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体育审美教育观研究

作 者: 赵崇乐
导 师: 姜立嘉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体育 审美教育 教育观 体育美 方略
分类号: G807.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52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类天性追求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美更令人喜爱、陶醉、神往的了。面对美,人们“可以看到人本身的力量、智慧与才能、目的和理想的实现,可以感到自由创造的巨大喜悦”。①200多年前,美学家席勒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从此,“美”就作为对人教育的最好形式存在。体育中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体育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但通过研究发现,当代体育存在非常明显的“美”的缺失。传统体育以认知论为基础,将体育过程认为是确定的、封闭的系统,教学过程必须按序列安排,其间不允许有断裂、突变、分岔、偶然性或错误发生。从内容到形式均追求体系化,表现出对生活世界的偶然性、个体性、真实性、离散性的排斥。教育内容的编排较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和生活化,而只遵循知识的传递逻辑。在这样一种机械、重复、封闭、僵化的教育系统内,没有个体的差异性可言,学生的不同见解和奇思妙想被认为是错误或无理取闹,甚至遭到漠视、否定、斥责。强调教学过程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所有的教育努力都为了使原来站在不同起点的人最后到达同一个的终点。体育教学中的美好像被抽离了一样,取而代之的是机械的模仿和练习,没有生命参与的教与学,这样的体育学生肯定不会喜欢,我们应该还体育以丰富多样性,情感性与参与性。将体育中的美的享受带给学生。本文基于美学和审美教育学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目前体育改革的现状,倡导建立一种体育审美教育的理念。体育审美教育观是一种多元的、综合的、全面的、发展的体育观。它强调在体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认识和体会体育运动中的美,从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动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进而树立终身体育、终身健身的理念,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将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作为终极追求。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对体育审美教育的提出进行提问,并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对相关理论和研究的综述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当代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检视。通过学理的反思,总结近现代学校体育的不同阶段,归纳整理出体育观的演进过程。我国经过了最初的军国民体育观、自然主义体育观、运动技术体育观、体质体育观、快乐体育观到健康第一的体育观等的发展,都紧随时代发展的,并不断进步。每种体育观都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学习实践的方面,似乎忽略了对学生价值判断及感性认识的教育,造成了当前体育教育的一些问题。再通过事理的分析,认为体育实践中存在教育目的缺少美、教育内容远离美、教育过程遗忘美、教育价值背弃美等违美现象。并认为,体育中产生的问题的主要根源是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目的论、认识论的影响。第二,传统教育观及人性论的禁锢。第三,文化承袭过程中的教育异化。第四,制度化教育的规训。笔者认为,将美引入体育,促使体育与美育结合的体育审美教育观,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引领学生感知体育课堂中的种种现象,用审美的眼光体味这些现象,进而得出美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体育之美,从内心深处热爱体育,投身体育活动之中。第三部分。体育审美教育观理论解读。该部分从哲学、美学、教育学的角度,理论的分析了美、审美、审美教育等基本概念以及体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体育美的学理意蕴。认为,体育美根源于人类主体以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现实物质活动作为中介的动力系统,是人类实践力量所造成的抽离,是人类历史实践所建立的感性中的结构;体育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身的直接展示,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身的“复现”和“确证”;体育美具有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和自由创造性的特征。第四部分。体育审美教育观。该部分分别对体育审美教育的本质、审美教育的目的、审美教育的价值、审美教育的功能进行阐述。认为,体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在体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认识和体会体育运动中的美,从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动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进而树立终身体育、终身健身的理念,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达到“身心兼修,魂魄并铸”的教育目的的一种体育观念。体育审美教育价值是以美启真、以美扬善,体育教师遵循美学、美育规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形态和采取各种可行的手段、方法去丰富课程与教学活动中的审美因素,让学生感觉到体育中的美感(包括优美感、崇高感、倾慕感、景仰感、欣慰感等各种美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广泛的审美性成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先导,使学生在美感中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另外教师在体育审美教育过程中,积极创造并利用体育运动中的审美因素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陶冶学生的崇高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体育审美教育把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终极目的。通过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双向对象化过程保证体育审美教育观的功能实施。第五部分。体育审美教育观实践方略。该部分提出,体育审美教育观的实施应当形成体系,并提出了七种具体的实践方略:一是加强体育教师的审美修养;二是挖掘体育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三是提升学生学习的审美化;四是促进体育过程艺术化;五是美化体育教学手段;六是提高学生体育审美能力;七是营造体育审美场。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前言  12-33
  一、问题之源  12-17
    (一) 美学和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塑造完整的“人”  12-14
    (二) 体育具有美的教育价值  14-16
    (三) 应试教育下体育发生了工具性的异化  16-17
  二、研究之意  17-20
    (一) 从美学角度探讨美育在体育中的意义,丰富体育理论体系  17-18
