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探论河西宝卷中的儿童文学及儿童形象

作 者: 李凤英
导 师: 庆振轩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河西宝卷 儿童文学 儿童形象
分类号: I20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首先,本文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定义、儿童文学诞生于何时、中国古代的儿童观以及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分类等儿童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梳理归纳,对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做了一个简单的综述,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研究现状。其次,在说明河西宝卷中包含着丰富的儿童文学资源的基础上,笔者试图通过对河西宝卷的发掘搜寻和整理爬梳,勾勒出河西宝卷中的儿童文学景观。并从河西宝卷的内容出发,结合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其文体分类,把河西宝卷中的儿童文学分为纯粹的儿童文学和含有丰富儿童文学资源的宝卷作品两大类。其中纯粹的儿童文学又包括寓言故事、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含有丰富儿童文学资源的宝卷作品包括佛道故事和社会生活故事。接着,本文在阐释中国古代的儿童观、揭示古代儿童的社会地位的同时,说明儿童作为家庭和社会实际存在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宝卷中也占了一定的分量,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对河西宝卷塑造的儿童形象进行梳理分析,进一步理解儿童形象在河西民间文学题材中的个性和形象,从而为拓展河西文化的内涵做一些有益的探讨。最后,总结出河西宝卷中儿童文学和儿童形象研究的现实意义。河西宝卷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儿童的素材,而且为我们展现了那时那地儿童生活的大背景,对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文学具有重要意义。河西宝卷中那些儿童形象身上所具备的孝悌、勇敢、机智、善良的好品德,让我们看到这些儿童身上焕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不已追求。总之,通过对河西宝卷中儿童文学的探讨和对河西宝卷中儿童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古代儿童文学就是这样自发地创作并为儿童所接受的。无论是这些故事的叙述内容还是它们的表现形式,都对今天儿童文学的自觉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儿童是人生个体生命的开始,是人类群体希望之所在。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什么民族,儿童总是与希望、未来和理想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也总是被视为需要特别加以呵护的对象。”1通过对河西宝卷中儿童文学的发掘搜寻和整理爬梳,笔者希望用文学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感化、教育现实中的人们,使现实中的儿童确实能够得到特别呵护,让他们真正承担起人类未来希望的重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8
绪论  8-9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界定  9-22
  第一节 什么是儿童文学  9-12
  第二节 儿童文学诞生于何时  12-15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15-19
  第四节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范围及分类  19-22
第二章 河西宝卷中儿童文学  22-46
  第一节 纯粹的儿童文学  22-34
  第二节 含有丰富儿童文学资源的宝卷作品  34-46
第三章 河西宝卷中的儿童形象  46-54
  第一节 典型儿童形象分析  46-50
  第二节 儿童形象分类  50-54
结语  54-56
参考文献  56-60
附表1  60-68
附表2  68-74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4-75
致谢  75

相似论文

  1. 从接受美学视域看《小不点和安东》的翻译,I046
  2.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I046
  3. 论“十七年”儿童小说中儿童形象的重塑,I207.8
  4. 哈利·波特形象及其西方血脉,I561
  5. 河西宝卷的调查研究,I207.7
  6. 艺术的童眸,I207.42
  7. 中国现代小说中儿童形象的嬗变,I207.42
  8. 中国儿童纪录片中的儿童形象研究,J905
  9. 论儿童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文学呈现,I207.42
  10. 是种子而不是容器,I561.074
  11. 20世纪法国自传中儿童形象的演变,I565
  12. 藏族儿童文学翻译研究,I046
  13.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I207.42
  14. “十七年”儿童文学中的“新中国儿童形象”,I207.8
  15. 儿童的画像,I106.8
  16.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夏洛的网》两个中文译本对比研究,I046
  17.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I207.42
  18. 论《聊斋志异》中的儿童形象,I207.419
  19. 诗意、自审与艺术复仇,I207.42
  20. 儿童文学的翻译:一个双重载体,H059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儿童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