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代山东书院研究三题

作 者: 卢兴民
导 师: 姚松
学 校: 南京大学
专 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关键词: 山东书院 山长 《泺源问答》 书院记
分类号: G5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1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书院作为一种集教学、藏书、学术研究等多种活动于一身的机构,在中国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主要探究关于清代山东书院发展的相关问题,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为中心,通过翻检清代科举生员履历档案,并参考清代山东地方志、清人诗文集等资料,系统考述了清代山东70所书院203位山长的字号、籍贯、科份、仕履、著述等情况。通过考察清代山东书院山长的出身可知,203位山长中,进士或举人出身有170人,比例为83.7%。其中有进士96人,占47.3%;举人74人,占36.4%。山东本地的士人有134人,所占比例达到66%;外地山长掌教山东书院者多来自江浙二省,其中浙江18人(8.9%),江苏17人(8.4%)。第二部分通过对济南泺源书院山长沈可培讲学事迹及其答问实录——《泺源问答》的讨论,探究沈可培个人之学术取向,管窥清代山东书院讲学之情状。通过对《泺源问答》的考察可见,出于书院教学的需要,沈可培讲学仍是以科举为导向,以程朱为旨归。然其《泺源问答》亦重经世学问,多论漕运、水道、盐利等,并推崇诸子之学。综合考量,沈可培虽受到其时极盛的乾嘉学风的影响,但对待《泺源问答》,不应在学术的角度过分推求,而更应从教育史的角度考量,更多地将其视为清代中期一份书院讲学的实录。第三部分以清代山东地方志中所收书院记为中心,重点对书院记这一特定文体的文体构造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考察可见,清代山东书院记作者通常是地方官或乡贤,其行文都存在着类似的模式:作者首先标举先王之教,将书院之创建视为承接三代遗泽的盛事,其重大意义得以凸显;然后作者将笔触落在一地的传统上来,对山左自然与历史两方面充分地演绎和表彰,乡土之造与先贤之泽,地利与人和皆备,可谓“萃海岱之灵秀,沐邹鲁之遗风”,在这种语境之下,创建书院、造化人才便成为后人责无旁贷的事业;再者描写当下之现实,士子科考辛苦,创修书院艰辛,故希望诸生能够一心向学,后人能够踵事增华;最后作者表达其人文蔚起的愿望。在不同时代的文人层累地叙述过程之中,书院记——这种特殊的文体,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叙述模式,并不断被强化。据笔者统计,在《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中所收的115篇清代山东书院记中,论及地方文化传统者多达55篇,其比例近50%。在此类书院记中,作者或追述齐鲁自孔孟以至清季的学术大传统;或着眼一州一县的小传统,表彰造化一地人文之先贤。如鲁西书院多标举孔孟、董仲舒、石介等人,而胶东书院则多推扬费直、庸谭、郑玄等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8
目录  8-9
绪论  9-14
第一章 清代山东书院山长考论  14-50
  第一节 清代山东书院山长出身与地域分布考论  15-20
  第二节 清代山东书院山长考  20-49
  小结  49-50
第二章 沈可培与《泺源问答》  50-64
  第一节 讲学泺源  50-52
  第二节 《泺源问答》  52-62
  小结  62-64
第三章 清代山东书院记的文本构造及文化意蕴  64-78
  第一节 溯其源:先王之教与书院之兴  64-65
  第二节 承其绪:乡土之造与先贤之泽  65-71
  第三节 悯其人:士子之苦与创修之艰  71-74
  第四节 广其德:踵事增华与造化人文  74-76
  小结  76-78
结论  78-80
附录:《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中所收清代山东书院记目录  80-83
参考文献  83-86
后记  86-87

相似论文

  1. 明清时期书院教师研究,G529
  2. 中国东北部和也门西部的地热系统及地热温度特性研究,P314
  3. 宋代书院记研究,K244
  4. 茶陵书院研究,G649.299
  5. 锦江书院山长考,K249
  6. 福州早期教会学校研究(1847-1900),G529
  7. 建国初期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历史考察,G529
  8. 浙江近代乡村教育与农村人口变迁,G529
  9. 民国山西教育“模范省”由来探析,G529
  10. 陈宝琛教育思想研究,G529
  11. 晚清铁路学堂研究,G529
  12. 商人办学,G529
  1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义教(国教)经费问题研究,G529
  14. 清末哈尔滨区域传统学务向近代新式教育转型的研究(1861-1911),G529
  15. 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G529
  16. 清末民初(1862-1918)教师群体近代化历史演进考略,G529
  17. 新文化运动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研究(1915-1925),G529
  18. 1927-1937年安徽教师群体研究,G529
  1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特种教育研究,G529
  20. 明代山东基层教育研究,G529
  21. 《时代公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改革论争,G52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国教育事业 > 教育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