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疆杨离体快繁与保存系统的建立

作 者: 刘长莉
导 师: 沈海龙;魏晓慧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森林培育
关键词: 新疆杨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腋芽增生 离体保存
分类号: S792.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19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是中国北方的一种耐盐碱、耐干旱、耐寒冷且抗性极强的优良绿化树种。本文以新疆杨为材料进行了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初步研究。包括新疆杨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影响新疆杨离体保存的外部影响因子;保存培养基中添加剂的最佳种类及浓度配比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腋芽增生途径获得了新疆杨再生植株。外植体材料用0.1%的HgCl2灭菌10min后接种,可使污染率降低至4.5%,并能有效的抑制腋芽褐化现象。1/2MS培养基可以有效促进腋芽增生,而且可避免玻璃化苗的出现。TDZ0.5mg/L和NAA0.05mg/L的1/2MS培养基内可促进腋芽增生。诱导出的芽可在增生培养基BA1.0mg/L+NAA0.5mg/L获得增生。 2)以叶片作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途径,也可以实现对该优良无性系进行快繁的目的。筛选出适合新疆杨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叶片接种于添加0.05mg/L IBA和0.1mg/L TDZ的MS培养基内,培养第28天在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上获得分化的不定芽,获得的芽在添加BA1.0mg/L+NAA0.5mg/L的1/2MS培养基内继代培养即可获得大量增殖。 3)将诱导的不定芽继代到添加IBA(0.01~0.1mg/L)或NAA(0.01~0.1mg/L)的1/2MS培养基内都可诱导植株生根。其中,IBA和NAA诱导生根的最适浓度均为0.05mg/L。 4)本次实验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培养基中添加的化学物质、调节培养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光照以及封口材料,来实现试管苗的保存。通过对保存过程中植株黄叶数、茎变红数、增生数等外部形态学观察的统计结果表明:甘露醇的不同浓度和蔗糖的不同浓度对植株生长有显著影响(5%水平),并且两者对植株生长具有强烈的交互作用,保存效果最好为40g/L甘露醇+20g/L蔗糖的处理。通过对保存后植株恢复生长时,植株增生数、生根数、高生长等因子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低光照(5001x)和低温(4℃)对植株保存后恢复增生能力有利。封口材料的选择对苗木的存活也至关重要,实验表明最佳封口材料为市售封口膜+保鲜膜,其更有利于保持水份和减少继代次数,并使保存物有较高增生率和成活率。 本实验用新疆杨的腋芽和叶片作外植体都可以诱导出大量的不定芽。两途径均可实现大量扩繁新疆杨的目的。通过在保存培养基内添加高渗化合物蔗糖和甘露醇并且调整保存物生长环境的温度和光照,新疆杨芽保存5个月后,将其恢复到正常条件生长,存活率和增生率都为100%。实现了新疆杨离体材料短期保存的目的。本文对新疆杨离体快繁和保存体系的系统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有效的途径来扩繁该优良无性系,并试图将该技术应用于产业化生产。

