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

作 者: 张鼎良
导 师: 张永桃
学 校: 南京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省直管县体制 改革 贵州省 强县扩权
分类号: F12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2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层级实行“省-市-县-乡”四级制。这种多层级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常常导致行政机构臃肿、行政人员过多、行政成本大、行政效率低,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迅速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减少行政层级,改革市管县体制,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扩大县域权力。在行政管理理论、行政区划理论方面,国外学者、专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对我国的省管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外行政管理的实践为我国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提供了示范作用。我国的省管县体制改革,受到学术界、政府官员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专家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发表学术论文,阐述了市管县存在的弊端、探究了省管县体制。我国政府官员一方面及时出台了关于省管县的基本政策,另一方面在全国22个省级单位实施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这些试点省份,立足自身省情,根据我国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了各具特色的省管县财政政策,扩大了县域权限,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了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独特模式,这些改革实践,为我国进一步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提供了示范作用。我国中部、东部省份,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们的文化素质高,省管县体制改革基本上都在中部、东部省份进行。我国西部地区多山地形,受自然条件限制,交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不快,少数民族多,因此,在中部、东部省份实施省管县改革后的较长时间,西部省份仍然实行的是多层级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科学技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在西部省份实施省管县体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贵州省位于西部,全省大部分是山地,少数民族分布广泛,贵州省实施省管县体制必须立足贵州省省情,借鉴我国实施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经验,制定适宜的政策,通过合理划分省、县的行政权限、明确省、县的财政权限、适当扩大县的规模、实行市、县分治等路径,积极推进。贵州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民族自治机构自治州对于维护各少数民族权利、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挥了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条件下,贵州省必须继续完善自治州体制,等条件成熟以后,逐步实行省管县体制。贵州省的地级市对贵州经济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根据贵州实际情况,重新确立地级市的地位,寻求处理市县的正确关系。贵州省的地区行政公署在贵州的经济发展中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贵州经济发展,尤其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行政公署对县域经济的制约日益明显。因此,实施省直管县后,根据贵州省省情,地区行政公署应仍然作为省的派出机构存在,地区行政公署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必须进行精简,提高行政公署的办事效能。探索贵州省实施省管县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进一步丰富我国省直管县理论;另一方面,为我国西部其他省份实施省管县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5
Abstract  5-10
导论  10-18
  一 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10-12
  二 国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16
  三 研究的难点、重点、基本方法  16-17
  四 创新之处  17-18
第一章 省直管县体制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概述  18-35
  第一节 行政组织改革理论  18-22
    一 扁平化管理原理  18-20
    二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20-21
    三 边际效益理论  21-22
  第二节 行政区与经济区相互关系理论  22-25
    一 行政区与经济区的概念与区别  22-23
    二 行政区经济原理  23-24
    三 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原理  24-25
  第三节 国外现行地方行政层级设置  25-28
    一 国外现行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的概述  25-27
    二 国外现行地方行政层级设置对贵州省行政层级设置的启示  27-28
  第四节 我国省直管县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28-35
    一 湖北实施省直管县模式  28-30
    二 重庆市实施直辖市直管县模式  30-32
    三 浙江省实施省直管县模式  32-34
    四 三省(市)省直管县模式的比较  34-35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层级设置的历史演变  35-55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地方行政层级设置变迁  35-3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行政层级设置状况  38-40
    一 建国初期地方行政层级实行四实二虚六级制  38-39
    二 1954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地方行政层级实行三实一虚制  39-40
    三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方行政层级实行四级制  40
  第三节 我国现行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状况  40-46
    一 我国现行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类型  40-42
    二 我国目前行政区划设置的特点  42-46
  第四节 贵州省行政层级设置的历史演变  46-55
    一 新中国成立前贵州行政层级设置变迁  46-47
    二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地方政府行政层级设置状况  47-52
    三 当前贵州行政层级设置状况  52-55
第三章 贵州省地级行政层级对县域发展的作用  55-94
  第一节 贵州省市管县体制对县域发展的作用  55-79
    一 贵州省市管县体制概述  55-60
    二 市管县体制对贵州省县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60-64
    三 市管县体制对贵州省县域发展的消极影响  64-72
    四 改革贵州省市管县体制的必要性  72-79
  第二节 贵州省自治州体制的政治经济作用  79-86
    一 自治州体制的含义及其类型  79-83
    二 贵州省自治州体制的重要意义  83-84
    三 继续完善贵州省自治州体制  84-86
  第三节 贵州地区行政公署体制对县域发展的作用  86-94
    一 贵州省地区行政公署体制的概况  86-87
    二 地区行政公署体制对贵州省县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87-89
    三 地区行政公署体制对贵州省县域发展的消极影响  89-92
    四 改革与完善贵州省地区行政公署体制  92-94
第四章 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的原因分析  94-131
  第一节 贵州县制和县域经济  94-109
    一 贵州县制的历史变迁  94-96
    二 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96-100
    三 贵州省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100-101
    四 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01-104
    五 大力发展贵州省县域经济  104-109
  第二节 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的必要性  109-118
    一 省直管县有利于减少贵州的行政管理层级、提高省县行政效能  109-112
    二 省直管县有利于促进贵州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112-114
    三 省直管县有利于促进贵州省稳定和发展  114-115
    四 省直管县有利于保障贵州省各族人民充分享受权利  115-117
    五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要求实施省直管县体制  117-118
  第三节 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的可能性  118-131
    一 中央提出的新政策为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提供了政策保障  118-119
    二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贵州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提供了经济保证  119-121
    三 政府职能的转变为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提供了制度保证  121-124
    四 我国实施省直管县的成效为贵州实施省直管县提供了经验  124-127
    五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提供了技术保证  127-131
第五章 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的有效路径  131-158
  第一节 合理划分省县的行政权限  131-134
    一 贵州省划分省县行政权限的法律依据  131-132
    二 省县各级拥有的行政职权范围  132-134
  第二节 明确省县的财政权限  134-139
    一 财税体制改革是省、县政府职权划分得以实现的关键  134-135
    二 完善省对县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135
    三 借鉴现有实施省直管县财政的省处理省、县财政权限的经验  135-139
  第三节 适当扩大县的规模  139-149
    一 我国实施强县扩权的成功实践  140
    二 贵州省县域规模的现状  140-146
    三 贵州省扩县的经验及应该采取的方法  146-149
  第四节 加强省县行政机构改革  149-151
    一 贵州省的省县行政机构设置现状  149-150
    二 建立精简、高效的省县行政机构  150-151
  第五节 完善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151-158
    一 健全、完善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各项制度  152-153
    二 健全、完善村委会的各项制度  153-154
    三 认真落实自治组织的选举制度和监督制度  154-156
    四 推行乡镇自治、实现乡镇社会转型  156-158
第六章 贵州省实施省直管县体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158-168
  第一节 实行市(地级)县分治  158-159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县级行政权力约束机制  159-160
  第三节 建立适合县域发展的县级财政体制  160-168
结束语  168-170
参考文献  170-180
致谢  180-181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3.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G633.3
  4.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5.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G632.3
  6.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7.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9. 南京市浦口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F326.2
  10. 广东2010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对农村高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的反拨效应,G634.41
  11.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G632.3
  12. 云南省开展电矿结合研究,F426.61
  13. 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14. 南京市街道办事处改革趋势研究,D630
  15. 基于衔接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G633.3
  16. 南京市药房托管运行问题研究,R95
  17. 地方政府治理进程中的警务机制改革研究,D631.1
  18.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G521
  19. 后农业税时代我国乡镇机构改革路径探析,D630
  20.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职能研究,G647
  21. 陕西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G647.4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