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途径研究

作 者: 欧阳东
导 师: 张明举
学 校: 西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就业形势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灰色预测 途径 重庆
分类号: F24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能否解决好就业问题,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充分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逐渐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重庆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城市,每年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人口需要岗位安置;同时,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持续加快,城市就业矛盾也日趋突出;另外,重庆有着广大的农村区域,如何开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化解城乡就业矛盾,也成为近年来重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以重庆当前如何促进充分就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基本途径,突破了原有研究就事论事提出对策的局限,注重从战略层面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目的是为重庆制定就业战略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文章的宏观背景,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情况,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阐述充分就业的基本含义以及追求充分就业的目的和意义,为文章的写作提供基本依据。 第三部分:从总量上和结构上分析重庆的就业形势。在总量上,对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安置、下岗工人再就业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情况进行供需分析;在结构上,对当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出重庆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 第四部分:分析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关系,通过国内的理论对比以及借用多马的理论,提出必须依托经济的持续增长来创造新的、充足的就业岗位来解决就业的总量矛盾,另一方面要求经济增长的方式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增长,这是本文探讨促进充分就业途径的基础。 第五部分: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基本途径。从经济增长、城镇化、劳动力转移、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人力资本的提高等12个方面提出了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基本途径。 第六部分:重庆近期促进充分就业的主要行业分析。采用灰色模型,对2 003一2010年重庆的各个行业的就业前景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未来7年重庆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以此了解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行业指向。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8
1 引言  8-9
  1.1 选题背景  8
  1.2 研究进展  8-9
  1.3 研究思路  9
  1.4 研究方法  9
  1.5 研究意义  9
2 充分就业概述  9-12
  2.1 充分就业的含义及其判断  9-11
  2.2 追求充分的目的和意义  11-12
    2.2.1 充分就业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  11-12
    2.2.2 充分就业是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12
    2.2.3 充分就业是我国加入WTO的承诺目标之一  12
3 重庆市的就业形势分析  12-19
  3.1 劳动力供求的总量分析  13-19
    3.1.1 劳动力供给  13-16
    3.1.2 劳动力需求  16-19
  3.2 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分析  19
  3.3 重庆就业矛盾的总体分析  19
4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关系分析  19-25
  4.1 国内关于就业优先与增长优先的争论  20-22
    4.1.1 坚持就业优先的阵营  20-21
    4.1.2 支持增长优先阵营  21-22
  4.2 多马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理论  22-23
    4.2.1 经济增长的充分就业效应  22
    4.2.2 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效应  22-23
    4.2.3 多马理论的启示  23
  4.3 重庆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分析  23-25
    4.3.1 重庆经济增长态势分析  23-24
    4.3.2 重庆从“增长优先”向“就业优先”的转换过程分析  24-25
5 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基本途径  25-38
  5.1 投资、消费、出口相结合拉动就业增长  25-27
    5.1.1 扩大有效投资拉动就业增长  25-26
    5.1.2 消费需求拉动就业增长  26-27
    5.1.3 扩大出口拉动就业增长  27
  5.2 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和实现长远充分就业相结合  27-28
  5.3 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促进充分就业  28-29
  5.4 三大产业共同促进充分就业  29
  5.5 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促进充分就业  29-30
  5.6 采用适合的技术进步策略促进充分就业  30-31
  5.7 发展小城镇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31-33
  5.8 创造市内就业与促进劳务输出相结合  33-34
  5.9 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34-35
  5.10 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充分就业  35
  5.11 开发人力资本促进充分就业  35-37
  5.12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充分就业  37-38
6 重庆近期促进充分就业的主要行业分析  38-52
  6.1 采用灰色模型进行就业预测  38-45
    6.1.1 灰色预测模型计算步骤  38-41
    6.1.2 重庆就业趋势的灰色预测  41-45
  6.2 行业就业前景分析  45-52
    6.2.1 总就业和三大产业就业预测分析  45-46
    6.2.2 第一产业就业预测分析  46
    6.2.3 第二产业就业预测分析  46-49
    6.2.4 第三产业就业预测分析  49-52
7 结论  52-53
致谢  53

相似论文

  1. 在大肠杆菌内引入MVA途径高效合成抗疟药青蒿素前体—紫穗槐-4,11-二烯,TQ463
  2.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3.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4. 江苏省秸秆资源评价与规模化能源利用发展研究,S38
  5. 梨火疫病菌致病相关基因crp与tatC的克隆及功能分析,S436.612
  6.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7. 不结球白菜抗坏血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BcPMI2的功能分析,S634.3
  8. 体验式就业教育,G647.38
  9. 重庆建设低碳城市的问题与对策研究,X321
  10. 城郊型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探讨,S-2
  11. 右旋柠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R733.7
  12. 缺氧后处理影响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机制的研究,R563.8
  13. 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下的政治文化研究,D621
  14. 新时期劳动关系中农民工不作为问题研究,D412.6
  15. 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451.1
  16.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642.0
  17. 基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重庆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效性研究,G804.49
  18. JD水泥集中采购和供应系统优化研究,F426.71
  19. 高寒草甸优势物种吸收土壤氮素多元化途径研究,S812
  20. 重庆稻田生态养鳅模式的增收效应分析,F326.4
  21. 重庆市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D412.6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劳动经济 > 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 > 中国 > 地方劳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