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提高锌电解过程的电流效率的系统研究

作 者: 许克昌
导 师: 刘龙玉;蒋祉刚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材料冶金
关键词:  冶金 湿法炼锌 电流效率
分类号: TF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7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湿法炼由焙烧、烟气制酸、浸出、净液、电积、熔铸等主要工序组成。20世纪80年代后,湿法炼锌的产量已占世界总锌产量的80%以上。采用焙烧一浸出一电积工艺生产的锌占世界锌总产量的80%以上,但湿法炼锌的电耗高则是该法的一大缺陷。从硫化锌精矿经焙烧、浸出直至获得电锌的总能耗大约为50×109J/(t·Zn).其中电积工序的能耗大约占80%左右,降低锌电积工序的能耗是湿法炼锌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进行锌电积动力学分析,电极过程是在与平衡电位不同的电位下,在电极表面随时间而发生的各种变化的综合过程,影响锌电积的主要环节是电化学反应本身,其次通过热力学分析,锌电积原理:经过净化后的ZnSO4水溶液,以Pb-Ag合金作阳极,纯铝压延板作阴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溶液中带正电荷的Zn2+在阴极上放电析出锌,水分子发生电离以产生新的OH-离子,OH-离子在阳极上放电产生O2。通过对现行电解系统的各种条件的检测,导致电流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1)镁离子浓度;(2)F、Cl含量;(3)电解液中的硫酸含量;(4)槽面管理;(5)三系统阴极锌粘带阳极泥情况;(6)剥阴极锌片的过程中;(7)阴极锌片出槽情况;(8)装槽后情况;(9)阴极极板。本文主要是对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一个中型企业,生产电解锌的过程进行了严格的考查,针对如何提高电流效率作了详细的研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试验。采用如下改进试验方案:(1)控制镁离子浓度。(2)采取除F、Cl的措施。(3)撤换极板。(4)强化管理。最后,通过此工艺流程,即控制镁离子浓度25g/L以下,氟控制在80mg/L以内,氯控制160mg/L以内,得到了电流效率为85%以上的好效果。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10
第一章 绪论  10-22
  1.1、湿法炼的发展历程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10-18
    1.1.1 我国湿法炼锌发展概述  10-16
      1.1.1.1 我国湿法炼锌工艺及设备的进展  11-16
        1.1.1.1.1 湿法炼锌工艺的进展  11-15
        1.1.1.1.2 湿法炼锌设备的发展  15-16
    1.1.2 国外湿法炼锌发展概述  16-18
      1.1.2.1 国外湿法炼锌工艺及设备的进展  17-18
        1.1.2.1.1 国外湿法炼锌工艺的进展  17-18
  1.2 提高电流效率在湿法炼锌工艺中的重要作用及已经形成的技术积累  18-20
    1.2.1 提高电流效率在湿法炼锌工艺中的重要作用  18
    1.2.2 提高电流效率在湿法炼锌工艺中已经形成的技术积累  18-20
      1.2.2.1 提高电解液的纯度  18
      1.2.2.2 降低系统有机物的含量  18-19
      1.2.2.3 增加阴极板的有效面积  19
      1.2.2.4 控制好电解液的酸度  19
      1.2.2.5 缩小极距。增加极板  19
      1.2.2.6 降低电流密度  19
      1.2.2.7 缩短阳极清理周期  19-20
      1.2.2.8 添加剂的使用  20
  1.3 罗平锌电公司电锌厂的现状及项目提出的背景  20-22
第二章 试验的理论基础和支撑条件  22-35
  2.1 动力学分析  22-25
    2.1.1 电化学动力学  22-23
    2.1.2 扩散动力学  23-25
  2.2 热力学分析  25-27
    2.2.1 法拉第电解定律  25-26
    2.2.2 能斯特公式  26-27
  2.3 锌电解阳极过程  27-28
    2.3.1 铅阳极的溶解与保护  27
    2.3.2 氧在阳极上析出的超电压  27-28
    2.3.3 其它阳极反应  28
  2.4 锌电解阴极过程  28-31
  2.5 电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31-35
    2.5.1 电流效率  31
    2.5.2 槽电压  31-32
    2.5.3 杂质在电积过程中的行为及电积锌质量控制  32-35
      2.5.3.1 在阴极上放电的杂质离子  32-33
        2.5.3.1.1 铅、镉、锡、铋等金属离子  32
        2.5.3.1.2 钴、镍、铜等金属离子  32
        2.5.3.1.3 锗、砷、锑等杂质元素  32-33
      2.5.3.2 在阳极上放电的杂质离子  33
      2.5.3.3 在阳极和阴极不放电析出的杂质元素  33-35
第三章 提高锌电解电流效率的系统工程研究  35-62
  3.1 工业生产实践中技术、装备及管理现状调查  35-45
    3.1.1 技术指标的控制  35-41
      3.1.1.1 电压、电流、极距  35
      3.1.1.2 电解液的成份及温度的控制  35-39
      3.1.1.3 敏感及特殊杂质元素的控制情况:  39-41
    3.1.2 输电汇流排、导电铜夹运行情况  41-42
      3.1.2.1 输电汇流排的运行情况  41
      3.1.2.2 导电铜夹的运行情况  41-42
    3.1.3 现场管理  42-44
      3.1.3.1 阴阳极回收  42
      3.1.3.2 槽面管理  42
      3.1.3.3 现行电解电流效率的查定  42-44
    3.1.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试验方案  44-45
  3.2 技术改进的试验内容及结果  45-55
    3.2.1 深度净化  45-52
      3.2.1.1 控制镁离子浓度  45-51
      3.2.1.2 控制氟、氯积累  51-52
      3.2.1.3 提高电解液的纯度  52
    3.2.2 引入先进的电解制度  52-53
      3.2.2.1 合理使用添加剂  52-53
      3.2.2.2 强化电解液循环  53
      3.2.2.3 降低系统有机物的含量  53
    3.2.3 降低总电阻  53-55
      3.2.3.1 降低电积液电阻  53-54
      3.2.3.2 降低电流密度  54
      3.2.3.3 缩小极距,增加极板  54-55
      3.2.3.4 降低电流密度  55
  3.3 装备改进  55-59
    3.3.1 采用节能阳极  55-56
    3.3.2 极板修复及更换  56-57
    3.3.3 冷却塔改造  57
    3.3.4 变压器增容和整流器改造  57-58
    3.3.5 阳极母带改造  58
    3.3.6 改进阴、阳极的联接方式  58
    3.3.7 降低极板及接触点电阻  58-59
    3.3.8 降低阳极泥电阻  59
  3.4 生产现场管理改进  59-60
    3.4.1 缩短阳极清理周期  59-60
    3.4.2 加强槽面管理  60
    3.4.3 加强查导电  60
    3.4.4 改进掏槽横电方式  60
  3.5 系统改进后达到的结果  60-62
第四章 问题讨论  62-63
第五章 结论  63-64
参考文献  64-66
致谢  66-6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7

