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冬小麦品质形成与积累动态研究

作 者: 韩巧霞
导 师: 胡廷 积;郭天财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质地 品质 形成 积累
分类号: S512.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1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1~2003年连续两年在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区(中牟县)池栽条件下,选用粘、壤、砂三种土壤质地类型,以面筋含量高、中、低三种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豫麦49和洛麦1号为供试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形成积累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 三种冬小麦品种在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灌浆期旗叶生理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全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开花后随籽粒灌浆进程推进逐渐降低;旗叶可溶性糖变化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三种小麦品种灌浆期千粒重、籽粒淀粉含量与旗叶可溶性糖含量、NR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全氮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旗叶可溶性糖含量、NR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全氮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2. 三种冬小麦品种粒重增加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品种在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种植,粒重及灌浆速率表现不同。面筋含量较高的藁麦8901和较低的洛麦1号成熟期粒重大小均表现为壤土>粘土>砂土;而面筋含量中等的豫麦49表现为壤土>砂土>粘土。面筋含量较高的品种灌浆高峰出现较早,且灌浆速率较低;面筋含量较低的品种灌浆高峰出现较晚,但灌浆速率较高。3. 在籽粒灌浆期间,三种冬小麦品种淀粉含量积累动态均呈现出“慢-快-慢”的“S”型变化曲线,淀粉含量与粒重达显著正相关。籽粒淀粉绝对量随花后天数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且与粒重的增长趋势一致。从开花初期到灌浆结束,藁麦8901和洛麦1号籽粒淀粉绝对量均以壤土条件下为最高;在灌浆后期,藁麦8901籽粒淀粉绝对量在砂土条件下高于粘土,而洛麦1号籽粒淀粉绝对量为粘土略高于砂土;豫麦49籽粒淀粉绝对量后期与洛麦1号表现相似,即壤土>粘土>砂土。洛麦1号和豫麦49淀粉转化率在花后10~35d均较高;藁麦8901淀粉转化率在花后10~25d较高,且在花后35~45d<WP=7>又出现了一个转化高峰。从总的变化趋势来看,在壤土种植条件下,有利于低、中面筋含量冬小麦品种淀粉积累;粘土种植条件下,不利于中、高面筋含量冬小麦品种淀粉含量的积累,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 三种冬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相对量呈现前高后低又升高的积累变化动态,与粒重变化趋势呈负相关;籽粒蛋白质与淀粉相对含量呈负相关;籽粒蛋白质与淀粉绝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洛麦1号在壤土条件下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较高,粘土次之,砂土条件下二者含量均较低;豫麦49在壤土条件下种植蛋白质和淀粉含量都较高。由此表明,中、低面筋含量品种在壤土条件下既有利于淀粉的积累,又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藁麦8901在粘土条件下蛋白质含量较高,而淀粉含量较低,砂土条件下与之相反,壤土条件下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处于二者之间。灌浆期间籽粒蛋白质绝对含量的积累变化趋势与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增加大致为“慢—快—慢”的过程。藁麦8901籽粒蛋白质积累速率高峰期早于其它两类品种;洛麦1号在砂土种植条件下和豫麦49在粘土种植条件下籽粒蛋白质绝对量较低,壤土种植条件下相反;藁麦8901以粘土、壤土种植条件下籽粒蛋白质绝对含量较高,砂土条件下较低。5. 因品种或土壤质地不同,灌浆期间三种冬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组分积累存在明显差异。籽粒清蛋白、球蛋白积累表现从高到低的变化动态。砂土种植条件下不利于籽粒清蛋白、球蛋白含量的积累;壤土种植条件下有利于低、中面筋含量小麦籽粒清蛋白、球蛋白含量积累;而粘土种植条件下有利于高面筋含量小麦籽粒清蛋白、球蛋白的积累。洛麦1号在砂土和粘土条件下种植较有利于醇溶蛋白积累;豫麦49在壤土和粘土种植条件下籽粒醇溶蛋白较高;藁麦8901在粘土条件下种植籽粒醇溶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土壤。豫麦49籽粒醇溶蛋白下降时间早于洛麦1号和藁麦8901品种,且下降持续时间较长,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粘土种植条件下较有利于三种冬<WP=8>小麦籽粒麦谷蛋白的积累;砂土则不利于洛麦1号籽粒麦谷蛋白积累;壤土种植条件不利于豫麦49和藁麦8901籽粒麦谷蛋白积累。三种冬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清蛋白、球蛋白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籽粒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含量则均为负相关关系。6.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三种冬小麦品种品质加工指标如籽粒容重、面粉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之间差别较大,且土壤质地对三种小麦品质指标变异程度的影响不同,如洛麦1号和豫麦49的拉伸面积、最大抗阻在不同质地土壤之间变异较大;而藁麦8901的则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大说明这些品质指标受环境条件即土壤质地影响较大,变异系数小可能是因为品种遗传特性所致。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9
