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

作 者: 杨全红
导 师: 蓝仁哲;冯庆华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钱锺书 翻译思想 翻译历史 翻译评论 化境
分类号: H05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110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钱锺书先生论述翻译的文献主要包括这么几类:《林纾的翻译》、《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A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等专题文章;《译诗》、《译事三难》、《翻译术开宗明义》及《译音字望文穿凿》等译论片段;钱先生为他人著译所写部分书评和前言,包括《英译千家诗》,《不够知己》,《〈围城〉日译本序》, Critical Notice III,Foreword to the Prose-poetry of Su Tung-P’o。此外,钱先生致傅雷、许渊冲、罗新璋、张隆溪、周汝昌、许景渊、李景端等人的信函中也有一部分关涉翻译或翻译研究的文字。此前,学界几乎总是认为钱先生的译论著述偏少,甚至每每为此感到惋惜。从以上统计及平日掌握的相关信息看,钱先生论译的文字并不少,至少不比其同代人或前人要少或少出许多。钱先生在翻译研究上的贡献主要见诸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外翻译史,特别是我国文学翻译史进行了广泛的挖掘;二是对一定数量的译者、译论和译作进行了剀切的评论;三是对诸多翻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内容涉及翻译本质、翻译方法、翻译困难、翻译与文体、翻译与语言、翻译道德、翻译特点、翻译可译性限度、翻译策略、翻译选材,等等。在翻译历史研究中,钱先生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一些翻译史实的精细考证,比如,我国汉译的第一首英语诗歌(可能)是郎费罗的《人生颂》(Psalm of Life),林纾翻译中使用的文体并非纯粹的“古文”,严复的“信达雅”论不可能源自泰特勒的《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等等。关于翻译评论,钱先生在对象的选择上尤见用心,所选译者、译作和译论都颇具代表性。至于翻译思想的探讨,其中不少意见更是他人所未发或所不能发者,比如,译的“虚涵数义”,“此‘本’不失便不成翻译”,“信之必得意忘言”,译文在文笔上“不妨出原著头地”,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钱先生的翻译思想虽基本问世于西方现代译论诞生之前,其中一部分却不乏现代译论的因子。在钱先生丰富的翻译思想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化境”一论。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化境”译论的提出在中国学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多年来,探其来源者有之,析其含义者有之,赏其高妙者有之,斥其不是者亦有之。一句话,自从其问世以来,“化境”论就一直是人们想绕也绕不开的话题。本文第四章将专门探讨此一译论,具体内容包括其来源、释义、定位、范畴、细化、英译,等等。从有关文字看,我们好像在重复前人的部分劳动,实则名同而内容有别。第五章将对钱先生的翻译思想进行评价,下设钱先生的(翻译)理论观,钱先生翻译思想的特点及钱先生翻译思想的价值等三节。钱先生本人曾申明自己对翻译理论无甚兴趣,更无意构建翻译理论“系统”,不过,这并不表明他的翻译思想就全然是“鸡零狗碎”,相反,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谓不是“系统”的“系统”,其中对某些专题的论述尤其如此,比如诗歌翻译,先后涵盖了诗歌翻译史、诗歌翻译原则与方法、诗歌翻译的困难及有限性、诗歌译作评价及诗歌翻译实践等等内容。钱先生才高学博,又是拈弄语言文字的行家里手,因此,不论是翻译思想本身还是其表述方式都总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些正是钱先生译艺谈的特色所在。至于钱先生翻译思想的价值,用弥足珍贵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王佐良曾经指出,我国断代翻译史研究中“要突出若干重要译者,替他们摄特写镜头”。(1989:5)杨自俭也认为,在相关翻译史和翻译理论史的研究中“要充分注意重点人物重点译著”。(见杨自俭、杨学云,1994:13)我们以为,钱锺书先生无疑是我国翻译界应该关注的“重点人物”和“重要译者”之一。近年来,随着“钱学”的升温以及部分新文献的问世,有关钱先生翻译思想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不过,以钱先生翻译思想本身所蕴涵的价值而论,我们的研究还远不够理想。因此,希望本论文的问世能引来更多学人对钱先生翻译思想的关注,大家齐努力,我国这一宝贵的翻译思想资源也许就不会总是那么“高处不胜寒”了。

