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 魏洪娟
导 师: 邢立辉
学 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专 业: 护理学
关键词: 中风 抑郁 自我护理能力 主观幸福感
分类号: R47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9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1.了解中风病人抑郁的一般情况及影响因素。2.通过调查,描述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主观幸福感及抑郁的水平。3.分析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主观幸福感与抑郁三者的关系。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及控制抑郁症状,进而改善病人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用简单抽样方法及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哈尔滨市4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260名中风病人,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研究中风病人的抑郁、自我护理能力及主观幸福感情况。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应用频数分布、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及单因素分析、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等推断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1.在236例中风病人中168例(71.1%)存在抑郁症状,其中82例(34.7%)为轻度抑郁,61例(25.8%)为中度抑郁,25例(10.6%)为重度抑郁。2.中风抑郁水平受其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病情、住院环境及医疗服务的评价)、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主观幸福感总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3.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大部分(78.8%)处于中等水平(93.36±14.45)。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中风病人抑郁与自我护理能力及四个维度: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呈负相关,与自护责任感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307、-0.345、-0.362、-0.220、0.199(P<0.01)。4.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抑郁总分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四个维度:总幸福度、正性情感、正性体验呈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55、-0.538、-0.448、0.431、0.530(P<0.01)。抑郁属于负性情感的范畴,中风后抑郁直接会导致主观幸福感的降低。5.在偏相关分析中,当扣除抑郁的影响时,中风病人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249(P<0.05),当扣除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时,中风病人主观幸福感与抑郁呈负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318(P<0.01),当扣除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时,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与抑郁的偏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文化程度、病情、住院环境及医疗服务,这些因素是中风病人抑郁水平或自我护理能力或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发现中风病人主观幸福感与抑郁呈负相关,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抑郁水平越低;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与抑郁呈负相关,自我护理能力越强,抑郁水平越低。主观幸福感、自我护理能力是影响中风病人抑郁的重要因素。3.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与抑郁的相关性有赖于主观幸福感水平的高低。主观幸福感与抑郁具有更密切的关系,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

全文目录


缩略语表  6-7
中文摘要  7-9
英文摘要  9-12
前言  12-16
  1 研究背景  12-13
  2 研究目的  13-14
  3 研究意义  14-15
    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4
    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4-15
  4 研究内容  15-16
文献综述  16-28
  1 抑郁  16-19
    1.1 抑郁的定义  16
    1.2 中风病人抑郁的概述  16
    1.3 中风的定义  16-17
    1.4 中风后抑郁的定义  17
    1.5 中风后抑郁的原因  17-18
    1.6 抑郁的测量  18-19
  2 自我护理能力  19-24
    2.1 自我护理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19-20
    2.2 自我护理能力的定义  20-21
    2.3 自我护理能力与抑郁的研究  21-22
    2.4 自我护理能力的测量工具  22-24
  3 主观幸福感  24-27
    3.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24
    3.2 主观幸福感与中风病人抑郁的研究  24-25
    3.3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25-26
    3.4 自我护理能力与主观幸福感相结合的研究  26-27
  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7-28
研究内容与方法  28-34
  1 研究对象  28
    1.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8
  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28
    2.1 抽样方法  28
    2.2 样本量的确定  28
  3 研究方法  28-31
    3.1 研究设计  28-29
    3.2 研究工具  29-31
  4 量表信度和效度的检测  31-32
    4.1 量表信度的检测  31
    4.2 量表效度的检测  31-32
  5 资料收集  32
  6 质量控制  32-33
    6.1 设计阶段  32
    6.2 调查阶段  32-33
  7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33
  8 研究的伦理学思考  33-34
结果  34-46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34-35
  2 中风病人的抑郁  35-39
    2.1 中风病人的抑郁情况  35-36
    2.2 中风病人抑郁的发生率  36
    2.3 中风病人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  36-39
  3 中风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39-42
    3.1 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水平  39-40
    3.2 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与抑郁的相关性  40
    3.3 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因素分析  40-42
  4 中风病人的主观幸福感  42-45
    4.1 中风病人主观幸福感的水平  42
    4.2 中风病人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的相关性  42-43
    4.3 中风病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43-45
  5 中风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的相关性  45-46
讨论  46-59
  1 中风病人的一般资料特征  46
  2 中风病人的抑郁情况  46-48
    2.1 中风病人抑郁的总体水平  46-47
    2.2 中风病人抑郁的相关因素  47-48
  3 自我护理能力与中风病人抑郁的相关性  48-52
    3.1 中风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48-49
    3.2 自我护理能力对中风病人抑郁的影响  49-51
    3.3 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51-52
  4 主观幸福感与中风病人抑郁的相关性  52-54
    4.1 中风病人的主观幸福感  52
    4.2 中风病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52-54
    4.3 主观幸福感与中风病人抑郁的相关性  54
  5 中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的相关性  54-55
  6 研究结果对临床护理的启示  55-57
    6.1 加强对中风病人抑郁的重视程度  55
    6.2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制定相关护理措施  55-57
  7 本研究的局限性  57
  8 研究展望  57-59
结论  59-60
致谢  60-61
参考文献  61-71
附录  71-77
  附录1  71-72
  附录2  72-74
  附录3  74-75
  附录4  75-77
个人简介  77-78

相似论文

  1.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R246
  2. 分期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R246
  3. 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R246.6
  4. 谷世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抑郁症的研究,R249.2
  5.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6. 大叶蒟抗抑郁物质基础及分析方法研究,R284.1
  7. 新型抗抑郁药物DPI-289以及API-121的合成研究,R914
  8. 大学生人际互动性的结构与测量,B841
  9.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伴发轻、中度抑郁患者的干预研究,R473.73
  10. 2型糖尿病伴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R587.1
  11. 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特点的研究,R749.4
  1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B844.2
  13. 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测模型研究,B842.6
  14. 涤痰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R277.7
  15. 初发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R749.1
  16. 大学生自我宽恕倾向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B844.2
  17. 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认知行为干预研究,B844.2
  18. 全职母亲人格类型(MBTI)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B844.2
  19. 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B844.4
  20. 疏肝健脾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干预的临床研究,R259
  21. 逍遥散干预慢性温和性不可预知应激大鼠盲肠菌群及组织研究,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护理学 > 专科护理学 > 社区护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