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谭盾音乐的“中国意味”

作 者: 王媛媛
导 师: 储冬爱
学 校: 华南理工大学
专 业: 美学
关键词: 谭盾 音乐 天人合一 故乡情结 东方神秘主义
分类号: J6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西方音乐如何与中国传统民乐,或古典音乐结合,国内许多音乐人都有过尝试,谭盾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二十世纪经典作曲家”(中国文化部授予)、“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纽约时报评论),谭盾以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和颇具争议的表达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揉进西方音乐的表演当中,传递出浓厚的中国意味。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以谭盾的四部交响曲《交响曲1997:天·地·人》、《水乐》、《纸乐》、《陶乐:大地之声》为例,通过创作理念、传达载体以及作品意境三方面的分析,展示了谭盾力图通过音乐来表达天地同和、万物同源、乐与天通、物我同一等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二、“故乡情结”的具象表达。以钢琴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多媒体交响曲《地图——寻找消失中的根籁》两部代表作为例来展开分析,《回忆》虽是钢琴曲,但在乐曲的旋律与调式的处理上,大胆糅合了湖南民歌的特色,制造出湖湘民间乐器的表演效果。而《地图》除了在交响乐队中大量使用民族乐器,更借助多媒体技术直接展现湖湘民俗风情。两部作品风格迥异,但共同传达了谭盾的故乡情节与保留文化根源的音乐梦想。三、浓墨重彩的“东方神秘主义”。以剧场音乐《鬼戏》与大型实景音乐表演《少林禅宗音乐大典》两部作品为主要案例,从舞台设置、情结构建、表现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谭盾的音乐尝试,即以行为化、剧场化的方式,将巫傩与禅宗情景再现,展示了谭盾对东方神秘主义文化的个人偏好,这也是谭盾将西方音乐中国化的又一尝试。谭盾在音乐上的尝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也为中国音乐的当代发展与走向国际带来了重要启示,这正是本文的研究主旨与意义所在。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22
  第一节 选题背景  11-12
  第二节 选题意义  12-13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
  第四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13-19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3-18
      1.4.1.1 音乐技艺方面研究  13-14
      1.4.1.2 作品以及人物评价分析  14-16
      1.4.1.3 访谈与讲座  16-18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8-19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19-22
    1.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9-20
    1.5.2 研究意义  20-22
      1.5.2.1 学术意义  20
      1.5.2.2 现实意义  20-22
第二章 “天人合一”的审美传达  22-34
  第一节 创作理念  22-25
    2.1.1 天时、地利、人和  22-24
    2.1.2 万物同源与和谐发展  24-25
  第二节 乐曲配器  25-30
    2.2.1 “金石之声”——编钟  25-27
      2.2.1.1 音列中的“律数之和”  25-26
      2.2.1.2 听觉中的调式之和  26-27
      2.2.1.3 象征中的国运之和  27
    2.2.2 “乐与天通”——中国鼓  27-28
    2.2.3 生命不息——水  28-29
    2.2.4 物我同一——陶  29-30
  第三节 审美意境传达  30-33
    2.3.1 空灵悠远的自然风景  31-32
    2.3.2 悲怆磅礴的山水画卷  32-33
  本章小结  33-34
第三章 《回忆》与《地图》——谭盾音乐的故乡情结  34-45
  第一节 故乡情结的体现  34-37
    3.1.1 画布中的彩色风物  34-35
    3.1.2 笔下的情感透视  35-36
    3.1.3 音符中的熟悉旋律  36-37
  第二节 音乐的乡土色彩  37-43
    3.2.1 湖湘乡土音乐的运用  37-39
      3.2.1.1 民歌为素材  37-38
      3.3.1.2 民间乐器声音的模仿  38-39
    3.2.2 湘西民俗事项的呈现  39-43
      3.2.2.1 民俗事项的真实再现  40-42
      3.2.2.2 回归故里的舞台  42-43
    3.2.3 糅合与应和的表达方式  43
  本章小结  43-45
第四章 谭盾音乐的东方神秘主义意味  45-55
  第一节 诡异的巫傩  45-49
    4.1.1 剧场音乐的行为化与戏剧化表达  46-48
    4.1.2 音乐元素的巫术式组合  48-49
  第二节 邈远的禅宗  49-54
    4.2.1 “了知境界,如梦如幻”的舞台  50-51
    4.2.2 僧侣生活的日常叙事  51-52
    4.2.3 禅修意味的表现方式  52-54
      4.2.3.1 佛经式乐章命名  52-53
      4.2.3.2 动静结合的禅修场景再现  53-54
  本章小结  54-55
结论  55-57
参考文献  57-6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1-62
致谢  62-63
附件  63

相似论文

  1. “体系即历史”——达尔豪斯音乐美学治学观蠡测,J601
  2. 音乐结构自动分析研究,TN912.3
  3. 事件观视阈下初中音乐生成性教学研究,G633.951
  4.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222.6
  5. 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G633.951
  6. 素质教育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60-4
  7. 试论《周易》美学的思想体系,B221
  8. 《淮南子》美学思想初探,B83-09
  9. 论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设计与表达,G613.5
  10. 论中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G623.71
  11. 苏联专家在中央音乐学院执教始末,G649.2
  12.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J60-4
  13. 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60-4
  14. 多元智力理论在幼儿音乐领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13.5
  15. 音乐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影响及促进研究,G633.951
  16. 解读谭盾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J605
  17. 刘天华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贡献,J607
  18. 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独幕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的音乐学分析,J832
  19. 中国化招贴的现代性思考,J524
  20. 小学课外音乐社团活动的调查研究,G623.71
  21. 学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G633.91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音乐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