全文目录


谢辞  5-6
摘要  6-8
ABSTRACT  8-16
引言  16-24
第一章 钱锺书翻译历史  24-35
  1.1 钱锺书与翻译历史  24-26
  1.2 钱锺书与文学史  26-27
  1.3 钱锺书与翻译史实考证  27-35
第二章 钱锺书与翻译评论  35-56
  2.1 译者评论  35-39
  2.2 译论评论  39-42
  2.3 译作评论  42-46
  2.4 林译评论  46-56
    2.4.1 林译之“媒”  47-48
    2.4.2 林译之“讹”  48-49
    2.4.3 林译之“化”  49-51
    2.4.4 林译之“体”  51-56
第三章 钱锺书翻译思想经纬  56-92
  3.1 翻译本质  57-59
  3.2 翻译作用  59-61
  3.3 译者主体性  61-64
  3.4 可译性限度  64-69
  3.5 翻译与风格  69-72
  3.6 翻译与语言  72-75
  3.7 翻译困难  75-79
  3.8 翻译方法  79-84
  3.9 翻译选材  84-86
  3.10 翻译道德  86-92
第四章 钱锺书“化境”论探究  92-127
  4.1 “化境”之来源  92-103
    4.1.1 “化通”与“化境”  92-94
    4.1.2 “投胎转世”与“化境”  94-96
    4.1.3 此“化境”与彼“化境”  96-97
    4.1.4 此“化”与彼“化”  97-100
    4.1.5 “神似”与“化境”  100-103
  4.2 “化境”之内涵  103-106
  4.3 “化境”之定位  106-115
    4.3.1 问题的提出  107-109
    4.3.2 “化境”与“理想”  109-112
    4.3.3 “化境”与“标准”  112-114
    4.3.4 “化境”标准之为用  114-115
  4.4 “化境”之细化  115-118
  4.5 “化境”之范畴  118-122
  4.6 “化境”之英译  122-127
第五章 钱锺书翻译思想评价  127-148
  5.1 不是系统的翻译思想系统  127-134
    5.1.1 钱锺书之理论观  127-129
    5.1.2 钱锺书之译论观  129-131
    5.1.3 不是系统的钱锺书翻译思想系统  131-134
  5.2 别具特色的翻译思想  134-143
    5.2.1 博采中西,圆融无间  134-135
    5.2.2 独具慧眼,善于推衍  135-137
    5.2.3 道理寻常,表达翩跹  137-139
    5.2.4 辩证论译,不依不偏  139-141
    5.2.5 理论实践,二者得兼  141-143
  5.3 弥足珍贵的翻译思想  143-148
结语  148-151
参考文献  151-162

相似论文

  1. 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之传统意象的建构及其呈现,TU-0
  2. 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的翻译思想,H059
  3. 刘重德翻译思想研究,H059
  4. 论葛浩文的翻译思想,H059
  5.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问题,I562
  6. 翻译家董秋斯研究,H059
  7. 论辜鸿铭《论语》英译中人名翻译的思想倾向,H315.9
  8. A Study on Huang Gaoxin as a Poetry Translator,H315.9
  9. 梁启超翻译思想研究,H059
  10. 叔本华思想对钱锺书小说创作的影响,I207.42
  11. 钱锺书《管锥编·周易正义》研究,B221
  12. 论韦努蒂的翻译思想,H059
  13. 鲁迅与《译文》,I046
  14. 洪堡特翻译思想研究,H059
  15. 钱锺书诗学思想发微,I206.7
  16. 郭沫若与郁达夫翻译思想比较研究,H315.9
  17. 冰心翻译思想探究,I046
  18. 鲁迅与钱钟书翻译思想比较,I206.6
  19. 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翻译思想的对比研究,H059
  20. 董秋斯翻译思想研究,H059
  21. 巴金的儿童文学翻译美学思想研究兼评《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中译本,I04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翻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