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前列腺癌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及病理分期预测的研究

作 者: 朱虹
导 师: 傅深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肿瘤学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放射疗法 放疗技术 剂量学 前列腺肿瘤 Partin tables 病理分期 试验预测值 前列腺癌 PSA PSAD fPSA fPSA/tPSA Gleason评分
分类号: R737.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治疗前列腺癌剂量学研究目的:比较前列腺癌(含盆腔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中同步加量束流调强放射治疗(SMA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放疗(CRT)三种技术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例T2-3N0M0期前列腺癌患者,对每例均分别制作3组计划。给予95% PTV1(前列腺和精囊)70Gy的处方剂量,95% PTV2(盆腔淋巴引流区)50Gy的处方剂量。用等剂量分布曲线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治疗计划,评价参数包括靶区V95%,Dmax、Dmin、Dmean、适形指数(CI)、剂量不均匀性指数(HI)及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结果:靶区适形性SMART优于3D-CRT,3D-CRT优于常规组(P<0.05),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PTV1的3D-CRT和SMART较常规组为差,PTV2的SMART优于3D-CRT,3D-CRT优于常规组(P<0.05)。SMART对于直肠和股骨头的保护优于3D-CRT,3D-CRT优于常规(P<0.05)。对于膀胱的保护SMART优于3D-CRT和常规(P<0.05),3D-CRT和常规相比较优势不明显。对于小肠和结肠三种方式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靶区和正常组织,SMART优于3D-CRT,3D-CRT优于常规组。SMART对于含淋巴引流区的放疗具有放射物理的优势,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前列腺癌病理分期预测的研究2.1 Partin tables与Roach公式预测国人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准确性的比较目的:比较1997版、2007版Partin tables及Roach公式三种方式对国人前列腺癌患者病理特征预测的准确性。方法: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间,116例患者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腺癌,具备术前PSA,临床分期,穿刺Gleason评分,并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分为器官局限(OC),包膜外侵犯(EPE),精囊侵犯(SVI)或淋巴结转移(LNI)。其中93例患者符合2007版Partin tables预测入选标准,113例符合1997版Partin tables预测入选标准(Roach公式同其)。每例患者中分别应用两版Partin tables查出并利用Roach公式计算出术后病理分期的可能性,并通过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法比较三种方式预测病理分期的准确性。结果:应用1997版Partin tables预测器官局限,包膜外侵犯,精囊侵犯或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4、0.605、0.716、0.808,而2007版分别为0.786、0.613、0.666和0.811; Roach公式预测包膜外侵犯,精囊侵犯或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495、0.712、0.754。结论:本研究中三种预测方式综合比较,1997版Partin tables对前列腺癌病理特征预测的准确性最佳。2.2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SA系列及Gleason评分在前列腺癌分期中的预测目的:探讨血清PSA系列及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对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治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腺癌92例患者资料,具备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fPSA)、fPSA/t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及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比较器官局限和包膜外侵犯组以上指标差异,通过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各指标的预测价值,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器官局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包膜外侵犯组PSAD、tPSA、fPSA/tPSA和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值高于器官局限组(P<0.05); ROC曲线对器官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单因素预测比较,仅PSAD、tPSA预测价值较好(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7,P<0.05);多因素分析中仅PSAD、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为器官局限最主要影响因素(P<0.05),AUC可达0.8(P=0.000)。结论:PSAD比tPSA对病理分期显示了更好预测价值,病理分期预测模型可考虑以PSAD替代tPSA,结合其它因素,有望提高预测准确度。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1
第一部分 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治疗前列腺癌剂量学研究  11-34
  引言  11-14
  材料与方法  14-19
  实验结果  19-24
  讨论  24-29
  结论  29-30
  参考文献  30-34
第二部分 前列腺癌病理分期预测的研究  34-54
  引言  34
  2.1 Partin tables 与Roach 公式预测国人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准确性的比较  34-45
    材料与方法  35-36
    结果  36-40
    讨论  40-43
    结论  43
    参考文献  43-45
  2.2 应用ROC 曲线分析血清PSA 系列及Gleason 评分在前列腺癌分期中的预测  45-54
    材料与方法  46-47
    结果  47-49
    讨论  49-51
    结论  51-52
    参考文献  52-54
综述: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进展  54-67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67-68
缩略词表  68-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沙利度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965
  2. MRS联合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R737.25
  3. P504S和B7-H3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和意义的探讨,R737.25
  4. PI3K和P5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25
  5. 大豆异黄酮摄入与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R737.25
  6.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737.25
  7. Sp1基因沉默对前列腺癌细胞CD59表达调控的作用研究,R737.25
  8. 白花丹素联合多西他赛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其机制研究,R737.25
  9. MACC1对前列腺癌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R737.25
  10. siRNA沉默类肝素酶基因的表达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恶性生物行为学的影响,R737.25
  11. 3.0T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R737.25
  12. 脂氧素A4通过阻断巨噬细胞的激活抑制前列腺癌细胞,R737.25
  13.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导向活检对前列腺癌检出率的研究,R445.1
  14. 新型生物传感技术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检测,Q52
  15. PSA镀锡液中锡离子的转化及对镀层耐蚀性影响的研究,TQ153
  16. 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R737.25
  17. HIV-1 Nef蛋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及其分子机制初探,R737.25
  18.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引流规律及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R735.1
  19. Axin、β-caten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737.25
  20. TGF-β1和Smad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25
  21. 上皮钙粘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737.2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泌尿生殖器肿瘤 > 男性生殖器肿瘤 > 前列腺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