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脑功能影像学及团体心理干预研究

作 者: 曹枫林
导 师: 苏林雁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心理特征 病例对照研究 青少年 冲动控制 功能性核磁共振 认知行为治疗 团体心理治疗
分类号: R749.9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646次
引 用: 1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特征目的: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的状况,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方法:采用Beard和Wolf修订的Young的诊断问卷对2620名中学生进行筛查。由2名研究者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诊断性访谈,最终确定IA学生64例。同时选取64例IA学生下一个学号(班级、性别均与IA学生相同)的学生作为对照组,经量表评定并结合教师意见排除IA。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父母版(ADHDDS-P)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对以上两组学生进行心理特征评定,并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1)青少年IA的发生率为2.4%(64例)。(2)EPQ:IA组的精神质、神经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掩饰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2)ATMD:IA组时间管理倾向的总分及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个人取向的时间价值感、社会取向的时间价值感、设置目标、计划、优先级、反馈性、时间分配、时间管理行为效能、时间管理效能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3)SDQ:IA组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及困难总分高于对照组,而亲社会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0.01)。(4)IA组的ADHDDS-P的总分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5)SCARED:IA组的焦虑总分及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6)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动注意不能和广泛性焦虑是IA的危险因素,而亲社会行为是IA的保护因素。结论:IA青少年具有不同的人格、情绪和行为特征,表现出更多的情绪、行为问题,可能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网络成瘾青少年冲动行为的神经心理测定目的:对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冲动行为的神经心理测定,探讨冲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采用Beard和Wolf修订的Young的诊断问卷对2620名中学生进行筛查。由2名研究者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诊断性访谈,最终确定IA学生64例。在这64例中,对于同意参加GoStop冲动软件测试者,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对其进行访谈,排除其他精神共患疾病,最终确定并纳入IA组,共50例。抽取IA学生下一个学号的学生,性别、班级与IA学生相同,Beard和Wolf修订的Young的诊断问卷评定为阴性,共50名作为对照组。经过量表评定和结合教师意见排除具有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对以上两组学生分别进行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ity Scale,BIS)评定和GoStop冲动软件测试。结果:(1)BIS-11:IA组的BIS-11总分及注意因子、运动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0.01),两组间缺少计划因子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BIS-11评分的性别、年级比较:IA组男生的BIS-11总分高于女生,对照组男生的BIS-11总分及注意因子分高于女生(均P<0.05),IA组及对照组其它因子评分男女生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A组初中学生的注意因子评分高于高中学生,对照组初中学生的运动因子评分及总分高于高中学生(均P<0.05),IA组总分及其它因子评分、对照组其它因子评分初、高中学生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GoStop冲动测试:IA组4种Stop任务错误反应的次数高于对照组(均P<0.01)。IA组Stop任务抑制率低于对照组。(4)网络成瘾与冲动的相关分析:YDQ评分与BIS-11的注意因子、运动因子、缺少计划因子评分及50msec Stop、150 msec Stop、250 msec Stop、350 msec Stop任务错误反应次数均具有正相关(P<0.01)。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行为比健康对照组冲动,反应抑制能力较低,网络成瘾与冲动有关。第三部分网络成瘾青少年冲动控制任务脑功能磁共振研究目的: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索网络成瘾青少年冲动控制的脑功能特点。方法:以GoStop冲动控制任务为实验刺激任务,对9例IA学生和8例健康对照进行脑功能成像。然后将两组被试的脑功能成像分别合并平均,得出两组在执行冲动控制任务时的平均脑功能像,最后通过方差分析来检验两组脑区激活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对照组激活部位比较集中,主要集中于额叶、边缘叶。网络成瘾组激活部位比较分散,除以上区域外,其他区域也有广泛的激活。网络成瘾组比对照组激活显著增多的脑区主要在:额叶的额上回,边缘叶(BA24、BA31、BA29、BA28、BA35、BA19),颞叶(BA42、BA22、BA38、BA13、BA21),顶叶的顶下小叶、缘上回、舌回,小脑前叶、中脑、丘脑、豆状核和壳核。结论:参与冲动控制任务的脑神经结构非常复杂,其中前额叶、扣带回可能起关键作用。IA组参与冲动控制的脑区分布与对照组存在差异。IA青少年额叶功能相对低下。第四部分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在青少年网络成瘾(IA)干预中的效果。方法:对长沙市4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采用Beard和Wolf修订的Young的诊断问卷(YDQ)进行筛查。由2名研究者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诊断性访谈,最终确定IA学生64例。选择其中2所中学的29例IA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另外两所中学的35例IA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YDQ、陈淑惠的网络成瘾量表(CIA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进行治疗前后效果评估。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CARED总分及各因子分、SDQ的情绪症状因子分均明显下降(t=2.11~2.99,P<0.05~0.01);治疗后实验组的YDQ、CI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6,t=5.15,均P<0.01);实验组治疗后的显效率为57.69%(15例),总有效率达76.92%(20例),治疗后实验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74,x~2=12.98,均P<0.01)。结论: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IA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可以作为治疗IA的主要方法之一。

全文目录


摘要  4-9
ABSTRACT  9-17
第一章 前言  17-24
  1.1 概述  17-18
  1.2 网络成瘾的成因  18-20
  1.3 网络成瘾的诊断和评估  20-21
  1.4 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  21-22
  1.5 关于网络成瘾研究的不足之处  22-24
第二章 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特征  24-35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4-26
    2.1.1 研究对象  24
    2.1.2 研究方法  24-26
  2.2 结果  26-30
  2.3 讨论  30-35
第三章 网络成瘾青少年冲动行为的神经心理测定  35-46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35-37
    3.1.1 研究对象  35
    3.1.2 研究方法  35-37
  3.2 结果  37-40
  3.3 讨论  40-46
第四章 网络成瘾青少年冲动控制任务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46-71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46-49
    4.1.1 研究对象  46
    4.1.2 研究方法  46-49
  4.2 结果  49-66
  4.3 讨论  66-71
第五章 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  71-81
  5.1 研究对象和方法  71-74
    5.1.1 研究对象  71
    5.1.2 研究方法  71-74
  5.2 结果  74-76
  5.3 讨论  76-81
结论  81-82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性  82-83
  一、本研究的创新  82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82
  三、未来研究思考  82-83
参考文献  83-95
综述一 网络成瘾的成因及理论模型  95-105
综述二 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及干预  105-113
致谢  113-115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和获奖情况  115-116

相似论文

  1.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2.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3.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4.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5. 我国大众传播中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现象分析,G80-05
  6. 陕西省优秀青少年竞走运动员技术动作和训练现状的调查分析,G821
  7. 青少年学生担忧倾向性:结构、测量及特点研究,B841
  8. 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感觉寻求水平和事件相关电位CNV实验研究,R749.99
  9. 青少年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弹力关系的研究,B844.2
  10.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瘾的影响剖析与游戏治疗策略设计,D669.5
  11. 定向运动健身方案对青少年体质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G826-4
  12. 榆林地区青少年篮球运动发展现状研究,G841
  13. 青少年性心理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G441
  14. 西安市青少年健身效果评价方法初探,G804.49
  15. 胆囊切除、胆囊结石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分析,R657.4
  16. 甲状腺癌HER-2基因表达及其影响因素,R736.1
  17. 大连地区中年人白内障危险因素研究,R776.1
  18. 青少年行为智慧及其与社会智力的关系,B844.2
  19. 优势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教育干预和探索,B844.2
  20. 青少年浪漫关系问卷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B844.2
  21. 家庭教养方式与医学生网络成瘾相关研究,G7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精神病学 > 其他精神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