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急性运动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

作 者: 宋学琴
导 师: 李春岩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神经病学
关键词: 脊髓运动神经元 体外培养 急性运动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 血清 多聚赖氨酸 胶原 层粘连蛋白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分类号: R745.4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周围神经系统中引起弛缓性瘫痪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瘫痪,症状持续一段时间后可逐渐恢复。GBS是指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 AIDP),其病理特征是主要累及周围神经脊髓前根、后根及其远端神经纤维的节段性脱髓鞘,严重者伴继发性轴索变性,病灶中可以有大量炎性单核细胞浸润。电生理学特征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F波异常。近年来发现有一类临床表现与AIDP相似的GBS患者,病理改变仅累及脊髓前根和周围运动神经,以轴索变性为主,未见明显的脱髓鞘,且病灶中少量或无炎性单核细胞浸润;电生理检查发现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但运动诱发波幅明显降低,有学者将之称为急性运动性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即AMAN(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现在认为AMAN是GBS的一个新亚型。与AIDP相比,临床症状相对较重,可累及呼吸肌,部分遗留有后遗症,严重者引起死亡。目前还不明确AMA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证据表明AMAN与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 Cj)的前驱感染有密切关系,是周围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内李春岩等对AMAN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AMAN病人粪便中分离出致病Cj菌株,经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鉴定为PennerO:19型,随后应用PennerO:19型Cj菌株及其脂多糖诱发出动物模型,并证实AMAN病人血清中存在抗PennerO:19型Cj及其脂多糖抗体。另外,一些(不是所有的)病人经血浆交换或/和静脉点滴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有效,这也说明病人的循环血清中存在某些致病成分,它(们)对AMAN的发病及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虽然AMAN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免疫机制(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AMAN的病理中,发现神经纤维的郎飞结有补体存在,轴索周围间隙有补体活<WP=5>化标记物的表达,电镜下可发现有巨噬细胞包绕等。为了进一步研究AMA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中建立并优化了体外胚胎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原代培养体系。这种体外脊髓神经元培养中,缺乏在体实验研究中难以避免的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补体成分等,这对研究免疫系统中免疫机制参与运动神经元轴索的损害提供了便利条件;除此之外,实验中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样突起的外面没有髓鞘包绕,可直接观察到致病因素对轴索损害的动态变化,为阐明AMAN的致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神经元作为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形态上有胞体胞突之分。在单细胞培养中,相对于机体的其他细胞,在体外难以存活和生长,尤其是脊髓神经元,作为下运动神经元,对营养要求极高,对环境变化也极其敏感。因此,在实验的前两部分中,首先进行体外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分离与鉴定,建立体外原代培养体系。为了优化培养方法,我们观察了不同包被基质和神经营养因子等对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生长状况的影响,寻找较适合神经元存活并利于以后实验研究的条件。第三部分是观察AMAN病人血清对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作用。下面简述这三部分。一、不同生长底物对体外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生长的影响目的:首先建立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体外培养,并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以确定为脊髓运动神经元;在此基础上,观察了不同溶剂溶解稀释的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 PLL)对脊髓神经元体外生长的影响,确定一种较好的方法以便进行以后的实验;随后,选取多种包被底物如PLL、Ⅰ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以及PLL和LN联合等进行包被,观察不同底物对胚胎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在体外存活生长的影响。方法:在SD大鼠怀孕15天时,无菌条件下取出胚胎,解剖显微镜下取脊髓,取其腹侧组织切成小块,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差速贴壁以去除成纤维细胞,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培养细胞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体和抗神经丝单克隆抗体-SMI-3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多聚赖氨酸分别用蒸馏水、磷酸盐缓冲液(PBS)、两种浓度的硼酸溶液溶解后对培养板进行包被,<WP=6>接种制备的细胞悬液进行培养观察。不同的包被底物选取PLL、Ⅰ型胶原、LN、PLL联合LN等几种进行包被,对照组以蒸馏水代替。观察几种方法中培养神经元的存活数目、神经元突起的平均长度以及神经元的生长分布等状况。结果:本实验建立的细胞培养体系为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原代分散细胞培养,NSE抗体染色显示神经元的纯度达90%以上,SMI-32抗体染色能很好的显示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形态:胞体大,为多极性,具有单个长的轴索样突起;以大的SMI-32阳性细胞进行计数,表明脊髓运动神经元占培养细胞总数的70%以上;神经元体外培养必须要求包被底物,否则将难以存活,对照组中细胞在24~36小时后死亡;当培养板包被底物后,神经元贴壁良好,部分细胞在短时间内长出突起,初步具有神经元形态,一周内达到生长旺盛期,各时间段包被组在细胞存活数、突起的平均长度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LL各组之间的细胞生长情况相比,在24小时观察,双蒸水配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10
英文摘要  10-16
英文缩写  16-18
研究论文 急性运动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血清体外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  18-79
  引言  18-20
  第一部分 不同生长底物对体外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生长的影响  20-48
    前言  20-21
    材料与方法  21-27
    结果  27-29
    讨论  29-35
    小结  35
    参考文献  35-39
    附图  39-46
    附表  46-48
  第二部分 GDNF对体外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48-62
    前言  48
    材料与方法  48-52
    结果  52-53
    讨论  53-55
    小结  55
    参考文献  55-58
    附图  58-61
    附表  61-62
  第三部分 急性运动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血清对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  62-79
    前言  62-63
    材料与方法  63-68
    结果  68-69
    讨论  69-71
    小结  71-72
    参考文献  72-76
    附图  76-79
结论  79-80
综述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及其受体  80-106
致谢  106-107
个人简历  107

相似论文

  1.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2.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3.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4. 高铜高锌日粮对仔猪的生产性能、代谢及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S828.5
  5. 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研制,S476.1
  6. 胶原蛋白与聚乙烯醇复合纺丝性能的研究,TQ340.64
  7. 不同品种鸡蛋胆固醇沉积规律和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S831
  8. 不同培养方法和细胞因子对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R329
  9. 血清新喋呤、腺苷脱氨酶及PPD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R521
  10. 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时血管内膜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及中膜CPT-Ⅰ、GLUT-4的变化,R543.5
  11. 组织工程化类金刚石涂层瓣膜构建及其体内植入的初步研究,R654.2
  12.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搅拌培养和保存的初步研究,R329
  13. 不同健康状态对临床实验指标的影响及其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关联,R346
  14. 盐酸表阿霉素的光谱与电化学研究及其分析应用,TQ465
  15. 草鱼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S254.9
  16. 鳙鱼鱼皮、鱼鳔胶原蛋白提取工艺及其性质的研究,TS254.9
  17. 维医体液分型与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肽和糖化血清蛋白的相关性研究,R29
  18. 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对家兔小腿骨骼肌酶组织化学的影响,R-332
  19. 低浓度血清法培养纯化新生大鼠雪旺细胞,R329
  20. 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R512.62
  21. 基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对乙型肝炎抗HBc和抗HBe的精密测定,R512.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周围神经及神经节疾病 > 脊髓神经疾病 >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