    1.2.2 Three Constraints on Translation  20-30
Chapter Two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Gone with the Wind and Its Two Chinese Versions  30-47
  2.1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Gone with the Wind  30-34
    2.1.1 Mitchell Margaret’s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Writing Gone with the Wind  30-32
    2.1.2 Ideological Discussion on Gone with the Wind in China  32-34
  2.2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Fu Donghua's Version in the 19405  34-43
    2.2.1 Dominant Ideology in the 19405  34-38
    2.2.2 Fu Donghua’s Personal Ideology  38-43
  2.3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Chen Liangting's Version in the 19905  43-47
    2.3.1 The Main Influential Ideology in the 19905  43-45
    2.3.2 Chen Liangting’s Personal Ideology  45-47
Chapter A Three Comparative Study of Ideological Influence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47-82
  3.1 The Two Translators’Reasons for Translating the Novel  47-52
    3.1.1 Fu’s Reasons for Translating the Novel  48-50
    3.1.2 Chen’s Reasons for Translating the Novel  50-52
  3.2 Adopte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52-74
    3.2.1 Translation of the Title of the Novel  55-59
    3.2.2 Translation of the Characters’Names and Geographical Names  59-68
    3.2.3 Translation of the Cultural Terms  68-74
  3.3 Processing on Details of the Original Works  74-82
    3.3.1 Processing on Time-bound Words  74-77
    3.3.2 Processing on Sexual Description Passages  77-79
    3.3.3 Processing on Uncourteous Words  79-82
Conclusion  82-85
Bibliography  85-89
Acknowledgements  89-90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90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2.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3.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4. 政党意识形态研究,D05
  5.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6.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7.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8. 艺术体操教学中三种直观教学法的比较研究,G834
  9. 网络化形势下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对策研究,D64
  10. 新时期我国东西部农民分化比较研究,D663.2
  11. 人教版、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比较研究,G633.3
  12. 河南省新乡市中学学校美术教学和校外美术教学的比较研究,G633.955
  13. 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H059
  14. 英国和美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比较研究,D756.1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D64
  16. “人教版”与“上科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必修本STS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7
  17. 接受美学视角下苏州古典园林介绍英译之研究,H315.9
  18. 目的论视角下河南自然景观景介的英译,H315.9
  19. 改琦与罗塞蒂女性绘画形象比较研究,J20-03
  20. 中日初中数学教材例题的综合难度之比较研究,G633.6
  21. 中职物理(通用类)教材的比较研究,G633.7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创作论 > 文学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