相似论文

  1. Reline室温离子液体中锌钴和锌镍合金的电沉积研究,TQ153.1
  2. 基于气体还原法的钢丝镀锌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研究,TQ153.15
  3. 四川宁南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618.4
  4. 广东凡口铅锌矿矿田构造及地球化学特征,P618.4
  5. 褐煤制备冶金还原气的研究,TD849.2
  6. 原位合成莫来石晶须韧化微波冶金用刚玉—莫来石耐火材料的研究,TQ175.6
  7. 高铜高锌日粮对仔猪的生产性能、代谢及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S828.5
  8. 用于铜、锌或铁离子检测的新型荧光探针分子合成及性能研究,O621.3
  9. 稀土改性环氧片锌涂料耐硫酸盐还原菌性能研究,TQ630.1
  10. 从硫化锌加压酸浸渣中提取硫磺的工艺研究,X751
  11. 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喷施对芝麻品质影响研究,S565.3
  12. 铜、锌不同施用方式和AM真菌与施磷量对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S567.53
  13. 铜、锌、硒对药用菊花产量和药效成分的影响,S567.239
  14. 五个棉花逆境相关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S562
  15. 添加高剂量铜和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酶活性的影响,S828.5
  16. 微晶蒽固相萃取与光谱法联用分离富集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X832
  17.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锌-α2-糖蛋白水平变化及与营养不良的关系分析,R692.5
  18. 锌对体外培养胎鼠腭突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R782.2
  19. 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QHSE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X936;X322
  20. 无机及无机—有机杂化Zn类催化剂及其催化L-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制备L-聚乳酸的应用研究,O631.3
  21. 有机锌试剂与α,α-二卤代酮的反应研究及与卤代酮的环氧化研究,O621.2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冶金工业 > 有色金属冶炼 > 重金属冶炼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