    (二) 通过体育审美教育,消解现代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主体地位的缺失  18-20
  三、研究之法  20
    (一) 辨证分析和系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20
    (二) 文献资料法  20
    (三) 比较法  20
    (四) 逻辑分析法  20
  四、研究之势  20-31
    (一) 关于审美教育观和体育审美教育观的历史沿革研究  21-27
    (二) 关于审美教育的综述  27-29
    (三) 关于体育审美教育的综述  29-31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  31-32
  六、研究得失  32-33
    (一) 创新点  32
    (二) 研究不足  32-33
第一章 我国当代体育发展的历史检视  33-46
  一、学理反思:体育观反思  33-38
    (一) 军国民体育观  33-34
    (二) 自然主义体育观  34-35
    (三) 运动技术体育观  35-36
    (四) 体质教育观  36-37
    (五) 快乐体育观  37
    (六) 健康第一的体育观  37-38
  二、事理反思:体育中的违美现象  38-46
    (一) 体育中的违美现象  38-41
    (二) 体育中违美现象实然分析  41-46
第二章 体育审美教育观理论解读  46-68
  一、体育审美教育观的内涵  46-60
    (一) 美与审美  46-55
    (二) 审美教育的内涵  55-58
    (三) 美育精神的体育借鉴  58-60
  二、体育美的学理意蕴  60-68
    (一) 体育美的根源  60-62
    (二) 体育美的本质  62
    (三) 体育美的特征  62-65
    (四) 体育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65-66
    (五) 体育美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66-68
第三章 体育审美教育观  68-95
  一、体育审美教育本质观  68-72
    (一) 本质的意义  68-69
    (二) 体育本质解读  69-71
    (三) 体育审美教育本质——“身心兼修,魂魄并铸”  71-72
  二、体育审美教育价值观  72-78
    (一) 体育价值阐说  72-73
    (二) 体育价值观概说  73
    (三) 体育审美教育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  73-74
    (四) 体育审美教育价值——以美启真、以美扬善  74-78
  三、体育审美教育目的观  78-87
    (一) 目的与内在目的观辨析  78-79
    (二) 体育目的评析  79-84
    (三) 体育审美教育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84-87
  四、体育审美教育功能观  87-95
    (一) 功能及体育功能界说  87-88
    (二) 体育的功能与价值的关系概述  88
    (三) 体育审美教育功能——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  88-95
第四章 体育审美教育观实践方略  95-117
  一、加强体育教师的审美修养  95-99
    (一) 体育教师审美修养的一般要求  96-98
    (二) 良好的审美修养有利于体育教师创造性的进行教学  98
    (三) 用审美的视角看待学生  98-99
    (四) 教师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对非审美形态的教学内容进行审美再创造  99
  二、挖掘体育内容的审美因素  99-102
    (一) 教育内容的美直接、深刻的影响着学生  100-101
    (二) 体育教师对教学材料的审美理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101
    (三) 教师尽可能审美化的组织教学内容  101-102
  三、提升学生学习的审美化  102-105
    (一) 学习目的的审美化  103
    (二) 学习过程的审美化  103-104
    (三) 学习成果的审美化  104-105
  四、促进体育过程艺术化  105-108
    (一) 驭律  106
    (二) 整体与和谐  106-107
    (三) 简单与深刻  107
    (四) 创造性  107-108
  五、体育教学手段审美化  108-112
    (一) 借助艺术手段进行教学  108-110
    (二) 艺术地使用教学手段  110-112
  六、提高学生体育审美能力  112-114
    (一) 唤起学生的体育审美意识  113
    (二) 培养学生感知体育美的能力  113
    (三) 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体育美  113-114
    (四) 鼓励学生参与审美创造  114
  七、营造体育审美场  114-117
    (一) 有效激活和调节学生情绪  115
    (二) 发挥游戏精神  115-116
    (三) 创造平等与自由的心理场  116-117
结论  117-118
参考文献  118-124
后记  124-125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125

相似论文

  1. 体育场馆国际设计竞赛创作理念研究,TU245.2
  2. 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侵权行为研究,G812
  3. 西安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807.4
  4.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5. 非体育领域商品广告中运动项目元素分析,G80-05
  6.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政策的实证研究,G818.2
  7. 2005-2009年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发表科研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G807.4
  8. 人文视角下福州市普通高校公体武术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07.4
  9.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10.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11. 跳绳在学校体育大课间的应用研究,G623.8
  12.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使用的规范性与准确性研究,G633.96
  13. 陕南贫困山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G633.96
  14. 拓展训练引入初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验研究,G633.96
  15. 广州市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6
  16. 广州市九佛第二中学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86.9
  17. 中小型体育赛事营销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G80-05
  18.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19.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20. 体育院校游泳专修课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G861.1-4
  2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学生创编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G831.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教育 >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