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钒的神经行为毒性效应研究

作 者: 周鼎伦
导 师: 王治明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关键词:  神经毒性 效应 评价 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组合 动物实验 病理诊断
分类号: R11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是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之一,在石油、煤中含量较为丰富。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产品消耗量也迅速增加,钒随着大量石油、煤燃烧产生的气体进入大气,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人群接触机会增加以及接触人群的范围扩大,并且演化成了环境问题。同时钒作为一种重要元素广泛用于石油化工、钢铁冶炼、焊接、催化剂等领域,因此钒化合物的职业接触人群也数量巨大。神经系统对有毒有害因素最为敏感,在受到侵袭时往往首先受累,早期仅引起机体行为的变化。已有的关于钒化合物毒性的研究较少涉及这方面,尤其是缺乏人群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本研究目的是评价钒化合物是否具有神经行为毒性及阐述其效应。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人群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大鼠神经行为功能评价、病理学诊断。以下是这三个部分的结果。1.钒化合物对接触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NCTB测试组合测试了193名接钒工人(接钒组)和273名非接钒工人(对照组)。接钒组和对照组调查对象性别构成没有差异,对照组文化程度高于接钒组(P<0.05),年龄分别为35.0±6.7岁和34.5±5.6岁、工龄分别为16.6±6.8年和14.3±6.2年。接钒组工人生产车间钒烟尘浓度总体上超过国家标准近20倍,各车间有不同,对照组工人生产车间没有检测到钒烟尘。血钒浓度测定结果显示接钒工人血钒浓度几乎都超过正常值范围,平均超标倍数在10~20倍之间。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NCTB情感测试结果发现接钒工人的“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劳-惰性”、“困惑-迷茫”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力-好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钒化合物能增加接钒工人的消极情绪(包括紧张、抑郁、愤怒、疲劳、困惑),降低积极情绪(有力)。以性别分类,发现钒化合物增加男性接钒工人的消极情绪,降低积极情绪;对女性只表现为降低积极情绪。以工龄分类,发现工龄<10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年~工龄段,接钒组积极情感状态得分低于对照组,消极情感状态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年~工龄段,接钒组积极情感状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情感状态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神经行为方面,接钒组和对照组最快反应时和平均反应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广度上,顺序得分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倒序低于对照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圣地安娜提转敏捷度方面,无论是习惯手或非习惯手,接钒组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钒组数字译码和视觉保留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追踪方面,接钒组正确点数低于对照组,错误点数高于对照组,准确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性别比较,男性较女性敏感,表现在圣地安娜提转敏捷度、数字译码、视觉保留、目标追踪等指标,均是男性接钒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工龄比较,多数指标在10~年工龄段表现出差异。说明不同的神经行为功能效应对钒化合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而且,受调查对象的年龄影响。对钒化合物越敏感的指标,出现时间越早,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钒化合物的损伤效应受年龄增长的退化效应干扰而变得不明显。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7个公因子。其分析结果与神经行为功能的多元分析结果是一致的。2.偏钒酸钠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将受试大鼠分为偏钒酸钠高、中、低剂量组,同时设阳性对照组(氯化锰)和空白对照组(蒸馏水),采用灌胃染毒的方式染毒30天。所有大鼠均做开阔场实验、转棒实验和水迷宫实验,主要反应大鼠认知能力、运动活力和运动协调能力。一共测试4次,分别为第0天(灌胃前)、第30天(灌胃结束)、第40天(灌胃停止后10天)、第50天(灌胃停止后20天)。实验表明偏钒酸钠具有胃肠道毒性和呼吸道毒性,表现为:①灌胃结束时只存活65只大鼠,另外25只大鼠死亡,其原因主要为上述两种毒性反应;②偏钒酸钠染毒组(尤其是高剂量组)大鼠体重较空白对照组低。神经行为功能评价结果发现:①偏钒酸钠染毒致使大鼠行走格子数下降,有随偏钒酸钠浓度升高而格子数减少的趋势,但直立次数变化不显著;②在棒上的停留时间,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时间差异不大,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时间接近,说明偏钒酸钠可导致大鼠运动协调能力下降;③记忆力方面,偏钒酸钠各剂量组到达终点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错误次数方面,偏钒酸钠各剂量组次数较对照组高,而且中剂量组的大鼠错误次数与氯化锰组较接近。3.偏钒酸钠染毒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检查在灌胃结束后的第30天,分别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做病理切片,高剂量组只剩下4只,全部处死做病理切片。切片位置为大鼠脑组织正中矢状面,包括脑干、小脑和海马,重点观察这三个部位有无病理学改变。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所有大鼠的脑干、小脑及脑干均未见明显病变。尽管切片中可见脑膜灶性或小片状出血、脑膜增厚、室管膜下胶质细胞增生、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胶质囊肿等病变类型,但病变周围均无炎性反应,且不同剂量组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故认为偏钒酸钠灌胃30天还不能引起海马、小脑及脑干部位出现病理性改变。综上,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钒负荷越来越高,以及接触钒化合物的职业人群数量庞大的背景下,评价钒化合物是否具有神经行为功能及其效应有较强的实际意义。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钒化合物的神经毒性,探讨了职业人群神经行为的变化,积累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通过对钒化合物的神经行为毒性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即人群神经行为功能变化、大鼠行为改变和大鼠脑组织病理学诊断),认为钒化合物具有神经行为毒性,损害神经系统后表现出的效应跟接触者的性别和接触时间有关。具体的效应为:①钒化合物可增加接钒工人的消极情绪(包括紧张、抑郁、愤怒、疲劳和困惑),降低接钒工人的积极情绪(有力);②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钒化合物可降低运动协调性:③钒化合物对短期记忆能力的影响还不明确,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11
英文摘要  11-17
1 前言  17-21
  1.1 研究背景  17-18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19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9-21
2 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  21-27
  2.1 材料与方法  21
  2.2 结果  21-24
  2.3 讨论  24-25
  2.4 小结  25-27
3 对接触工人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多元分析  27-46
  3.1 对象与方法  27-29
  3.2 结果  29-39
  3.3 讨论  39-44
  3.4 小结  44-46
4 钒对接触工人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因子分析  46-54
  4.1 对象与方法  46
  4.2 结果  46-52
  4.3 讨论  52-53
  4.4 小结  53-54
5 偏钒酸钠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54-72
  5.1 材料与方法  54-59
  5.2 结果  59-66
  5.3 讨论  66-70
  5.4 小结  70-72
6 偏钒酸钠染毒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检查  72-79
  6.1 材料与方法  72-74
  6.2 结果  74-77
  6.3 讨论  77
  6.4 小结  77-79
7 全文总结  79-82
8 参考文献  82-91
综述  91-109
致谢  109

相似论文

  1. 基于巨磁阻抗效应磁测传感器及地磁匹配算法研究,P318
  2. 煤制液体燃料过程中可弃型催化剂的设计与实验研究,TQ529.1
  3.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4. 流动与混合过程中不可逆损失的研究,TK12
  5.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估计,TM341
  6.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7.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8.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9.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10.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11.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12.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13.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14. 大豆疫霉RXLR效应分子靶标的筛选,S435.651
  15.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16.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17.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8.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9.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20.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21.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卫生基础科学 > 卫生毒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