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象学视角下的成都平原林盘价值研究

作 者: 杨显平
导 师: 舒波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林盘 现象学 空间特征 场所体验 林盘价值
分类号: TU-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城乡统筹、居所归属感的流失、人居环境的恶化等当前时代背景下,成都平原的林盘及林盘聚落势必会受到冲击,如何在跟随时代脚步的同时继续保留和延续林盘场所价值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本论文借用现象学视角对成都平原林盘价值进行研究,在充分了解了现象学相关理论的前提下,结合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对林盘场所价值进行了构建,将林盘场所价值分为“存在空间”、“建筑空间”与“场所体验”三个部分。“存在空间”:该部分对影响林盘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涉及到文化、经济、政治、自然环境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等;“建筑空间”:从林盘聚落,林盘以及林盘与地形、水系、道路、场镇、公共建筑的关系等层面探讨了林盘场所空间的结构特征;“场所体验”:在对林盘形成的内因、林盘的空间结构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的感知体验,将林盘场所空间的结构特征归纳为尺度与节奏、传承与适应、节能与循环、质感与塑造、时间与生长等,这些也正是林盘场所的价值所在。最后,通过对林盘场所价值的“还原”,从林盘分布模式的选择,传统空间形式的传承、地方性材料的利用及林盘宅院的自然生长等角度,探讨了林盘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设计策略,以期能使林盘的场所价值得到保护和延续。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1章 绪论  11-28
  1.1 研究背景  11-15
    1.1.1 城乡统筹  11-12
    1.1.2 居所归属感的流失  12-14
    1.1.3 人居环境的恶化  14-15
  1.2 林盘研究现状  15-21
    1.2.1 传统建筑研究概况  15-18
    1.2.2 林盘研究现状  18-21
  1.3 相关概念的解释与限定  21-23
    1.3.1 林盘  21
    1.3.2 成都平原  21-22
    1.3.3 定位与认同  22-23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23-26
    1.4.1 研究内容  23-24
    1.4.2 研究框架  24-26
  1.5 研究方法  26-27
  1.6 研究的意义  27-28
第2章 现象学视角下林盘价值的构建  28-44
  2.1 与本论题相关的现象学思想  28-32
    2.1.1 胡塞尔:现象学原理  28-29
    2.1.2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29-30
    2.1.3 梅洛庞帝:知觉与体验  30-32
  2.2 现象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联  32-35
    2.2.1 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32-34
    2.2.2 现象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联  34-35
  2.3 建筑现象学的基本理论  35-40
    2.3.1 诺伯格舒尔茨:场所与场所精神  36-38
    2.3.2 斯蒂文霍尔:锚固与知觉  38-40
  2.4 现象学视角下林盘价值的构建  40-44
    2.4.1 本论题林盘价值的限定  40-41
    2.4.2 林盘之"存在空间"  41
    2.4.3 林盘之"建筑空间"  41-42
    2.4.4 林盘之"场所体验"  42-44
第3章 林盘之"存在空间"  44-58
  3.1 影响林盘形成的自然环境因素  44-48
    3.1.1 地形地貌  45
    3.1.2 地理气候  45-47
    3.1.3 地方性材料  47-48
  3.2 影响林盘形成的非物质因素  48-56
    3.2.1 移民政策  49-51
    3.2.2 经济模式与耕作方式  51-52
    3.2.3 蜀文化  52-54
    3.2.4 宗教  54-56
  3.3 都江堰水利工程对林盘形成的影响  56-58
第4章 林盘之"建筑空间"  58-75
  4.1 林盘的基本特征  58-61
    4.1.1 林盘的分布  59-60
    4.1.2 林盘的类型  60-61
  4.2 林盘与林盘聚落空间形成的物质体验  61-66
    4.2.1 林盘空间形成的物质体验  62-63
    4.2.2 林盘聚落空间形成的物质体验  63-66
  4.3 林盘与其外部空间形成的物质体验  66-71
    4.3.1 林盘与地形  67-68
    4.3.2 林盘与水系  68-69
    4.3.3 林盘与道路  69-70
    4.3.4 林盘与场镇  70-71
  4.4 林盘建筑的基本形式  71-75
第5章 林盘之"场所体验"  75-100
  5.1 场所与场所体验  75-79
    5.1.1 场所  75-76
    5.1.2 场所体验  76-79
  5.2 林盘场所精神的基本特征  79-84
    5.2.1 林盘聚居群体的集体无意识  79-81
    5.2.2 林盘居民的行为模式  81-82
    5.2.3 林盘居民的定位感  82-83
    5.2.4 林盘居民的认同感  83-84
  5.3 林盘总体的感知与体验  84-95
    5.3.1 尺度与节奏  85-88
    5.3.2 传承与适应  88-90
    5.3.3 节能与循环  90-92
    5.3.4 质感与塑造  92-94
    5.3.5 时间与生长  94-95
  5.4 调研——作为感知主体的林盘居民体验  95-100
    5.4.1 调研目的  96
    5.4.2 调研内容  96-98
    5.4.3 调研结论  98-100
第6章 林盘场所价值的"还原"  100-119
  6.1 林盘家园的普遍意义及价值  100-104
    6.1.1 生态价值  100-102
    6.1.2 文化价值  102
    6.1.3 美学价值  102-104
  6.2 林盘场所价值的"还原"  104-119
    6.2.1 关于"还原"  104
    6.2.2 林盘的分布模式  104-108
    6.2.3 林盘对于传统空间模式的传承  108-114
    6.2.4 林盘当地材料及其技术的应用  114-117
    6.2.5 林盘宅院的自然生长  117-119
结语:场所价值融于形式  119-121
致谢  121-122
参考文献  122-126
附表  126-13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30

相似论文

  1.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2. 亲密关系中的正向信念,B844.3
  3. 对胡塞尔《逻辑研究》的当代解读,B81
  4. 基于地形学视角的思南新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5. 体验+图解,TU201
  6. 从现象学教育学视角论英语教师个人实践知识,H319
  7. 论梅洛—庞蒂的知觉概念,B08
  8. 技术的“雅努斯”—斯蒂格勒的技术现象学初探,B516.54
  9. 哈特:一个站在局内的局外人,D90
  10. 太极拳锻炼的口述历史研究,G852.11
  11. 基于场所精神的长沙城市广场景观调查与分析,TU984.18
  12. 天津原英租界区形态演变与空间解析,TU984.113
  13. 神经元编码的峰放电起始动态机制研究,R741
  14. 符号:在场的意识,B089
  15. 意义理论及其当代走向研究,B08
  16. 基于时空特征的福建省滨海地区旅游客源市场研究,F224
  17. Lorentz空间的相关讨论,O174.2
  18. 长沙太平街建筑空间环境研究,TU-024
  19. 生活世界与感性世界,B089
  20. 音乐现象学导论,J60-05
  21. 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研究,G40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