1 文献综述  9-24
  1.1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  9-12
  1.2 专用小麦及其品质的概念  12
  1.3 籽粒品质形成特点  12-14
  1.4 生态环境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4-24
2 引言  24-26
3 材料与方法  26-30
  3.1 试验基础与设计  26-27
  3.2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27-30
4 结果与分析  30-60
  4.1 不同质地土壤三种冬小麦品种旗叶生理指标动态变化  30-34
    4.1.1 可溶性糖动态变化  30-31
    4.1.2 可溶性蛋白动态变化  31-32
    4.1.3 硝酸还原酶活性动态变化  32-33
    4.1.4 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33-34
  4.2 不同质地土壤三种冬小麦品种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  34-37
    4.2.1 粒重、籽粒灌浆速率变化趋势  34-36
    4.2.2 灌浆期籽粒干物质与叶片生理指标的相关分析  36-37
  4.3 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三种冬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积累动态  37-41
    4.3.1 淀粉含量动态变化  37-38
    4.3.2 淀粉绝对量动态  38-41
    4.3.3 淀粉含量与叶片生理指标的相关分析  41
  4.4 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三种冬小麦品种蛋白质及其组分动态变化  41-53
    4.4.1 籽粒蛋白质百分含量变化趋势  41-43
    4.4.2 籽粒蛋白质绝对量增加趋势  43-46
    4.4.3 籽粒清蛋白积累变化动态  46-47
    4.4.4 籽粒球蛋白积累变化动态  47-48
    4.4.5 籽粒醇溶蛋白积累变化动态  48-50
    4.4.6 籽粒麦谷蛋白积累变化动态  50-51
    4.4.7 蛋白质含量与旗叶生理指标的相关分析  51-52
    4.4.8 蛋白质、淀粉积累及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52-53
    4.4.9 三种小麦籽粒蛋白质与其组分间相关性分析  53
  4.5 不同质地土壤对三种冬小麦品种籽粒其它加工品质的影响  53-60
    4.5.1 籽粒容重  53-54
    4.5.2 面粉品质  54-55
    4.5.3 不同土壤质地三种冬小麦品种面团流变学特性  55-57
      4.5.3.1 粉质参数  55-57
      4.5.3.2 拉伸参数  57
    4.5.4 淀粉糊化特性  57-58
    4.5.5 不同质地土壤三种冬小麦品种变异程度分析  58-60
5 结语与讨论  60-65
主要参考文献  65-73
英文摘要  73-75

相似论文

  1. 非晶合金的结构和玻璃形成能力研究,TG139.8
  2.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3.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4. WiMAX系统中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研究,TN821.91
  5. 多载波CDMA的信道编码与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TN929.533
  6. 5种园林花卉对Cu2+胁迫的耐性评价研究,S68
  7.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TS254.4
  8.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9.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10.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11. 学问之道: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研究,G640
  12.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13. 炭质中间相的形成与应用研究,TQ127.1
  14.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15. 红曲米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TS251.65
  16. 米粉品质改良研究,TS213.3
  17.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18. 临沧特色烤烟品质区划研究,S572
  19.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20. MATLAB对雷达信号处理机系统后置处理的仿真应用,TN957.51
  21. 齿果酸模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特性评价,TS255.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冬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