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法院民事调解论

作 者: 何谦
导 师: 黄宣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民事调解 法院调解 大学出版社 最高人民法院 纠纷解决 当事人自愿 伦理成本 民事诉讼程序 法院判决 北京
分类号: D925.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3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法院民事调解作为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我国的纠纷解决体系和民事司法审判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我国社会治理和社会改造的重要一环。法院民事调解是我国法与社会互动的一扇重要窗口,它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反复思考与解读,它在我国法学界更是作为一古老而时髦的话题屡屡被人提及并展开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当然这些分析和认识见仁见智,它并没有终结我们对法院民事调解的再思考,在今天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对调解功能进行重新审视时,仍不可避免出现种种分歧。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法院民事调解论”为题目,力图探索在新时期下法院民事调解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三部分,全文共计3万字左右。正文第一部分为法院民事调解的价值分析。法院民事调解价值指法院民事调解在中国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或意义。在此部分,笔者主要选取了法院民事调解的时代价值和效益价值进行重点分析。与传统法院民事调解主要强调其传统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同,本文的时代价值主要致力于探索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下法院民事调解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力图理清法院民事调解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有关效益价值的分析以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法院判决这两种主要的结案方式为对比,系统、完整地展现出法院调解在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伦理成本方面的巨大优势。正文第二部分为法院民事调解的实践分析。它分为两个方面,法院民事调解的立法沿革主要通过法院民事调解立法变迁的勾勒,并概括出其立法上的特点以深化对法院民事调解的认识。法院民事调解的现实分析主要是从笔者对法院民事调解实践运作的观察而提炼出的问题意识出发,着力挖掘出法院民事调解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真实和价值的问题(诸如:法官角色冲突、审判式调解、判决权的确失等),以展示出其在我国法与社会互动环节下的丰富内涵。正文第三部分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法院民事调解。在此部分,笔者首先总结了近些年来学界对法院民事调解的反思,这些反思为我们揭示出传统法院民事调解在内在机理上存在的弊端以及理论上的硬伤,启发我们思考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重新构建其理论基础或树立科学的理念。和谐社会中的法院民事调解机制则试图针对学界的反思作出某种回应,首先它要求我们应该树立对法院调解科学的观念,警惕实践中因为认识错误而出现的“调解中心观”和“调解诉讼化”等观念误区;其次笔者着眼于中国司法改革的实践并借鉴了其他国家纠纷解决机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验,提出要着力推进我国法院民事调解与法治的和谐机制;最后笔者针对实践中法院民事调解适用上的盲目状态,探索了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下如何强化法院民事调解程序运作和实体运用上的规范性。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5
Abstract  5-8
引言  8-9
第一部分 法院民事调解的价值分析  9-20
  一、法院民事调解的时代价值  9-14
    (一) 和谐社会与民事司法政策的调整  9-11
    (二) 和谐社会与法院民事调解  11-14
  二、法院民事调解的效益价值  14-20
    (一) 时间成本低  15-17
    (二) 经济成本低  17-18
    (三) 伦理成本低  18-20
第二部分 法院民事调解的实践分析  20-32
  一、法院民事调解的立法沿革  20-22
    (一) 法院民事调解的立法状况  20-21
    (二) 法院民事调解的立法特点  21-22
  二、法院民事调解的现实分析  22-32
    (一) 法院民事调解的调解人员  23-25
    (二) 法院民事调解的程序启动  25-32
第三部分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法院民事调解  32-42
  一、学界对法院民事调解的反思  32-34
    (一) 调解与诉讼的冲突  32-33
    (二) 调解与法治的悖论  33
    (三) 法院调解对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双重软化  33-34
  二、和谐社会中的法院民事调解机制  34-42
    (一) 树立科学的法院民事调解观念  34-35
    (二) 推进法院民事调解与法治的和谐机制  35-37
    (三) 落实法院民事调解的规范性  37-42
结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7

相似论文

  1. 校服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G635.5
  2. 2008年北京奥运后江西省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G812.13
  3. 日本近代北京官话教本对《语言自迩集》继承与发展研究,H195
  4. 龙凤山米业北京公司营销策略研究,F326.5
  5. 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F327
  6. 北京市城市新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的法律规制及执行状况研究,D922.16
  7. 北京市公众体育科学素养研究,G812.6
  8. 五趾北京油鸡趾骨发育相关候选基因表达分析,S831
  9. 上海地区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肺结核病患者二线药物耐药现况及细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R521
  10. 力达霉素产生菌中atrA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TQ465
  11. 奥运会轨道交通规划的影响因子研究,U239.5
  12. 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后江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战略研究,G807.4
  13. 媒体奇观与奥运传播,G222
  14. NGN网络智能化在北京联通固定通信网络中的应用,TN915.02
  15. 论舞蹈美育与“整体教育”,J70-4
  16. 鸡胚真皮间充质干/祖细胞分离培养与诱导分化研究,R329
  17. 成都、北京两地特色商业步行街城市设计比较研究,TU984.13
  18.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服务研究,G812.13
  19. 第29届奥运会对北京市群众篮球运动开展影响的研究,G841
  20. 后奥运时期北京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供给研究,G818.2
  21. 青岛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状况的调查分析,G81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