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陕西省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及毒性结构分析

作 者: 郭一丹
导 师: 王保通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三唑酮 抗药性 毒性结构
分类号: S435.121.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明确陕西省小麦白粉菌三唑酮抗药性,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测定了陕西省4个市19个采样点的166个小麦白粉菌株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在分离出的166个菌株中,已经产生抗性的菌株所占比例为80.72%,其中,高抗菌株(抗性水平>40)占9.64%,中抗菌株(10<抗性水平≤40)占37.35%。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平均EC50为34.66 mg/L,平均抗性水平为16.58倍,最高抗性水平为75.25,从抗性水平的频率分布来看,菌株中表现中抗的菌株所占比例为37.35%,所占比例最高。19个乡镇中,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和高店乡、眉县横渠镇和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平均抗性水平高于其它地区,同时四个地区60%以上的菌株抗性水平大于10倍,且抗性频率大于70%,这说明这四个地区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较高.为了明确陕西省小麦白粉菌毒性结构,对采集分离并纯化的103个小麦白粉菌单孢子堆菌株,利用32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系)进行小麦白粉菌苗期毒力频率测定,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1、V3b、V3c、V5、V6、V8、V17、V4+8、V1+2+19和V“Era”的毒性频率均大于70%,说明这些毒性基因在陕西省普遍存在,毒性基因V2、V3a、V3d、V2+Ta的毒性频率在65.05%~67.96%之间,说明其在陕西省存在也较广泛。因此,其对应的抗性基因Pm1、Pm3b、Pm3c、Pm5、Pm6、Pm8、Pm17、Pm4+8、Pm1+2+19、Pm“Era”、Pm2、Pm3a、Pm3d、Pm2+Ta在陕西省上已经失去使用价值。毒性基因V4b、V5(Mli)、V19、V21、V2+6、V2+6+?、V4+2+?、V5+6的毒力频率在41.75%~56.31%之间,其对应的抗性基因Pm4b、Pm5(Mli)、Pm19、Pm21、Pm2+6、Pm2+6+?、Pm4+2+?、Pm5+6单独利用的价值小,但是可以与其它抗性基因相结合利用。毒性基因V4a和V7的毒力频率为33.98%和37.86%,其对应的抗性基因Pm4a和Pm7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毒性基因V2+Mld、V4b+Mli、V13、V“XBD”的毒力频率在22.3%~30.10%之间,其对应的抗性Pm2+Mld、Pm4b+Mli、Pm13、Pm“XBD”对小麦白粉菌的抗病性较好。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8
  1.1 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研究  12-15
    1.1.1 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研究  12
    1.1.2 小麦白粉菌的侵染过程  12-13
    1.1.3 小麦白粉菌发病规律  13-14
    1.1.4 小麦白粉病的侵染症状  14
    1.1.5 小麦白粉病的危害  14-15
  1.2 小麦白粉病的化学防治  15-18
    1.2.1 EBIs 类杀菌剂  15-16
    1.2.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6
    1.2.3 嘧啶类杀菌剂  16
    1.2.4 苯氧基喹啉类杀菌剂  16-17
    1.2.5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17
    1.2.6 无机杀菌剂及硫代硫酸钠杀菌剂  17-18
  1.3 防治小麦白粉病杀菌剂的发展方向  18
  1.4 小麦白粉菌抗药性的研究现状  18-21
    1.4.1 抗药性的定义  18-19
    1.4.2 小麦白粉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19
    1.4.3 国外对小麦白粉菌抗药性的研究概况  19-20
    1.4.4 国内对小麦白粉菌抗药性的研究概况  20-21
  1.5 病原菌群体毒性变化  21-23
    1.5.1 生理小种的概念和生理小种鉴定  21-22
    1.5.2 病原菌群体毒性分析  22
    1.5.3 病原菌的毒性变异  22-23
  1.6 我国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23-24
  1.7 小麦白粉菌毒性频率研究进展  24-28
    1.7.1 国外小麦白粉菌毒性频率研究进展  24
    1.7.2 我国小麦白粉菌毒性频率研究进展  24-28
第二章 陕西省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  28-34
  2.1 材料和方法  28
    2.1.1 供试材料  28
  2.2 抗药性测定的方法  28-29
    2.2.1 菌株的纯化  28
    2.2.2 供试菌种的繁殖与接种  28-29
    2.2.3 拌种处理和离体供试叶段的制作  29
  2.3 调查记录  29
  2.4 数据分析  29
    2.4.1 抑制中浓度EC50 的计算  29
    2.4.2 敏感基线的确定  29
  2.5 结果与分析  29-33
    2.5.1 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对三唑酮的敏感性  29-31
    2.5.2 陕西省不同地区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性频率  31-33
  2.6 讨论  33-34
第三章 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结构分析  34-38
  3.1 材料和方法  34
    3.1.1 供试材料  34
  3.2 小麦白粉菌毒性结构分析  34-35
    3.2.1 小麦白粉菌毒性频率的测定  34
    3.2.2 调查记录  34-35
    3.2.3 毒性频率计算  35
  3.3 结果与分析  35-36
  3.4 讨论  36-38
第四章 小结  38-39
参考文献  39-44
附表  44-48
致谢  48-49
作者简介  49

相似论文

  1.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风险评估,S435.112.1
  2. 日本看麦娘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抗性与交互抗性多抗性及其抗性治理的研究,S451.2
  3. 小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对精噁唑禾草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S451.221
  4. 马铃薯甲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硫丹的抗性及其机理,S435.32
  5.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机理,S435.32
  6. 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对噻嗪酮的抗性风险评估及生化机理研究,S435.112.3
  7. 申嗪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性风险评估,S435.111
  8. 油菜田日本看麦娘的抗药性研究,S451.2
  9. 豫、鄂、渝三省(市)小麦白粉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S435.121
  10. 小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对精噁唑禾草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S451.221
  11. 我国不同地理种群登革热媒介伊蚊和丹东三带喙库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R184
  12. 茉莉酸甲酯诱导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和9个抗病相关基因表达间的关系,S512.1
  13. 福寿螺不同地理种群抗药性及其生理生化差异研究,S433
  14. TAU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紫杉类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R737.9
  15. 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耐药现状及动态演变研究,R521
  16. 川芎嗪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R285
  17. 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主要病媒生物分布及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监测,R184
  18. 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ABC转运蛋白(ABCT)基因功能分析,S435.121
  19. 湖南省不同地区二化螟抗药性监测,S435.112.1
  20. 抗生素废水生化处理研究,X703
  21. 石河子地区棉铃虫抗药性监测及CYP6AE14和AK基因的克隆,S435.622.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 麦类病虫害 > 病害 > 侵(传)染性病害 > 条锈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