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适应性及“五脏应时”理论与室内环境构建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 谢艺强
导 师: 陈滨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关键词: 健康室内环境 适应性热舒适 生理节律 “天人合一”
分类号: TU8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人工冷热环境调控技术的日益成熟,以营造一种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为目的的建筑系统设计方法,使得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长期在恒定的室内环境生活或工作,导致人体的气候适应能力和免疫能力下降,随之产生了诸多的关联健康问题。在营造室内环境时,重视人体对气候的适应性行为调节能力和考虑人体顺应气候变化所需室内环境的需要,是构建低能耗、健康、舒适室内环境的重要科学问题,开展与此相关的系统研究对健康住宅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首先,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总结了中国适应性热舒适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国内外对于适应性热舒适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明确对于适应性热舒适研究意义和方法。针对我国的气候特点,对于我国的四个气候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同时测得室内外的温度,比较分析了不同气候分区的室内热环境情况和居民对室内环境的主观评价。通过询问冬季和夏季不能忍受的温度,得出不同气候地区的心理期望可接受温度分别为:夏热冬暖14.3~29.5℃,夏热冬冷13.5~28.0℃,寒冷地区15.2~25.0℃,严寒地区17.5~24.5℃。分别计算不同气候区的热中性温度为夏热冬暖16.3℃;夏热冬冷14.2℃;寒冷地区集中供暖19.1℃(集中供暖),14.5℃(非集中供暖);严寒地区19.5℃(集中供暖),14.4℃(非集中供暖)。同时计算了不同地区冬季热中性温度和可接受的温度范围。统计分析了我国各气候区人体热舒适适应性行为。其次,从时间医学和“五脏应时”分析了人体适应气候和季节变化的规律。通过人体对顺应气候节律的变化的的生理节律的分析,重新审视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对营造健康室内环境的作用,同时分析了“五脏应时”理论对健康室内环境营造的指导意义以及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表现为成果的定性描述、时间上的不连续性以及描述方式的差异性。因此进一步研究提出顺应气候变化人体健康的生理节律的描述方法,是解决“五脏应时”理论工程应用问题的关键。最后,阐述了健康住宅的定义:健康住宅包括两方面,一是建筑本身为健康建筑,二是良好的住区室外物理环境。对于日本开展的增进健康保护住宅项目以及中国“十二五”期间关于健康室内环境改善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分析比较了中日健康环境营造方法的差异,对我国在健康室内环境研究的导向进行分析总结。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绪论  9-22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9-10
  1.2 研究现状  10-20
    1.2.1 健康室内环境  10-12
    1.2.2 人体顺应季节变化生理反应  12-14
    1.2.3 基于适应性热舒适的室内环境  14-20
  1.3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20-22
    1.3.1 目前存在的问题  20-21
    1.3.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1-22
2 健康室内环境构建的理论基础  22-32
  2.1 人体热舒适适应性理论  22-27
    2.1.1 人体热适应性理论  22-27
    2.1.2 人体适应性热舒适实测研究方法  27
  2.2 时间医学  27-29
  2.3 "五脏应时"理论  29-31
    2.3.1 "五脏应时"理论的基本观点  29-30
    2.3.2 "五脏应时"理论的现代认识和研究  30-31
  2.4 本章小结  31-32
3 不同气候室内热环境和主观舒适性调查研究  32-48
  3.1 气候分区  32-33
    3.1.1 气候特点  32
    3.1.2 气候分区  32-33
  3.2 调查概要  33-35
  3.3 室内热环境和热舒适调查分析  35-43
    3.3.1 住宅特性分析  35-37
    3.3.2 室内温度的分析  37-39
    3.3.3 室内热环境的主观评价  39-43
  3.4 喜好室内环境的统计分析  43-47
  3.5 本章小结  47-48
4 不同气候地区居民热舒适适应性分析  48-59
  4.1 不同气候区的适应性行为分析  48-52
    4.1.1 冬季的取暖措施  48-49
    4.1.2 不同气候区行为调节措施  49-52
  4.2 不同气候区可接受的热环境比较  52-57
  4.3 本章小结  57-59
5 "五脏应时"理论工程应用的相关性研究  59-68
  5.1 人体的温度感受器  59-61
  5.2 人体的光感受器  61-63
  5.3 "五脏应时"理论对健康环境构建的指导意义  63-65
    5.3.1 顺应环境变化的意义  63-64
    5.3.2 健康室内环境营造的依据  64-65
  5.4 "五脏应时"理论工程应用存在的问题  65-67
  5.5 本章小结  67-68
6 健康室内环境的构建思路  68-75
  6.1 健康住宅  68-70
  6.2 日本健康住宅研究开发项目  70-72
  6.3 "十二五"健康室内环境改善研究开发项目  72-74
  6.4 中日健康环境营造方法的差异  74
  6.5 本章小结  74-75
结论  75-77
创新点  77-78
参考文献  78-83
附录A 气候适应性热舒适问卷调查  83-8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8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85-8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86-87
致谢  87-88

相似论文

  1.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222.6
  2. 试论《周易》美学的思想体系,B221
  3. 《淮南子》美学思想初探,B83-09
  4. 孟子思想的内在超越性,B222.5
  5. 《白虎通义》天道观探析,B234
  6. 董仲舒天人合一中“天”的内涵,B234.5
  7.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B21
  8. “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商业会展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525.2
  9. 论天人合一与现代中式家具设计,J525.3
  10. “中和”之道在居住区坐憩环境设计中的应用,TU984.12
  11. 不同外邪因素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R221
  12. 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I207.22
  13.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与超越,D61
  14. “天人合一”的审美理念和生态哲学意蕴,X2
  15. 谢良佐哲学思想研究,B244
  16. 天人视野下的兴观群怨,I207.22
  17. 董仲舒文艺美学思想探析,I01
  18. 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所诠释的和合精神,F293.3
  19. 云南纳西族民居建筑装饰细部研究,TU-80
  20. 澄光幻影,J20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房屋建筑设备 > 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 > 空气调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