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荜澄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作 者: 于双慧
导 师: 毕开顺;陈晓辉
学 校: 沈阳药科大学
专 业: 药物分析学
关键词: 荜澄茄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脂肪酸 挥发油 柠檬醛 指纹图谱
分类号: R2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4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荜澄茄,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和小便浑浊等病症。本研究对不同产地荜澄茄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采用GC-MS法对荜澄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36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0%。采用GC-MS法和已知物对照法对荜澄茄脂肪酸类进行分析,共分离出14个脂肪酸组分,确定了其中的11种成分,占脂肪油总量的82.9%,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55.9%。在所鉴定的脂肪酸成分中,亚油酸含量最高(13.5%),其次是香叶酸(13.1%)。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荜澄茄中6-甲基-5-庚烯-2-酮、柠檬烯、芳樟醇和柠檬醛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SE-54石英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程序升温,进样分流比为1∶1,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荜澄茄挥发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 h,提取6 h。6-甲基-5-庚烯-2-酮、柠檬烯、芳樟醇和柠檬醛分别在0.03004~1.502 mg·mL-1(r=0.9999),0.01788~0.894 mg·mL-1(r=0.9997),0.01618~0.809 mg·mL-1(r=0.999 7)和0.07924~3.962 m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101.5%(RSD=2.1%),96.9%(RSD=3.0%),99.6%(RSD=3.6%)和98.6%(RSD=4.3%)。结果表明,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为荜澄茄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建立了同时测定荜澄茄中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DB-17石英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程序升温,进样分流比为10∶1。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荜澄茄脂肪酸衍生化工艺进行了优化,脂肪酸的最佳衍生化条件为:加入0.5%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加热回流45 min,再加入2 mL三氟化硼-乙醚溶液反应5 min。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分别在0.04000~0.4000 mg·mL-1(r=0.9995),0.06672~0.5838 mg·mL-1(r=0.9999)和0.0994~0.869mg·mL-1(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RSD=1.7%),100.4%(RSD=2.9%)和97.2%(RSD=0.7%)。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方法重复性好,为荜澄茄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保证。本研究建立了荜澄茄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采用DB-Wax石英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程序升温,进样分流比为10∶1。对14批荜澄茄进行色谱指纹图谱分析。将药材指纹图谱所得数据进行聚类分析,14批药材分成2类。选取第一类12批药材建立共有模式,分别以欧式距离、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为测度计算各样品与共有模式间的相似度。分析结果,三种方法相似度均在0.90以上为推荐品,其余为一般品。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为更全面评价荜澄茄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9-11
ABSTRACT  11-14
第一章 前言  14-17
  1.1 荜澄茄研究概况  14-16
  1.2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6-17
第二章 荜澄茄挥发油化学成分提取与测定  17-32
  2.1 挥发油提取工艺  17-26
  2.2 荜澄茄挥发油中4种化学成分的同时含量测定  26-32
第三章 荜澄茄脂肪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32-43
  3.1 荜澄茄脂肪酸类化学成分分析  32-34
  3.2 脂肪酸衍生化工艺建立  34-38
  3.3 荜澄茄脂肪酸中3种成分的同时含量测定  38-43
第四章 荜澄茄挥发油指纹图谱研究  43-60
  4.1 样品收集及预处理  43-44
  4.2 荜澄茄挥发油指纹图谱测定  44-60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60-62
参考文献  62-64
附录  64-74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4-75
致谢  75

相似论文

  1.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R542.22
  2. 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TQ414.8
  3. 侧柏叶化学成分提取及活性功能研究,R284
  4. 消癌平制剂及其绿原酸单体的药动学研究与质量控制,R285
  5.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6. 杭白菊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研究,TS264.3
  7. 鸡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及基因时空表达的研究,S831
  8.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9. 江苏省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及水稻抗瘟基因鉴定,S435.111.41
  10.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S476.1
  11. 不同海拔地区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油分、脂肪酸积累差异分析,S565.4
  12. 两个与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鉴定及七个与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562
  13.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S154.3
  14. 枇杷止咳颗粒质量标准的修订及指纹图谱研究,R286.0
  15. 白术挥发油的提取、氧化分解及抗肿瘤研究,R285
  16. 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根颈膜脂脂肪酸含量的影响,S541.9
  17. 甘蓝型油菜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S565.4
  18.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S154.3
  19. 14个茶树新品种在杭州的适应性及EST-SSR分子指纹图谱建立,S571.1
  20. 双黄连粉针剂和口服液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体外代谢初步探讨,R286
  21. 青钱柳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FAS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