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主要病媒生物分布及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监测

作 者: 韦薇
导 师: 王德全
学 校: 广东药学院
专 业: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关键词: 病媒生物 种群构成 密度 监测 抗药性
分类号: R1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鼠、蚊、蝇和蜚蠊是我国主要的病媒生物,可以通过叮咬、污染食物、破坏仪器和传播疾病等方式,给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极大危害。目前,化学防治是控制病媒生物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化学杀虫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使病媒生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目前已经成为制约许多病媒生物进行化学防治的关键因素。德国小蠊由于适应力强、繁殖快,对人类侵害的程度日益加重而成为城市最难防治的病媒生物之一。研究目的:1.了解深圳市龙岗区主要病媒生物本底情况包括种群结构、分布及密度情况。为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2.了解龙岗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现状,为指导现场杀虫剂的合理使用,提高防治效果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并探索生物化学指标作为德国小蠊抗性监测指标的可操作性。研究方法:1.主要病媒生物种群密度监测: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同时用笼诱法配合夹夜法在监测点监测鼠密度;蚊类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诱蚊诱卵器法和容器指数法;蝇类、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2.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监测:采用药膜接触法。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K-AT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E)测定试剂盒测定德国小蠊体内与抗性相关的几种酶活性情况,比较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间酶活性的差异。研究结果:1.本次调查在龙岗区共捕获鼠类35只,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年平均鼠密度为3.95%。经过统计学分析,龙岗区主要街道间鼠密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特殊行业和居民区的鼠密度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夹夜法和笼诱法比较,两种方法捕鼠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2009年共捕获蚊类1149只,年平均蚊密度为1.48只/灯.时。致倦库蚊为优势种蚊种,占71.28%;其次是三带喙库蚊,占16.28%。经统计学分析,龙岗区主要街道间蚊密度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致倦库蚊在医院分布高于公园和居民区。应用诱蚊诱卵器法对伊蚊进行监测,总阳性率为6.95%。所调查的6街道间诱蚊诱卵阳性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居民区、工地、医院和公园四种生境诱蚊诱卵器阳性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龙岗区总布雷图指数为50.68,所有调查的街道,布雷图指数均超过20。捕获蝇类570只,年平均蝇密度为0.91只/条,家蝇为优势蝇种,占81.93%。龙岗区主要街道间蝇密度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捕获蜚蠊1036只,平均密度为1.19只/盒。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占96.62%。龙岗区主要街道间蜚蠊密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德国小蠊在餐饮业、旅馆、居民区三种生境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德国小蠊除对氨基甲酸类杀虫剂残杀威属低抗性外,对其它四种杀虫剂属高抗性水平。对德国小蠊分别测定了GSTs、AKP、ACP、ATP、SOD和AChE六种与抗药性相关的酶的活性,经分析发现,GSTs、ACP、AChE三种酶在德国小蠊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间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龙岗区病媒生物密度较高,其中鼠类和蚊类密度远超过国家标准,特别是布雷图指数较高,发生登革热等疾病的风险较大。鼠、蚊、蝇和蠊类防制工作应常年进行,本次研究尚发现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已达到高抗性水平,应落实综合治理的措施,并合理用药。GSTs、ACP、AChE,可作为德国小蠊早期抗药性监测的指标。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0
前言  10-12
第一部分 深圳市龙岗区主要病媒生物种群、分布及密度监测  12-30
  1 材料和方法  12-15
    1.1 监测时间  12
    1.2 监测点设置  12-13
    1.3 材料  13
    1.4 监测方法  13-15
  2 结果  15-26
    2.1 鼠类监测结果  15-17
    2.2 蚊类监测结果  17-22
    2.3 蝇类监测结果  22-24
    2.4 蜚蠊监测结果  24-26
  3 讨论  26-30
    3.1 鼠类监测结果分析  26
    3.2 蚊类监测结果分析  26-28
    3.3 蝇类监测结果分析  28
    3.4 蜚蠊监测结果分析  28-30
第二部分 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及与抗性相关几种酶研究  30-38
  1 材料和方法  30-33
    1.1 试虫  30
    1.2 供试药物  30
    1.3 实验材料及仪器  30-31
    1.4 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方法  31
    1.5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活性测定  31-32
    1.6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  32
    1.7 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测定  32
    1.8 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K-ATP)活性测定  32
    1.9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32-33
    1.10 蛋白质含量测定  33
    1.11 统计分析  33
  2 结果  33-34
    2.1 德国小蠊抗药性调查结果  33-34
    2.2 德国小蠊抗性相关几种酶活性测定结果  34
  3 讨论  34-38
    3.1 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34-35
    3.2 德国小蠊抗性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分析  35-38
结论  38-40
参考文献  40-44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4-46
综述  46-56
  参考文献  53-56
致谢  56-58
附录  58-64

相似论文

  1.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2. 基于图的标志SNP位点选择算法研究,Q78
  3. 基于超声波的泥浆密度测试机理的研究,TE256.7
  4.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5. 电流及电场对结晶器铜板上电镀镍及其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TQ153.2
  6. 基于非规则LDPC码的BICM系统优化设计,TN911.2
  7. 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TN911.22
  8. 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TP3
  9. 传感器网络中渐变事件监测研究,TP212.9
  10.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在可穿戴计算机上的应用,TP202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12.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风险评估,S435.112.1
  13. 液芯胶囊制备特性研究及在牛奶连续接种中的应用,TS252.4
  14. 日本看麦娘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抗性与交互抗性多抗性及其抗性治理的研究,S451.2
  15. 小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对精噁唑禾草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S451.221
  16.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机理,S435.32
  17. Mean Shift结合拓扑约束法进行高密度细胞追踪,Q25
  18.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19. 基于ArcGIS Server的农区水质遥感反演信息系统构建研究,S127
  20. 红火蚁(膜翅目:蚁科)监测盒研制及其在集装箱检疫中的应用,S41-30
  21. 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水稻的光谱特征,S435.11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流行病学与防疫 > 防疫措施和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