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

作 者: 黄常青
导 师: 赵新华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不动产 物权变动 债权形式主义 登记 租赁权物权化 善意取得 城市化 违法建筑
分类号: D923.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5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不动产物权变动理论中,包括依法律行为和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两种情形。于前者,我国《物权法》确立了以债权形式主义为原则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是历史实证分析和该模式内在合理性的使然所至。同时,善意取得制度和租赁物权化对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的影响需要从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层面厘清其内在的关联性。于后者,虽然其不以公示为生效要件,但是,有必要承认此种物权变动的效力。本文认为,关于物权行为理论,由于转移物权的合意是包含在债权合同之中的,不可能超出债权合同而存在,物权行为独立性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国《物权法》采债权形式主义作为物权变动原则。从公示方法着眼,则以登记生效主义为原则,以公示对抗主义为例外。不动产租赁物权化对不动产物权变动存在影响,本文认为,应辅之以租赁权公示制度,从而平衡对承租人和受让人的保护。同时,可以通过对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作一些限制以降低其影响。为了不影响不动产登记的推定力和公信力,本文认为,应该承认不动产的善意取得。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作为特殊的类型,一般不以公示为生效要件,而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事实条件的成就直接生效。笔者认为,有必要承认此种物权变动的效力,因为一般根据公法上的原因发生,其具有极强的社会公示性。违法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不动产,其存在已经成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本文认为,无论从我国现行的立法层面还是从理论层面,违法建筑不应当认定为所谓有瑕疵的所有权。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8
前言  8-14
第一章 不动产物权变动概述  14-26
  第一节 不动产与不动产物权变动  14-19
    一、不动产与动产的区分  14-16
    二、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类型化  16-19
  第二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之学理概说  19-26
    一、从物权行为看物权变动  19-23
    二、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的应然价值  23-26
第二章 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考察  26-50
  第一节 物权变动之法制史考察  26-29
    一、罗马法中不动产物权变动之历史考察  26-28
    二、日尔曼法的土地所有权让与制度  28-29
  第二节 债权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  29-36
    一、债权意思主义之理论及其立法例  29-32
    二、债权意思主义的政治哲学与经济基础  32-33
    三、债权意思主义的法学思想基础  33-35
    四、债权意思主义的价值取向  35-36
  第三节 物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  36-43
    一、物权形式主义之理论  36-37
    二、物权形式主义之立法例  37-39
    三、物权形式主义的政治哲学与经济基础  39-40
    四、物权形式主义的法学思想基础  40-42
    五、物权形式主义的价值取向  42-43
  第四节 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  43-47
    一、债权形式主义之理论  43-45
    二、债权形式主义之立法例  45-46
    三、债权形式主义形成的法学思想基础  46-47
    四、债权形式主义的价值取向  47
  第五节 英美法系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  47-50
第三章 立法论视角下的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  50-64
  第一节 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的发展轨迹  50-56
    一、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立法的继受与移植  50-51
    二、《物权法》制订前我国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  51-54
    三、我国《物权法》关于物权变动的制度设计  54-56
  第二节 我国《物权法》物权变动模式的争论与选择  56-64
    一、意思主义模式之争论  56-59
    二、物权形式主义模式之争论  59-61
    三、债权形式主义合理性之辩  61-64
第四章 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与公信力  64-87
  第一节 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方法的登记制度  64-76
    一、物权公示的方法——交付与登记  64-66
    二、不动产登记概论  66-72
    三、登记的效力  72-76
  第二节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发展路径与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思考  76-87
    一、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历史沿革  76-79
    二、《物权法》对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发展:初具雏形的不动产登记制度  79-82
    三、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若干思考  82-87
第五章 不动产物权变动与民法上的相关制度  87-114
  第一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与不动产租赁  87-97
    一、租赁权的物权化  87-91
    二、不动产租赁权物权化之限制:以对承租人优先购买权限制为出发点  91-94
    三、不动产租赁权物权化的典型案件思考  94-97
  第二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与善意取得  97-114
    一、不动产善意取得理论概说  97-102
    二、登记的公信力与善意取得: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于不动产的合理性  102-106
    三、与善意取得相关的债的效力  106-109
    四、不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与限制  109-114
第六章 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在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意义  114-137
  第一节 我国农村土地国有化与不动产物权变动  115-125
    一、农村土地国有化中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土地物权变动: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特殊模式  115-120
    二、农村土地国有化出路  120-123
    三、农村城市化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和司法实践  123-125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违法建筑问题——以深圳为视角  125-137
    一、违法建筑的“所有权”问题:违法建筑是否具备有瑕疵的所有权及能否 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效力  126-130
    二、违法建筑的动因及深圳市的若干规范  130-131
    三、涉违法建筑纠纷的实务处理  131-137
结语  137-138
参考文献  138-14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144-145
后记  145-147
论文摘要  147-152
Abstract  152-157

相似论文

  1.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3. 论林权登记制度,D923.2
  4.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5. 苏州市“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669.3
  6. 浅议我国不动产交易中的善意取得制度,D923.2
  7. 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问题研究,D913
  8. 日本明治时期城市化剖析,K313.4
  9.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问题研究,D630
  10. 张富存诉路世伟不动产确认纠纷案分析,D923.2
  11. 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D923.2
  1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研究,F301
  13. 离石气温变化及城市化影响初步分析,P467
  14. 地役权制度研究,D923.2
  15. 论我国不动产异议登记制度,D923.2
  16. 论动产抵押物的转让,D923
  17. 夫妻共有不动产隐名共有人的权利保护,D923.2
  18. 论我国动产抵押制度的完善,D923
  19. 论我国商事登记立法的统一,D923.99
  20. 论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赔偿责任,D923.2
  21. 公司登记审查研究,D922.291.9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物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