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浙南红树林引种造林的效益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 者: 余海滨
导 师: 陈少波;仇建标;王春琳
学 校: 宁波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红树林 浙南 引种造林 效益 建议
分类号: F32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极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它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岸潮间带,具有无可替代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随着人类活动对于海岸带影响的加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范围的红树林面积大幅缩减。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客观需要,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被提上日程。浙江省乐清湾西门岛是我国红树林人工引种红树林之北界,20世纪50年代以来,浙南地区进行了多次人工引种红树林的尝试并取得成功。但此后由于滩涂开发等人为活动的破坏,这些红树林却被破坏殆尽。本文以浙南红树林引种造林的效益分析和策略建议为研究目标,首先回顾、总结了浙南红树林引种造林实践的经验,并对目前温州市的红树林引种试验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证明秋茄在温州永兴引种试验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具备大规模引种造林的潜力。继之以乐清湾西门岛红树林引种造林工程为例,对浙南红树林引种造林综合效益进行了预测与分析。文章在对当地台风灾害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确定了适宜的效益分析指标和分析方法,对西门岛红树林引种造林工程2020年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三种情景预测,结果表明至2020年,西门岛红树林引种造林工程每年至少能为当地带来286万元的综合效益,主要来自防风消浪和促淤造陆等生态效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浙南红树林引种造林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引种造林既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认识局限、技术水平不足、缺乏短期直接经济效益、滩涂用地矛盾和人为干扰等方面的制约和威胁。最后,针对浙南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加强半红树植物、构建宜林地标准、施行全过程监控、合理规划营林空间、探索生态与经济双赢模式和提升公众认知与参与度等方面的策略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6
  研究背景  10-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2
  目的与意义  12-13
  方法与思路  13-16
1.红树林的特性、价值与分布  16-22
  1.1 红树林的特性  16-18
    1.1.1 红树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  16-17
    1.1.2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性  17-18
  1.2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价值  18-20
    1.2.1 生态价值  18-19
    1.2.2 社会价值  19
    1.2.3 经济价值  19-20
  1.3 红树林的分布  20-22
    1.3.1 全球分布  20-21
    1.3.2 国内分布  21-22
2 浙南沿海红树林引种造林实践  22-25
  2.1 研究区人地系统特征  22-23
    2.1.1 自然特征  22
    2.1.2 社会特征  22-23
  2.2 引种造林历史与现状  23-25
    2.2.1 引种造林历史  23-24
    2.2.2 现有种类及分布  24-25
3 西门岛红树林引种造林效益分析  25-45
  3.1 西门岛本底条件与引种历史  25-29
    3.1.1 自然本底  25-26
    3.1.2 社会本底  26-27
    3.1.3 引种历史  27-29
  3.2 西门岛台风灾害风险分析  29-32
    3.2.1 台风频率增大  29-30
    3.2.2 灾害损失加剧  30-32
  3.3 引种造林情景设计  32-33
    3.3.1 低水平情景  32
    3.3.2 现状水平情景  32-33
    3.3.3 高水平情景  33
  3.4 引种造林效益分析  33-45
    3.4.1 分析方法  33-34
    3.4.2 分析指标  34-39
    3.4.3 分析结果与讨论  39-45
4 浙南沿海红树林引种造林的优劣机威分析  45-53
  4.1 优势分析  45-46
    4.1.1 历史分布的依据  45
    4.1.2 气候与立地条件  45-46
  4.2 劣势分析  46-49
    4.2.1 造林认识局限  46-47
    4.2.2 技术水平不足  47-48
    4.2.3 短期直接经济效益缺乏  48-49
  4.3 机会分析  49-51
    4.3.1 社会关注度提升  49-50
    4.3.2 海岸带生态需求  50-51
  4.4 威胁分析  51-53
    4.4.1 滩涂经济开发挤占造林用地  51
    4.4.2 人类活动的干扰效应  51-53
5 浙南沿海红树林引种造林的策略建议  53-59
  5.1 增加半红树树种  53-54
  5.2 构建宜林地标准  54-55
  5.3 施行全过程监控  55-56
  5.4 合理规划营林空间  56-57
  5.5 探索生态与经济双赢模式  57
  5.6 提升公众认知和参与度  57-59
6 结语  59-61
  6.1 研究结论  59
  6.2 研究特色  59-60
  6.3 不足与展望  60-61
7 参考文献  61-63
8 在学研究成果  63-64
致谢  64

相似论文

  1. 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侵权行为研究,G812
  2.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3. 浙江省笼式足球运动开展现状与推广研究,G843
  4. 基于DEA的某高校教育投资效益评价研究,G647.5
  5. 磷肥副产氟硅酸钠含氯废水的回收利用研究,X786
  6. 宜兴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X592
  7.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8. 邯郸市构建服务型政府问题研究,D630
  9.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G719.2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现状下财政投入紧张的研究,G647.5
  11.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12.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S157
  13. 有机与常规蔬菜农场的比较研究,S63
  14. 苏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412.6
  15. 吉林市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及对策研究,F249.26
  16. 浙南山区山羊亲本引进和饲养技术改进研究,S827
  17. 南京市药房托管运行问题研究,R95
  18.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及执行情况研究,D412.6
  19. 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631.42
  20. 普通高校教育信息化问题分析及政策研究,G434
  21. 沪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比较研究,G633.3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部门经济 > 林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