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作 者: 李晓春
导 师: 陈卫平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气质之性 天命之性 人性论 天地之性 宇宙本体论 体用论 宇宙论 四层次结构 周敦颐 价值与事实
分类号: B24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83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题以宋代性二元论的萌芽、提出、发展与成熟为主线,以性二元论得以成立的工具体用论与理一分殊的结合过程为辅助线索,具体论证了宋代性二元论的形成过程。全文共分七部分。导论性二元论与宇宙论、本体论。宋代性二元论与前代人性论的最大差异在于,它将人性论的根据放置在宇宙本体论的基础上;所以,研究宋代性二元论,应该以宇宙论与本体论的发展及其结合为视角,以这种结合所需要的体用论与理一分殊的结合为工具。第一章 性二元论的理论前导。告子、荀子与孟子的争论揭示出了“生之谓性”与“天命之谓性”的二元对立因素,这一对立实际上是价值与事实关系在先秦人性论中的表现。孟告争论的意义在于在人性论上打破了孟子的性命一体性,从而为人性论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要使人性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发展出新的思维工具,王弼的整体体用论的形成可以说是宋代性二元论理论思维工具的前导。第二章走向性二元论。李翱是宋明理学的先驱,他的性善情恶论包含着“性体情”与“性生情”的二元重叠,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性二元论的初步萌芽;同时,李翱性善情恶的矛盾也启示着性二元论的产生。周敦颐则将李翱人性论上的二元意识引向了整个宇宙本体论,在他协调人性论与宇宙论、本体论的过程中,他将善恶与刚柔搭配起来,从而使他的人性论成为性二元论的萌芽形态。然而当他将人性论与宇宙本体论结合起来后,在李翱人性论中无根性的恶却因而具有了有根性。第三章 张载:性二元论的提出。张载主张气本论,他将宇宙论与本体论合为一体,在他看来,太虚本体的神用正是通过糟粕而负面地得以呈现的,所以糟粕其实就是太虚本体的负用。与此对应,在人性论上便出现了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二元论。张载实际上以一种正体负用的方式解决了李翱的性善情恶的矛盾,然而正由于此,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成了对立的两极,天地之性的善正是由气质之性的可能不善来维持的,这种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即精华与糟粕的反对关系严重削弱了张载人性论的完满性。第四章二程:性二元论的发展。程颢主张理气的一体性,故而他认为“天下善恶皆天理”,这使他的人性论成为从“理”至“心”的四层次动态结构,并由此成就了理气一体的性二元论。程颐则打破了张载与程颖的理气一体性,他将理气分析开来,并以一句“性即理”即将程颖性的四层次结构抹平,由此形成了由来自于天理的纯善无恶的性与来自于气禀的有善有恶的气质之性组成的理气二分的性二元论。 第五章 朱嘉:性二元论的成熟。朱幕继承周敦颐、张载、二程的思想,将宇宙论与本体论协调一致,构成一双意的具有方向性的链条。在此基础上,他使传统体用论与理一分殊在人心上完善地结合起来,从而成就了气质之性的方向性,即:自理往下看,其具有理之体性,从个体往上看,它又将体性以个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故而朱衰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是具有方向性的性二元论。 余论。宋代性二元论的致命弱点在于恶的有根性以及为了应付恶的有根性而造成的理的程序化、大全化的倾向。心学一元性论虽继续沿用理学的思维方式,但它将理气合一于心,从而消除了恶的有根性。至于气论一派则已是另一类型的思维,理学与心学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已不再是他们思考的重。乙。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10
导论: 性二元论与宇宙论、本体论  10-16
第一章 性二元论的理论前导  16-40
  第一节 告子、荀子与孟子:二元对立因素的揭示  16-26
  第二节 整体体用论:性二元论思维方式的前导  26-40
第二章 走向性二元论  40-64
  第一节 李翱:性善情恶论--“性体情”与“性生情”的二元重叠  40-49
    一、 唐以前人性论存在的问题  40-43
    二、 李翱人性论的核心所在  43-45
    三、 性善情恶是不是李翱哲学的矛盾  45-49
  第二节 周敦颐:刚柔与善恶--李翱性情二元重叠关系的宇宙本体化  49-64
    一、 “生”与“本”的二元意识  49-55
    二、 周子协调宇宙论本体论时所面临的困难  55-58
    三、 性二元论的萌芽形态  58-64
第三章 张载:性二元论的提出--正体负用的性二元论  64-101
  第一节 正体负用的理-分殊--对周子困难的解决  65-78
    一、 “道--性--命”与“命--性--理”--个体回溯与本体下贯的双向沟通路径  65-67
    二、 对周子所面临困难的解决  67-78
  第二节 天地之性气质之性  78-101
    一、 心(太虚)与糟粕  78-86
    二、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86-101
第四章 程颢与程颐:性二元论的发展--两种理一分殊的性二元论  101-148
  第一节 理气一体性的打破  101-123
    一、 “天下善恶皆天理”  101-106
    二、 明道与伊川的同异  106-118
    三、 理气一体性的打破  118-123
  第二节 两种理一分殊的性二元论--传统体用论与理一分殊结合的萌芽形态  123-148
    一、 人性是自理至性的过程--程颢的理气一体的性二元论  123-130
    二、 程颐的理气相分的性二元论  130-138
    三、 理气相分在人性论上的冲突--传统体用论与理一分殊结合的萌芽形态  138-148
第五章 朱熹:性二元论的成熟--方向性的性二元论  148-175
  第一节 宇宙论与本体论双意链条的形成  149-162
    一、 宇宙论与本体论构成双意链条  149-154
    二、 个体之禀气禀理  154-162
  第二节 方向性性二元论  162-175
    一、 “以心为主”的心统性情说--人性论上理一分殊与体用论之契连  162-169
    二、 气质之性--性二元论的成熟形态  169-172
    三、 心--理、物性、属性的呈现者  172-175
余论  175-179
主要参考文献  179-182

相似论文

  1. 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G610
  2. 浅论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B26
  3. 美国中文教材《中文天地》(初级)特点研究,H195
  4. 王充《论衡》性、命论之伦理思想研究,B82
  5. 荀子天人观的伦理意蕴,B222.6
  6. 《大学》新论:人性根基与大学之道,B222
  7. 《中庸》人性论研究,B222
  8. 梁实秋的文学批评及其现代启示,I206.09
  9. 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领导术思想比较研究,D091
  10. 徐复观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092
  11. 周敦颐“太极”哲学思想探析,B244.2
  12. 3~5岁幼儿气质情绪性对自尊水平的影响研究,B844.1
  13. 孟子的人性善思想及其道德政治学说,B82
  14. 苏轼人性论研究,B244
  15. 商鞅管理思想研究,K231
  16. 气质对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影响,B844.12
  17. 《尚书》德治思想研究,I206.2
  18. 中国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研究,G212
  19. 周敦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B82-09
  20. 叶适功利主义思想述评,B82-092
  21. 理学对宋代文言小说创作的影响,I207.4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宋、元哲学(960~1368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