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氧氟沙星促进大鼠结肠上皮细胞Cl~-的分泌

作 者: 闫明
导 师: 邢莹;朱进霞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生理学
关键词: 氧氟沙星 结肠粘膜 短路电流 Cl一 cAMP
分类号: R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是第三代喹诺酮抗生素代表药物之一,具有广谱、高效、细菌不易耐药、副作用小等特点,在治疗细菌性腹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哺乳动物的结肠具有吸收和分泌的机能,参与机体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稳定。但氧氟沙星在结肠粘膜电解质转运中的作用及内在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却未见报道。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对大鼠结肠上皮细胞离子转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方法:采用经典的测定上皮离子短路电流的Ussing室技术,检测氧氟沙星作用于大鼠结肠粘膜引起的离子转运变化而导致的上皮短路电流的改变,并运用多种工具药和改变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来研究氧氟沙星对结肠上皮细胞离子转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实验用成年SD雌性大鼠,体重180~230g,取其远端结肠大约5cm,将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与粘膜层钝性分离,得到一薄层粘膜组织,包括上皮层和一些粘连的结缔组织。将分离得到的粘膜组织置于Ussing室装置,粘膜两侧各加入5ml缓冲溶液,并通入95%氧和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37℃温水循环系统维持Ussing室中缓冲溶液的温度。用校正过流阻的自动电压钳制仪(VCC MC6,San Diego,USA)使组织不断地短路,在时间间隔为142ms、脉冲为—0.1mV的条件下,记录氧氟沙星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短路电流变化的大小以跨细胞转运的电荷多少为指标,单位为μC/cm~2。结果用“均数±标准误”表示,两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郑州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氧氟沙星促进大鼠结肠上皮细胞CI一的分泌 结果:在结肠上皮的基底膜侧分别加入0.0875、0.175、0.35、0.7、1.4、2.8、5.6~ol/L的氧氟沙星(每一浓度点的n二6),氧氟沙星引起产生剂量依赖性的短路电流变化(EC50=2.02~ol/L),短路电流变化包括一个向下的短暂的尖峰和一个向上的持久的平台。2.8 mmol/L的氧氟沙星能引起显著的短路电流变化,以下实验所用氧氟沙星浓度均为2.smmol/L。 在结肠上皮的顶膜侧加入Na+通道阻断剂amiloride(1 0 p mol/L),对氧氟沙星引起的短路电流变化无影响(n二6,P>O.05);氧氟沙星引起的短路电流变化能被加在顶膜侧的1 mmol/Ldiphenylamine一2一earboxylieaeid(DpC,非选择性的Cl一通道阻断剂)完全阻断(二6,p<0.001);将Cl一从溶液中替换掉,抑制了该短路电流变化的45%(n=4,p<0.05);将HC氏一从溶液中替换掉,不能显著性地影响氧氟沙星引起的短路电流变化(n=6,P>0.05);结肠粘膜的两侧预先加入1 mmol/Lacctazolamide(碳酸配酶抑制剂),对氧氟沙星在结肠上皮产生的效应无显著性影响(n=5,P>0.os);在结肠上皮的顶膜侧加入lmmol/L glibenelamide(囊性纤维变性跨膜电导调节器,eystie fibrosis transmembrane eonduetanee regulatorregulator, CFTR的特异性阻断剂)降低氧氟沙星引起的短路电流变化约60%(n=6,尸<0.01);而在结肠上皮的顶膜侧加入100 p mol/L4,4一diisothioeyanatostilbene一2,2’一disul勿nic aeid(nxos,eaZ+激活的el一通道阻断剂)对氧氟沙星引起的短路电流变化没有影响(n=5,P>0.05);用BAPTA一AM(100p mol/L)鳌合细胞内的ca2+,不影响氧氟沙星在结肠粘膜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变化(n=6,P>0.05);在结肠上皮的基底膜侧加入Na+一K+一ZCI一共转体(Na+一K气ZCI-eotransportor, NKCC)的阻断剂bumetanide(1 00 p mol/L),氧氟沙星引起的短路电流变化被抑制了60%(n=5,p<0.05%);在结肠上皮基底膜侧加入非选择性K十通道阻断剂B扩十(l mmol几)完全抑制了氧氟沙星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变化(n=6,P<0 .01)。 结论: 1、氧氟沙星刺激大鼠远端结肠粘膜上皮分泌Cl一,作用呈量效关系。 2、氧氟沙星在结肠粘膜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变化是位于结肠上皮顶膜的Cl一通道,可能是CFTR,以及位于基底膜的NKCC、K+通道共同作用的结果。 3、在氧氟沙星引起的大鼠远端结肠粘膜Cl一分泌过程中起作用的第二信使郑州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氧氟沙星促进大鼠结肠上皮细胞Cl一的分泌不是c扩十,可能是cAMP。 4、临床氧氟沙星引起腹泻的原因可能与其引起的结肠粘膜Cl一分泌有关。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类雌激素样作用的影响,R739.4
  2. 载姜黄素MPEG-P(CL-co-PDO)聚合物胶束的研究,R283
  3.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Mst3b的表达及意义,R651.2
  4. 上海地区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肺结核病患者二线药物耐药现况及细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R521
  5. 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耐药现状及动态演变研究,R521
  6. 移动互联网中跨层切换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实现,TP393.01
  7. 介孔纳米γ-Al_2O_3的制备及对Ca~(2+)、SO_4~(2-)、Cl~-的吸附研究,X703.1
  8. 喹喏酮类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选择吸附性能研究,O631.3
  9. 双体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设计,U664.14
  10. 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对脊髓Fyn的激动作用及其与慢性炎性疼痛形成的关系,R96
  11. 成骨细胞中肌动蛋白对cAMP调节的L-型钙通道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R966
  12. 左氧氟沙星缓释胶囊的研究,R944
  13. 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R563.1
  14. Db-cAMP对放射激活的小胶质细胞BV-2表型的影响,R329
  15. 抗生素废水的超声空化效应降解研究,X787
  16. 电极修饰特性与某些药物的电化学分析,R927.2
  17. 沈阳地区500kV/220kV电网电磁解环方法和技术的研究,TM727
  18. 脊髓NMDA受体依赖性NMDA受体突触表达亢进的PKA机制及其在慢性炎性疼痛中的作用,R96
  19. 脊髓GABA能去抑制诱发小鼠痛觉超敏的分子机制,R96
  20. 口服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R521
  21. pGC-cGMP-PDE3-cAMP信号转导系统在甲亢性肥大心房中的作用,R541.8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