全文目录


前言  8-10
1 文献综述  10-20
  1.1 国内外杨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0-13
    1.1.1 影响组织培养效果的主要因素  11-13
  1.2 国内外组织培养产业化的研究进展  13-14
  1.3 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和现状  14-18
    1.3.1 降低培养温度  15-16
    1.3.2 调整培养基养分水平  16
    1.3.3 添加化学物质  16-17
    1.3.4 选择合适的封口膜  17
    1.3.5 光照条件  17-18
    1.3.6 降低培养环境中氧含量  18
  1.4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8-20
2 材料与方法  20-23
  2.1 新疆杨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20-21
    2.1.1 材料的来源  20
    2.1.2 材料的灭菌  20
    2.1.3 器械的洗涤和灭菌  20
    2.1.4 培养基的配置  20-21
    2.1.5 培养条件  21
    2.1.6 培养步骤  21
  2.2 新疆杨种质离体保存体系的建立  21-23
    2.2.1 实验材料  21
    2.2.2 实验方法  21-23
3 新疆杨离体培养的结果与分析  23-40
  3.1 初代培养  23-34
    3.1.1 腋芽增生途径  23-28
    3.1.2 叶片作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增生途径  28-34
  3.2 继代培养  34-35
    3.2.1 不定芽的增殖阶段  34-35
  3.3 生根培养  35-37
    3.3.1 不同激素对生根的影响  35-36
    3.3.2 光照条件对生根的影响  36-37
  3.4 炼苗和移栽阶段  37-38
    3.4.1 炼苗和移栽基本步骤  37-38
    3.4.2 炼苗后的形态学观察  38
  3.5 小结  38-40
    3.5.1 新疆杨叶片作外植体适合培养条件  38-39
    3.5.2 新疆杨腋芽作外植体适合的培养条件  39
    3.5.3 新疆杨根诱导适合的培养条件  39
    3.5.4 炼苗和移栽的适合条件  39-40
4 离体保存的结果与分析  40-55
  4.1 改变培养基组成对离体保存的影响  40-46
    4.1.1 不同浓度甘露醇对保存效果的影响  40-42
    4.1.2 不同浓度蔗糖对保存效果的影响  42-45
    4.1.3 甘露醇与蔗糖结合使用对新疆杨芽保存效果的影响  45-46
  4.2 改变培养条件对新疆杨种质的保存作用  46-49
    4.2.1 不同温度对离体新疆杨芽保存效果的影响  46-48
    4.2.2 不同的封口材料对离体新疆杨芽保存效果的影响  48
    4.2.3 不同的光照对离体新疆杨芽保存效果的影响  48-49
  4.3 保存后生活力的恢复及再生力的研究  49-53
    4.3.1 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甘露醇对新疆杨芽再生能力的影响  50
    4.3.2 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甘露醇对新疆杨苗高度的影响  50-51
    4.3.3 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甘露醇对新疆杨生根的影响  51-52
    4.3.4 不同温度对保存的新疆杨芽恢复生长的影响  52
    4.3.5 不同的光照条件对新疆杨芽恢复生长的影响  52-53
  4.4 小结  53-55
    4.4.1 保存过程中,保存效果的统计结果  53
    4.4.2 保存苗恢复生长及再生能力情况  53-55
5 结论与建议  55-60
  5.1 结论  55-56
    5.1.1 组织培养体系的结论  55-56
    5.1.2 离体保存的结论  56
  5.2 将实验结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一些建议  56-57
  5.3 今后的工作  57-60
    5.3.1 保存材料遗传稳定性检测  57-58
    5.3.2 进一步完善和简化组织培养程序  58-60
参考文献  60-66
附录Ⅰ  66-67
附录Ⅱ  67-68

相似论文

  1. 光调控对花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光合特性的影响,S682.14
  2. 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Q949.93
  3. 蝴蝶兰新品种‘恒巨双龙’花梗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S682.31
  4. 豆梨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化形成机制及其恢复技术研究,S661.2
  5. 高效节能组培系统的研发及在园林植物组培中的应用,S688
  6. 大豆花叶病毒保存方法及安徽省大豆主产区SMV株系动态变化的研究,S435.651
  7. 高丛蓝莓组培体系及种子萌发率的建模研究,S663.9
  8. 光环境调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Q945
  9. 滨梅繁殖技术初步研究,S685.99
  10. 低能N~+离子注入诱变的凤仙花突变体组织培养及其诱变机制分析,S681.1
  11. 水杨酸与烯效唑对盐胁迫下黑果枸杞愈伤组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S567.19
  12. 地被植物勋章菊在苏州地区的引种及应用研究,S688.4
  13. 甜高粱再生体系的优化研究,S566.5
  14. 甘蔗离体培养的胚性细胞团诱导与分化研究,S566.1
  15. 山核桃合子胚发育、体胚再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664.1
  16. 早春短命植物绵果荠植株再生体系建立,S567.239
  17. RNA干扰抑制草鱼呼肠孤病毒复制的细胞模型,S941
  18. 篦子三尖杉的组织培养及生物碱检测,S791
  19. 两种观赏竹的组织培养研究,S795
  20. 马尾松幼苗茎段和春梢茎段组织培养,S791.248
  21. 油茶组织培养初步研究,S794.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阔叶乔木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