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精神探索,苦难展示与被动化存在

作 者: 王文玲
导 师: 张福贵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大学出版社 迟子建 精神探索 中国作家 王安忆 作品 文革 汪曾祺 儿童形象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8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80年代以来的儿童叙事以进行带有现实责任感的精神探索为主要内容,童年显示了与20世纪二十年代“京派小说”中作为文化理想的乡土的不同,也与四十年代童年回忆小说中诗意化的童年不同。精神探索的目的伴随着异化过程的展现,于是儿童形象大多是苦难化的。儿童的苦难来自作家对历史的记忆以及对现实的焦灼,文革历史是难以跨越的荒芜之地,现实的价值失落又使异化无可救赎。精神探索只是真诚地记录苦难,而无力超越,于是作品中的儿童处于过多的苦难之中。探索的焦灼破坏了儿童的自我发展逻辑,叙事的本体力量得不到显现,叙事处于被动化的状态。同时,文革对儿童叙事在多方面产生影响,文革是作家们重要的童年背景,也影响作家的创作心理与文化传承.

全文目录


绪论  8-22
第一章 1980 年代前期:工具化存在的儿童叙事  22-41
  第一节 文革、教化、自我书写中的儿童叙事  22-33
    一、自我的缺失:儿童的文革叙事  23-27
    二、国家理想的体现:儿童教化问题  27-28
    三、政治外的游离:成长、情感与自然母爱主题  28-33
  第二节 文化“寻根”中的儿童叙事  33-41
    一、儿童的象征性存在  33-37
    二、由观念传达到自我显现的进步  37-41
第二章 1980 年代中期以后:进行精神探索的儿童叙事  41-95
  第一节 反思历史:对文革的现实化判定  42-50
    一、儿童主体地位的确立  43-44
    二、历史的人性化判定:心灵伤害的呈现  44-46
    三、现实焦灼下对历史的进入  46-48
    四、自我异化让位于历史书写  48-50
  第二节 现实异化探源:人性现实与女性存在  50-61
    一、以人之初者展示人性异化的过程  50-53
    二、余华:拒绝“呼喊”而渴望出击  53-57
    三、女性存在的焦灼  57-61
  第三节 自我成长溯源:生存环境质疑与逃离苦难倾诉  61-82
    一、自我成长:由外部事件到死亡与性的震惊  62-65
    二、被抽取的童年:现实眼光的携带  65-67
    三、原态的童年:倾诉与记录  67-70
    四、反对倾诉而面向现实  70-82
  第四节 怀旧主题  82-86
    一、反思现实:流逝之美的怀念  82-85
    二、原态童年:审美化的展现  85-86
  第五节 童心书写  86-93
    一、从本心的异化到真善美的守护  87-90
    二、诗性与世俗共存  90-93
  小结  93-95
第三章 精神探索的方式:苦难展现  95-132
  第一节 敏感于苦难与苦难的真实  96-99
  第二节 文革:难以忘却的荒芜  99-112
    一、国家苦难的乐观跨越  100-102
    二、作家心理的影响:动荡童年的阴影  102-107
    三、自然、真朴思想的缺失  107-108
    四、独特生命体验的获得  108-112
  第三节 现实:救赎之力的缺乏与异化的认同  112-132
    一、人性阴冷的展示  113-115
    二、女性的宿命与无力的挣扎  115-117
    三、本体性的苦难:任时间消磨  117-124
    四、受难的宿命:苏童与残雪的写作  124-132
第四章 叙事的被动化存在与儿童形象变异  132-159
  第一节 观念制约下的叙事  133-144
    一、集体观念传达工具与形象的偏离  133-140
    二、受制于探索的焦灼:人性与女性书写中形象的变异  140-144
  第二节 原态童年的显现  144-152
    一、原态生活:自我让位于故事  144-148
    二、原态儿童:童心书写与“纯粹”的叙事要素  148-152
  第三节 叙事主体性的体现与眼光的简单化运用  152-159
    一、揭密文革中的人性  152-154
    二、于人性之恶中发现美  154-156
    三、简单的心灵对比  156-157
    四、叙事的被动化  157-159
结语  159-161
参考文献  161-166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66-167
附录一 作品目录(按时间排列  167-181
附录二 作品目录(按作家排列  181-191
论文摘要(中文)  191-196
论文摘要(英文)  196-199

相似论文

  1. 论“十七年”儿童小说中儿童形象的重塑,I207.8
  2. 艺术的童眸,I207.42
  3. 中国现代小说中儿童形象的嬗变,I207.42
  4. 中国儿童纪录片中的儿童形象研究,J905
  5. 论儿童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文学呈现,I207.42
  6. 是种子而不是容器,I561.074
  7. 20世纪法国自传中儿童形象的演变,I565
  8.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I207.42
  9. 探论河西宝卷中的儿童文学及儿童形象,I207.8
  10. “十七年”儿童文学中的“新中国儿童形象”,I207.8
  11. 儿童的画像,I106.8
  12.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I207.42
  13. 论《聊斋志异》中的儿童形象,I207.419
  14. 诗意、自审与艺术复仇,I207.42
  15. 儿童文学的翻译:一个双重载体,H059
  16. 论儿童的“发现”与二十年代中国新诗,I207.257.510
  17. 从鲁迅作品对儿童形象的塑造中看其教育观,I210
  18. 圣婴·苦儿·顽童,I106.4
  19. 宋元小说中的儿童形象研究,I207.41
  20.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儿童形象,I712.074
  21. 曼斯菲尔德新西兰短篇小说中儿童形象解读,I612.07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