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话式幼儿绘画教育理论与实践

作 者: 黄培红
导 师: 侯莉敏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原理
关键词: 对话性 幼儿绘画教育 教育情境 师生关系 教育目的
分类号: G61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话理论视野下的教育即是主体对于生活世界的对话性理解。对话性理解涵义是交往的主体在各自异质性的前见的动力推动下,彼此对前见进行合理性批判与意义澄清,交往主体既达成自身的目的性又彼此拓展达成更统一的目的。因此,在对话理论下,绘画教育的本质是师生通过交际交往互动,寻找隐含在日常生活世界结构中的假设和意义,师生在绘画构建的符号世界中获得自身层面的审美自主性,并运用绘画符号推动生活世界的文化再生产。全文分为以下两条主线。第一条主线,运用案例分析法透视独白式幼儿绘画教育的教学功效。在主-客二元哲学下,独白式幼儿绘画教育情境的性质具有抽象性,师生关系的性质具有单向性,教育行动性质具有技术性。因此,独白式幼儿绘画教育导致幼儿多元化、个性化的绘画符号表达归集为客观统一的绘画符号表达;导致幼儿对于符号建构的态度仅有对客观符号的再认性和复制性,而无建构性;导致师生对审美体验仅有任务感而无生命质性的审美共享感。第二条主线,对话式幼儿绘画教育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首先,阐述对话式幼儿绘画教育观,师生共创兼顾彼此生活世界的“中间距离”的教育情境,师生通过平等、真诚的精神交流,幼儿在与情境的相遇中把沉滞于前意识层面的审美经验用绘画符号的方式表征而出,师生在异己的审美经验中改造和升华了自身原有的审美经验,并建构了生活世界的新文化。其次,阐述对话式幼儿绘画教育的方法论,师生审美经验因生成性而导致对话式教育组织形态是运动性的网络状结构。纵向性教育组织结构模式是教育情境、对话交流、记录(幼儿绘画作品和教师日志)三个环节循环、螺旋式的生成性活动;横向性教育组织的内结构模式是共时性对话活动。在共时性对话活动中教师、幼儿、他者既言说自身、又相互补充,融合成如音乐和声般的“狂欢式对话”。由此,幼儿审美经验、教师的教育技能不断地生长,而形成共享审美意义的共同体。最后,以《线条变变变》为例,阐述对话式幼儿绘画教育理论框架下的教育实践实施。以观赏雨水线条之美的生活事件为契机,通过幼儿自主性绘画探索活动与教师组织的共时性对话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师生共同生成了《线条变变变》系列绘画活动。师生共同创设“线条”为美学标志的情境,在更替的情境中不断建构关于线条的审美经验,幼儿以富有个性特征的绘画作品推进了教室文化建设,教师借助教学日志记反思教学,更新教学技能。由此,幼儿与教师共同找到了幼儿园生活的意义,家长与社区民众对于幼儿文化,从功能主义认识观而转变为彼此共享、共建幼儿审美文化的本质主义观。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前言  9-20
  一、研究缘起  9-11
    1. 幼儿具有一百种语言表征的可能性  9
    2. 文化之网的解构与建构呼唤对话精神  9-10
    3. 来自幼儿绘画教育实践的困惑  10-11
  二、研究意义  11-12
    1. 丰富幼儿绘画教育领域的应用性理论  11
    2. 为幼儿教师提供实践行动研究启示  11-12
  三、文献综述  12-17
    1. 对话理论  12-15
    2. 幼儿绘画教育理论  15-17
  四、研究设计  17-20
    1. 概念界定  17
    2. 研究问题  17-18
    3. 研究方法  18-20
第一章 独白式幼儿绘画教育实践现状分析  20-31
  一、教育情境——抽象性  20-23
    1. 物质环境无生命化  20-21
    2. 环境内容确定化  21-22
    3. 参与环境单感官化  22-23
  二、师生关系——单向度  23-26
    1. 幼儿话语权缺失化  23-24
    2. 教师审美内隐化  24-25
    3. 师生交往功利化  25-26
  三、教育行动——技术性  26-29
    1. 教学课程预设化  26-27
    2. 教育语言公式化  27-29
  四、教育目的——客观性  29-31
    1. 教育目的科学化  29-30
    2. 教育目的一元化  30-31
第二章 对话式幼儿绘画教育的理论建构  31-38
  一、教育情境——主体生活世界相交的中间距离  31-32
    1. 情境是具有生命质性的时空  31-32
    2. 情境是多声部的复调  32
    3. 情境是幼儿文化之网  32
  二、教育方式——对话性幼儿绘画实践  32-35
    1. 幼儿身体知觉与现象世界的对话  33-34
    2. 幼儿身体动作与绘画材料的对话  34-35
  三、师生关系——有效性交往  35-36
    1. 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35
    2. 师生关系的真诚性  35-36
    3. 师生关系的交互性  36
  四、教育目的—建构幼儿文化  36-38
    1. 保持原发性的审美  36-37
    2. 发展符号意义表征  37-38
第三章 对话式幼儿绘画教育的实施方法  38-45
  一、网络状动态运动的教学组织  38-41
    1. 系列活动的外结构模式:螺旋式共同生成  38-39
    2. 单次活动的内结构模式:共时性理解活动  39-41
  二、游戏式教学情境的设置  41-42
    1. 物质情境符号化  41
    2. 教学时空狂欢化  41-42
  三、意义溪流式师生对话的展开  42-43
  四、弹性区间的教学目标设计  43-45
第四章 对话式幼儿绘画教学案例与分析  45-60
  一、《线条变变变》生成性活动概述  45-52
    1. 线条主题发现与采用  45-47
    2. 感知线条审美性的教学目标制定  47-48
    3. 系列生成性活动故事概述  48-52
  二、《我和梵高玩线条》共时活动例举  52-60
    1. 教学设计原理分析  52-55
    2. 教学过程实录分析  55-60
第五章 研究者的反思  60-64
  一、教育主体绘画教育观的转变  60-61
    1. 幼儿绘画学习观的转变  60
    2. 教师绘画教学观的转变  60-61
    3. 教育他人受益于幼儿文化  61
  二、教育方法论的可行性  61-64
    1. 教育情境设计的有效性  61-62
    2. 师生平等对话的效能性  62
    3. 教育组织形态的可操作性  62
    4. 教学目的达成的可能性  62-64
结语  64-65
注释  65-67
参考文献  67-6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9-70
致谢  70-71

相似论文

  1. 美国社区学院师生关系及其启示,G648.6
  2. 新型师生关系与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G456
  3.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G715
  4.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G633.8
  5. 生命关怀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建构,G645.6
  6. 博士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重构,G643
  7. 论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G649.299
  8. 论后喻文化时代高校师生关系重构,G645.6
  9. 近三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的再研究,G456
  10. 德育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G645.6
  11.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及网络工具的应用研究,G645.6
  12. 试论新课程下历史学科课堂内的研究性学习,G633.51
  13. 在多维互动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G633.2
  14. 高校师生关系及师生交往状况调查研究,G456
  15. 师生关系对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研究,G456
  16.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G456
  17. 《我的名字叫红》不可靠叙事者研究,I374
  18. 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研究,G645
  19. 现代高校师生关系研究,G645.6
  20. 对话理论背景下的中学师生关系建构探究,G635.6
  21. 吉林市昌邑区小学课堂环境问题研究,G622.4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材 > 美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