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作 者: 朱丹果
导 师: 周一平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利益协调 生态补偿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X3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64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态系统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提供着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人类为谋求经济快速发展,不顾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影响到生态系统自身的再生能力和生态的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方面的形势愈加严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成为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究其内因就是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制度缺位,这种状况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环境保护者与受益者、生态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分配不公,环境利益不均衡,不符合环境正义与公平,也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扭曲,不仅使我国生态保护面临困境,也影响地区间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要解决此类问题,途径之一就是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尽管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拥有二十多年生态补偿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生态状况的改善,但到目前为止,由于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存在偏差及生态补偿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生态补偿定义及如何系统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尚未明晰化,已有的重复性研究已难以满足当前生态形势需要。事实证明,在社会发展中,我们不仅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还应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以恢复其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受益者对生态建设中的利益损失者进行补偿这也符合环境公平和环境正义原则。目前尽快建立并完善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研究基础、实践基础,同时也符合政治善治的社会治理要求。本文首先从科学界定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入手,阐述了支撑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并指明了其属性和价值,理性的梳理了生态补偿的类型;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实施现状的清理,洞察出目前生态补偿机制还存在诸如概念不清、法律制度严重缺失、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手段匮乏、相关理论、技术存在盲区、环境观念淡漠等问题,最后针对性地集中从加强立法,规范补偿行为,拓宽融资渠道,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方面提出构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前言  8-13
  背景及意义  8-9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13
1 生态补偿概述  13-21
  1.1 生态补偿概念的界定  13-15
  1.2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15-19
    1.2.1 现代生态学理论  16
    1.2.2 外部性理论  16-17
    1.2.3 自然观理论  17-18
    1.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8-19
  1.3 生态补偿机制的属性及其法律价值  19-21
2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性分类  21-24
  2.1 根据补偿主体进行分类  21
  2.2 根据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  21-24
    2.2.1 区域补偿类  22
    2.2.2 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补偿  22
    2.2.3 流域生态补偿类  22-23
    2.2.4 生态要素补偿类  23-24
3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考察  24-33
  3.1 生态补偿机制立法考察  24-26
  3.2 生态补偿机制实践考察  26-29
    3.2.1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历程  26-27
    3.2.2 我国生态补偿相关政策分类及其特点  27-29
  3.3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29-33
    3.3.1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缺失  29-30
    3.3.2 补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手段匮乏  30-31
    3.3.3 地方实践存在理论和技术盲区与障碍  31
    3.3.4 观念落后,环境意识淡漠  31-33
4 国外生态补偿的考察和借鉴  33-38
  4.1 国外研究现状  33-34
  4.2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考察  34-36
    4.2.1 农业生态补偿  34-35
    4.2.2 流域生态补偿  35
    4.2.3 社区参与生态补偿  35-36
    4.2.4 其他方面的生态补偿  36
  4.3 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的启示  36-38
    4.3.1 政策法律框架下的项目运作是实现补偿的主要方式  36-37
    4.3.2 政府和市场各有其适用条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37
    4.3.3 生态补偿的成功实施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  37
    4.3.4 公共支付体系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37-38
5 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的思考  38-51
  5.1 划定科学的生态补偿优先领域  38-39
  5.2 以立法形式规范生态补偿行为  39-40
  5.3 完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融资渠道  40-47
    5.3.1 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40-43
    5.3.2 环境税费制度  43-46
    5.3.3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  46-47
  5.4 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47-49
    5.4.1 公共支付  48
    5.4.2 一对一交易  48
    5.4.3 市场贸易  48-49
    5.4.4 生态标记  49
  5.5 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难点和展望  49-51
结语  51-52
致谢  52-53
参考文献  53-56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6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人为季节性河流水量恢复的生态补偿研究,X143
  3.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4.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5.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6.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7. 基于GIS的保山市土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X826
  8.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9.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10. 基于GIS和模型的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研究,S-0
  11.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12. 论差别生态责任,D922.68
  13.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化,X321
  14.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5.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16. 试论利益协调对城市社区人归属感的促进,D669.3
  17. 论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可持续发展,G641
  18.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研究,G841-4
  19. 西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G852.9
  20. 化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哲学思考,X820.3
  21. 生态消费的哲学思考,X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