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作 者: 陈蓉蓉
导 师: 胡平
学 校: 浙江工业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网络群体性事件 类型 因素 阶段 对策 案例
分类号: D63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1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活动。网络群体性事件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利用网络渠道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本文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案例分析,选取了近五年我国主要网络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五个部分对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发生过程与机制以及引导防控的对策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基于对网络发展历史和定义的研究,从群体性事件入手多角度概述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和新功能,揭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现实群体性事件之间的区别及互动关系。第二部分鉴于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其发生的不同技术平台、在网络和现实中发生的先后顺序、合法性程度、国内与国际矛盾情况、不同的阶层结构、是否有组织性、是否有直接利益关系等九个方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分类,并针对各种类型进行特点归纳和梳理。第三部分从网络技术的出现、网络技术平台的搭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共享、传播、集聚功能等方面,深入分析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技术因素,同时指出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非技术因素包括青年使用主体的特殊性、利益诉求渠道缺失、网络社会组织形态的需求、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政府鼓励网民言论与互动监督等。第四部分将网络群体性事件分为形成、蔓延、高潮、平息四个发生过程,分析各个过程的不同特点和典型表现特征。提出焦点型、诱发型、泄愤型、网络主导型四种蔓延模式和网络审判、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网络恶搞、网络集会五种高潮类型。第五部分基于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技术哲学反思,提出既要看到网络群体性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看到网络群体性事件给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坚持运用建设电子政务服务、完善网络技术更新、重视网民行为规范、构架专属组织机构、制定网络法规、营造社会舆论环境等六大策略,为积极引导和有效防控网络群体性事件提出若干建议和新的思路。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绪论  10-14
第一章 关于本文几个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的界定  14-25
  1.1 网络的定义及分类  14-18
    1.1.1 网络的定义  14
    1.1.2 网络的发展历史  14-16
    1.1.3 网络的分类  16-18
  1.2 群体与群体性事件  18-20
    1.2.1 群体的定义  18
    1.2.2 群体的分类  18-19
    1.2.3 群体性事件  19-20
  1.3 网络群体与网络群体性事件  20-23
    1.3.1 网络群体的定义及特征  20-21
    1.3.2 网络群体的分类  21-22
    1.3.3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及特征  22-23
  1.4 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现实群体性事件的相互关系  23-25
    1.4.1 两类群体性事件之间的差别  23-24
    1.4.2 两类群体性事件之间的交叉与衍变  24
    1.4.3 网上网下群体性事件联动的特点  24-25
第二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分类  25-32
  2.1 根据事件发生技术平台不同来划分  25-26
    2.1.1 互联网传播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5
    2.1.2 移动网传播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5-26
  2.2 根据事件仅在网上还是网上网下互动的不同来划分  26
    2.2.1 纯粹虚拟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6
    2.2.2 虚实并存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6
  2.3 根据事件在网络和现实中发生的先后顺序不同来划分  26-27
    2.3.1 先在网络上发生,后在现实中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6-27
    2.3.2 先在现实中发生,后在网络上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7
  2.4 根据引发事件的信息是否真实来划分  27-28
    2.4.1 真实信息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7
    2.4.2 虚假信息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7-28
  2.5 根据事件发生是否有组织来划分  28
    2.5.1 自发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8
    2.5.2 组织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8
  2.6 根据事件合法性程度不同来划分  28-29
    2.6.1 合乎公民权力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8-29
    2.6.2 超越法律界限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9
  2.7 根据引发事件的国内与国际矛盾不同来划分  29-30
    2.7.1 国内矛盾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9
    2.7.2 国际矛盾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9-30
  2.8 根据事件的阶层是否有直接利益关系来划分  30-31
    2.8.1 有直接利益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30
    2.8.2 无直接利益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30-31
  2.9 根据事件以人还是以物为主导来划分  31-32
    2.9.1 人肉搜索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31
    2.9.2 物品搜索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31-32
第三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技术因素及非技术因素分析  32-38
  3.1 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技术因素分析  32-35
    3.1.1 网络技术的出现实现了网络的共享功能  32-33
    3.1.2 网络技术平台的搭建实现了网络的传播功能  33-34
    3.1.3 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网络的集聚功能  34-35
  3.2 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非技术因素分析  35-38
    3.2.1 青年人成为网络使用的主体  35-36
    3.2.2 利益诉求渠道缺失  36
    3.2.3 网络社会组织形态的需求  36
    3.2.4 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  36-37
    3.2.5 政府鼓励网民言论与互动监督  37-38
第四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与机制  38-49
  4.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  38-39
    4.1.1 公共关注的聚焦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  38
    4.1.2 公共话题的聚合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  38
    4.1.3 公共舆论场的出现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  38-39
    4.1.4 网络社区的聚集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  39
  4.2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蔓延  39-44
    4.2.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蔓延渠道多样  39-42
    4.2.2 近五年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具体传播渠道分析  42-43
    4.2.3 网络群体性事件蔓延的几种模式  43-44
  4.3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高潮  44-47
    4.3.1 网络群体性事件高潮的形成  44-45
    4.3.2 网络群体性事件高潮的几种类型  45-47
  4.4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平息  47-49
    4.4.1 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得到关注而平息  47
    4.4.2 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得到互助而平息  47-48
    4.4.3 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得到回复而平息  48
    4.4.4 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得到解决而平息  48-49
第五章 积极引导和有效防控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若干建议  49-58
  5.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技术哲学反思  49-51
    5.1.1 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49-50
    5.1.2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50-51
  5.2 正确评价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影响  51-53
    5.2.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积极影响  51-52
    5.2.2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消极影响  52-53
  5.3 积极引导和有效防控网络群体性事件  53-58
    5.3.1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职能行使效率  53-54
    5.3.2 推进网站技术更新,发挥网络平台功能  54-55
    5.3.3 引导网民行为规范,加强基层素质教育  55
    5.3.4 组建危机管理团队,构架专属组织机构  55-56
    5.3.5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重视网络社会管理  56-57
    5.3.6 营造社会舆论环境,形成舆论示范效应  57-58
结束语  58-59
参考文献  59-61
致谢  61-6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2-6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研究目录  63

相似论文

  1.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研究与分析,R657.4
  2.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3. 基于多Agent理论的卫星协同定轨技术研究,V474
  4. 建筑遮阳方式研究,TU226
  5.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6.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7.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8.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9. 《左传》名词陈述化研究,H146
  10.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11.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12.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13.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14.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15.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6.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17. 引入风险因素影响的商品混凝土信息指导价确定系统研究与建立,F407.92
  18.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19. 乌岩岭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植被类型及植食性食物研究,Q958
  20.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21. 中国真实城镇失业率的估算及奥肯定律的再检验,F22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公安工作 > 治安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