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功能性食药用菌蛹虫草的开发技术研究

作 者: 胡亚平
导 师: 夏延斌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蛹虫草 栽培 深层发酵 菌丝体 多糖
分类号: TQ9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472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对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技术和液体深层发酵的条件进行了研究。 首先通过探讨种源、营养条件(碳源、氮源、料液比)、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通气)对蛹虫草人工栽培的影响表明:栽培出优质、高产的蛹虫草需要优质的种源,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硝酸钾,大米与营养液的最佳比例为1:1.2,其菌丝体需要完全避光培养,在温度20~25℃、相对湿度为55~70%的环境中生长状况最佳;待菌丝体吃透培养基后应进行光照刺激,诱导子实体产生,此时培养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70~85%,还要采取通气措施促进生长。 在摇瓶液体深层发酵试验中,通过探讨营养条件(碳源、氮源、无机盐)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大米粉4%,大豆粉2%,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2%;通过对蛹虫草摇瓶发酵条件下的工艺条件研究发现:接种量4%,菌龄48h,装液量100ml/250ml,起始pH7.0~7.5,消泡剂0.10~0.15%,摇床转速为180rpm,培养温度为24℃,发酵78h的蛹虫草的菌丝体和胞外多糖的产量为最高。 在10L发酵罐中进行的扩大培养表明,当罐压为0.05~0.07Mpa,通风量为1:0.05(V/V.min),搅拌速率200rpm时,发酵效果最好。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英文摘要  7-8
前言  8-14
第一章 蛹虫草人工栽培条件的研究  14-25
  1 材料与方法  14-18
    1.1 材料  14-15
    1.2 方法  15-18
  2 结果与分析  18-24
    2.1 种源对蛹虫草的影响  18-19
    2.2 营养液用量对蛹虫草的影响  19
    2.3 碳源、氮源对蛹虫草的影响  19-20
    2.4 温度、湿度对蛹虫草的影响  20-21
    2.5 温差、光照、通气对蛹虫草的影响  21-22
    2.6 有效成分  22-24
  3 小结  24-25
第二章 蛹虫草摇瓶培养条件的确定  25-39
  1 材料与方法  25-29
    1.1 材料  25-26
    1.2 方法  26-29
  2 结果与分析  29-37
    2.1 碳源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29-30
    2.2 氮源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30
    2.3 最佳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  30-31
    2.4 不同接种量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31
    2.5 不同装液量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31-32
    2.6 接种菌龄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32-33
    2.7 不同起始pH值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33-34
    2.8 温度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34
    2.9 消泡剂用量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34-35
    2.10 摇床转速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35-36
    2.11 发酵时间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36-37
    2.12 菌丝体的有效成分  37
  3 小结  37-39
第三章 蛹虫草10L发酵罐发酵条件的确定  39-46
  1 材料与方法  39-42
    1.1 材料  39-40
    1.2 方法  40-42
  2 结果与分析  42-45
    2.1 罐压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42
    2.2 通风量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42-43
    2.3 搅拌速度对蛹虫草发酵的影响  43-44
    2.4 菌丝体的有效成分  44-45
  3 小结  45-46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6-48
  1 讨论  46-47
  2 结论  47-48
参考文献  48-52
致谢  52-53
作者简历  53

相似论文

  1. 金花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的研究,S567.19
  2.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3.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4.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5.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6. 有机、SEQ、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蔬菜产质量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S63
  7. 鸭源鸡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抗脂多糖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S858.32
  8. 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下菜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N2O排放的研究,X131.3
  9. 杂草稻杂草化特性、与栽培稻竞争关系以及化感潜力的研究,S451
  10. 水稻黄单胞菌clp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5.111.4
  11. 栽培方式及株行距配置对超级稻宁粳3号产量形成和群体均衡性的影响,S511.22
  12. 金针菇水溶性物质与不溶性残渣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S646.15
  13. 唾液酸近氨基端结构域功能及脂多糖对PRRSV诱导IFN-α的影响研究,S858.28
  14. HACCP体系在灵芝类保健品生产中的应用,TS218
  15. 水稻条斑病菌harpin基因的筛选和胞外多糖相关基因的鉴定,S435.111.42
  16. 蛹虫草多糖及虫草素提取分离技术研究,TQ461
  17. 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及其杂交后代CLC1基因鉴定和功能的初步研究,S565.1
  18. 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卡介菌多糖核酸的干预影响,R563.9
  19. 脂多糖激活补体对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抑制补体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R563.8
  20. 锦灯笼茎水溶性多糖的结构研究及活性初探,S567.239
  21. 桦褐孔菌多酚的液体深层发酵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Q920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其他化学工业 > 发酵工业 > 其他发酵工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