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作 者: 张江
导 师: 夏子贵
学 校: 西南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邓小平 生产力 根本任务 改革 开放 科学技术
分类号: F0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邓小平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要求,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邓小平不仅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而且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联系、生产力内部因素等方面探讨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这就是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开放是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推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突破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传统认识,成为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5
文献综述  5-7
前言  7-9
第一章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9-24
  一、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9-11
  二、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11-15
  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要求  15-18
  四、 生产力根本任务论的意义  18-24
第二章 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24-36
  一、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4-25
  二、 改革的性质  25-28
  三、 改革的目标  28-31
  四、 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理论创新  31-36
第三章 对外开放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36-48
  一、 发展生产力离不开对外开放  36-39
  二、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9-40
  三、 对外开放中应正确处理好一系列关系  40-44
  四、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意义  44-48
第四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48-61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8-51
  二、 发展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  51-56
  三、 邓小平科技生产力论的重大创新  56-61
结束语  61-62
注释  62-63
参考文献  63-66
后记  66

相似论文

  1.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2. 居住区中心绿地开放性设计研究,TU985.125
  3.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4.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5.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6.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政策的实证研究,G818.2
  7.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8.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G633.3
  9.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10.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11.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G632.3
  12.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3.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15. 南京市浦口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F326.2
  16. 长期不同施肥下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比较分析,S511.42
  17. 广东2010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对农村高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的反拨效应,G634.41
  18.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G632.3
  19.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七年:一位亲历者的自我反思,G632.3
  20. 云南省开展电矿结合研究,F426.61
  21. 温州天河不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研究,Q958.8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学 > 经济学基本问题 > 经济范畴 >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