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共同侵权行为及其责任分担的再思考

作 者: 张香楠
导 师: 於向平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共同侵权行为 本质 类型 责任分担
分类号: D9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4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共同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是相对于单独侵权行为而言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其特殊之处在于其“共同”性。单独侵权行为是一人单独实施的侵权行为,是一种最简单、最普通的侵权行为;而共同侵权行为是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人和人之间的分工协作越来越多,也造成了共同侵权行为发生频率的增多。我国《民法通则》第130条对共同侵权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也涉及到了教唆、帮助人的连带责任问题,但是没有对共同侵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做出明确的规定。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试图对共同侵权责任进行官方界定,这一努力对于适当扩大共同赔偿义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范围和平衡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具有重要进步意义,但其使用数个加害行为“直接结合”或“间接结合”作为区别多数加害人连带责任与按份责任的依据,又带来了解释上的新问题。这里的“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究竟是何意思?对于共同侵权的本质问题历来有“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等主要观点,我国立法对此问题将做出怎样规定?过去对于共同侵权的研究侧重于行为方面,以共同侵权行为为基本出发点,以连带责任为最终归属,但笔者看来,讨论共同侵权行为诚然重要,但问题的核心应当是赔偿义务人的责任问题或者说赔偿权利人的权利问题,也就是共同侵权责任问题,它是共同侵权行为发生并按照共同侵权责任构成要求符合构成要件后所应当由承担责任的当事人承担行为的后果。共同侵权责任所关注的不是行为的表现,而是行为的后果,它的存在可以落实共同侵权行为人之间责任的分配和归属,实现法律的补偿和制裁功能,对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维持社会秩序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全面讨论数个赔偿义务人对同一损害后果承担包括连带责任、按份责任和补充责任在内的多种形式的赔偿责任将有助于设计出更合理的制度来解决相关的实践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对其理解不应局限在狭义的层面上,因此广义的共同侵权行为除应包括法定的共同侵权行为外,还应包括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以及新近出现的团伙行为。这几种特殊的侵权行为的责任又应如何承担?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不仅可以使共同侵权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同时还能够帮助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本文将从另一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全面讨论。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引言  9-10
第一章 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特征的确定  10-22
  一、共同侵权行为的含义  10-12
  二、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  12-22
    (一) 主观说  12-16
    (二) 客观说  16-17
    (三) 折中说  17-18
    (四) 我国的立法选择  18-22
第二章 共同侵权责任的类型  22-30
  一、连带责任  22-25
    (一) 连带责任的含义  22
    (二) 连带责任的外部关系  22-23
    (三) 连带责任的内部关系  23-24
    (四) 各国对连带责任的规定  24-25
  二、按份责任  25-26
    (一) 按份责任的含义及要件  25
    (二) 作为共同侵权责任形式的按份责任  25-26
  三、补充责任  26-27
    (一) 补充责任的含义  26
    (二) 补充责任的责任分担  26-27
  四、不真正连带责任  27-30
    (一)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界定  27-28
    (二) 不真正连带责任可否成为共同侵权责任形式之一  28-30
第三章 我国共同侵权行为的主要形态及其各自的责任分担  30-48
  一、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之责任  30-32
    (一) 简单的共同侵权行为  30-31
    (二) 教唆行为  31-32
    (三) 帮助行为  32
  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之责任  32-37
    (一)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造成他人之不同的损害  33
    (二)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造成他人之同一损害  33-37
  三、共同危险行为之责任  37-42
    (一) 共同危险行为的含义及构成要件  38-40
    (二) 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责任  40-41
    (三) 共同危险行为的免责事由  41-42
  四、团伙行为之责任  42-48
    (一) 团伙及团伙行为  42
    (二) 连带责任的适用及法理基础  42-43
    (三) 立法实践及评论  43-48
参考文献  48-51
后记  51-52

相似论文

  1. 建筑遮阳方式研究,TU226
  2.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3.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4. 基于学习的低阶视觉问题研究,TP391.41
  5.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6. 乌岩岭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植被类型及植食性食物研究,Q958
  7. 词汇附带习得方式下通过阅读习得词汇的研究,G633.41
  8.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S153.6
  9.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10.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11. 医药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F275
  12. 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G649.2
  13. 模拟土壤环境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S154.3
  14.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15.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空间表征尺度效应研究,S158
  16. 延边不同类型土壤微生态环境及其对烟叶质量影响研究,S572
  17. 基于遗传算法和粗糙集的聚类算法研究,TP18
  18. Hybrid Coat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R781.2
  19. 关帝山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碳、氮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S154.4
  20. 全职母亲的依恋类型与教养方式的研究,B844.5
  21. 翟镇煤矿主要生产系统本质安全化改善研究,TD7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