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玉屏风散对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IACU)临床疗效的观察

作 者: 袁定贵
导 师: 高进
学 校: 湖北中医学院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寒冷性荨麻疹 获得性 原发性 玉屏风散 临床研究
分类号: R2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观察玉屏风散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IACU)的临床疗效,并从中医和西医、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系统探讨玉屏风散的作用机制。1选取IACU患者68例,均为05年11月到06年12月间,于武汉市一医院皮肤科就诊的病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下述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组口服咪唑斯汀(皿治林)(10mg/片)每天一片加玉屏风散(黄芪12g、白术12g、防风6g)每天1包,必要时随症加减,分两次冲服。半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咪唑斯汀(皿治林)(10mg/片)每天一片,半个月为一个疗程3观察两组于治疗后半月、两月时的临床疗效;因有文献报道IACU患者血清IgE较正常人高五倍以上,故进行治疗前和两月后血清IgE值检测,从实验室指标上来观察玉屏风散的治疗作用;因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冬重夏轻,考虑到这个因素,治疗后2个月两组进行冰块检测试验,排除季节因素的影响。4统计学方法:临床疗效及冰块试验采用X~2检验,IgE值采用t检验。在SPSS10.0计算机统计软件上进行数据分析。1总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退,疗效指数90%—100%;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90%;有效:症状体征改善,疗效指数50%-70%;无效: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疗效指数50%以下;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2治疗后半个月时观察临床疗效数据显示:治疗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4%;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3%。两组统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后2个月时观察临床疗效数据显示:治疗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6%。两组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4 2个月时进行冰块检测试验,比较两组冰块检测试验阴性率,结果显示:治疗组阳性3例,阴性33例,阴性率92%;对照组阳性14例,阴性18例,阴性率56%。两组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5因治疗前测血清IgE值均在正常值范围,故未进行统计。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可能仅仅为抗原(可能是皮肤受寒冷刺激后释放的正常皮肤蛋白或变性皮肤蛋白)特异性IgE增高,但总IgE仍处于正常范围。6两组病例按规定服药除一例服药后有轻度腹泻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该例患者继续服药,第二天腹泻症状消失。玉屏风散是治疗IACU的有效方剂,中医理论认为其能益气,固表,祛邪止汗,为玄府御风关键之方,且有汗能止,无汗能发。常用于治疗表虚自汗证,证见汗出恶风,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浮虚等。而IACU从其脉证和舌象来看,大多符合本方证。从现代医学角度解释,虽然IACU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未完全弄清楚,但从其临床表现及目前所了解的本病的发病机制来看,其发病可能跟机体免疫失调有关,为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而玉屏风散不论从其单位药和全方的药理作用来看,均可在调节机体免疫这个环节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本证的目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英文摘要  7-9
前言  9-10
1 临床资料  10-13
  1.1 IACA入选标准  10
  1.2 病例排除标准  10-11
  1.3 一般资料  11-12
  1.4 治疗方法  12-13
2 皮损评分标准  13
3 疗效判断标准  13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13
5 结果  13-15
6 不良反应  15
7 讨论  15-21
  7.1 现代医学对IACU的认识  15-18
  7.2 中医对阳虚卫外不固冷性荨麻疹(IACU)的认识  18-19
  7.3 玉屏风散及其单味药的药理研究  19
  7.4 中医对慢性荨麻疹的辩证施治  19-21
参考文献  21-25
文献综述  25-30
致谢  30

相似论文

  1.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2.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3.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4. 极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R683
  5.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6. 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伴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发性肝癌效果分析,R735.7
  7. 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宣痹通络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8. 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R512.91
  9. 消瘤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R737.33
  10. 血浆内皮素-1及血流变与原发性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相关性研究,R775
  11.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评估的异质性及Meta分析,R544.1
  12.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s-CRP和HMW-脂链素影响,R544.1
  13. 情绪调节方式对诱发情绪下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研究,R544.1
  1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R563.8
  15.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R563.1
  16.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R563.1
  17. 保留股骨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研究,R687.4
  18. 氢离子调节通道在肝癌细胞的表达及其功能作用,R735.7
  19. 解氏肺癌2号方对肺癌伴恶性胸水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R734.2
  20. 原发性前房角关闭激光治疗前后前房角的UBM改变,R779.63
  21.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R541.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皮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