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纳洛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 者: 高致炳
导 师: 王云
学 校: 宁夏医科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纳洛酮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分类号: R5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纳洛酮(Naloxone, NAL)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发生率、光镜下心肌结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6只健康级雄性SD大鼠,体重250~350g,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所有大鼠随机分为4组(n=9),空白对照组(Con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30min,松开结扎线(再灌注)90min;缺血预处理组(IPC组)缺血5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以后同I/R组;纳洛酮预处理组(Nal+I/R组)在结扎前5 min于颈静脉按3mg/kg静脉注射纳洛酮注射液,以后同I/R组。记录缺血再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做出评分,光镜下观察心肌结构变化,Even’s blue-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各组大鼠不同测量时间点上观测HR、MA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理因素间HR、MAP指标变化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两者对HR、MAP指标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而各组大鼠LVSP、±dp/dtmax及LVEDP指标在不同测量时间点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理因素间LVSP、±dp/dtmax及LVEDP指标变化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两者可共同影响LVSP、±dp/dtmax及LVEDP指标的变化(P<0.05);但IPC组与Nal+I/R组组间比较,LVSP、±dp/dtmax及LVEDP指标变化,差异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IPC组和Nal+I/R组的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梗死面积及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下观察IPC组与Nal+I/R组大鼠心肌结构,心肌组织的变性坏死程度及肌纤维、细胞、间质的肿胀程度都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纳洛酮可以有效维持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减轻心肌组织的变性坏死程度,减少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纳洛酮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前言  11-14
材料与方法  14-21
  1. 材料  14-15
    1.1 实验动物  14
    1.2 实验仪器  14
    1.3 实验试剂  14-15
  2. 实验方法  15-16
    2.1 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  15-16
    2.2 实验分组及各组操作流程  16
  3. 实验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6-20
    3.1 血流动力学变化  16
    3.2 心律失常测定  16-17
    3.3 心肌组织结构标本制备  17-18
    3.4 心肌梗死(MI)面积测定方法  18
    3.5 心肌细胞凋亡的原位末端标记测定方法  18-20
  4. 统计学处理  20-21
结果  21-31
  1. 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的比较  21-25
    1.2 纳洛酮对缺血再灌注前后大鼠HR、MAP 影响的比较  21-22
    1.3 纳洛酮对缺血再灌注前后大鼠LVSP、±dp/dtmax 及LVEDP 影响的比较  22-25
  2. 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评分情况的比较  25-27
  3. 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光镜下心肌结构的比较  27
  4. 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情况的比较  27-29
  5. 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的比较  29-31
    5.1 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TUNEL 染色情况  29
    5.2 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情况的比较  29-31
讨论  31-40
  1. 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  31
  2. 纳洛酮的剂量选择与疗效讨论  31-32
  3. 纳洛酮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功能影响的讨论  32-34
  4. 纳洛酮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律失常及梗死面积的作用  34-36
  5. 纳洛酮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光镜下心肌结构的作用  36-37
  6. 纳洛酮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37-39
  7. 未来的研究方向  39-40
结论  40-41
论文参考文献  41-46
文献综述  46-58
  综述参考文献  54-58
致谢  58-5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9-60
个人简历  60

相似论文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2. 腺苷介导的侧脑室吗啡预处理对缺血后心肌保护作用,R542.22
  3. 乙醛脱氢酶2在法舒地尔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探讨,R54
  4.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探讨,R541.4
  5. 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MMP-2影响,R726.5
  6. 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R743.33
  7. 纳洛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R965
  8. 外源性PCr抗动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源性MODS实验研究,R965
  9.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R285.5
  10. 缺血再灌注期间大鼠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表达水平的研究,R614
  11. 缓激肽β2受体拮抗剂在大鼠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R655.3
  12. 纤维介素在脑急性缺血再灌注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研究,R743
  13. 冬凌草甲素预处理对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R657.3
  14. 甘露醇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R741
  15. 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向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归巢并促进肾脏修复的研究,R692.5
  16. 远隔缺血预处理和远隔缺血后处理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R654.2
  17. 高渗盐水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R657.3
  18. 二苯乙烯苷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IF-1α及EPO蛋白表达的影响,R285.5
  19. 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IL-6含量的影响,R965
  20. 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联合应用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R657.3
  21.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于未成熟供体心肌保护研究,R654.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