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京剧“红楼戏”改编研究

作 者: 裘宁宁
导 师: 饶道庆
学 校: 温州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红楼梦》 京剧 红楼戏 改编 晴雯戏
分类号: I20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京剧红楼戏”在传播《红楼梦》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它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还不是太高且少有人给予特别的关注。历来的“红学”研究者对于《红楼梦》小说作者、版本等的考据以及文学方面的研究,有颇多重要的成就;然而对据《红楼梦》故事改编的京剧,全面详尽加以研究的,实属少见。本论文希望能弥补这一空缺。论文共有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综述前人的“红楼戏”研究,并阐明笔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第一章为京剧“红楼戏”改编叙录,分别从京剧“红楼戏”的著录情况、保存和出版情况、演出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弥补前人整理过程中的不足,纠正前人著录中的错误,也为一些重要的戏曲资料的保存提供了可能。第二章分析京剧“红楼戏”的总体特征,指出整个20世纪的京剧“红楼戏”改编史是与20世纪的政治同步发展的,并与20世纪红学史的发展相呼应;“红楼戏”主要采取“片断式”改编和“整体式”改编两种改编方式;改编者多改编以黛玉为主角的“红楼戏”,而极少改编以宝钗为主角的“红楼戏”,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如改编者个人主观上的抑钗扬黛倾向,观众更喜爱黛玉,黛玉的悲剧形象更能打动观众等。第三章是对以晴雯为主角的京剧剧本进行个案分析,指出京剧“晴雯戏”改编受到一些红学观点的影响,并重点剖析了齐如山《晴雯撕扇》、欧阳予倩、张冥飞《晴雯补裘》、荀慧生《晴雯》和苏雪安、马科《晴雯》四个剧目。《晴雯撕扇》和《晴雯补裘》虽然选择不同的题材,语言上更是各有风格,但是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相同,在创作意图、人物形象等方面又具有某些共同点;荀慧生《晴雯》和苏雪安、马科《晴雯》中的晴雯形象被过分拔高,与原著人物有较大出入。最后一部分为结语。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绪论  8-13
  0.1 “红楼戏”研究综述  9-11
    0.1.1 第一阶段:民国时期——“红楼戏”研究的起步  9
    0.1.2 第二阶段:20 世纪50 年代~80 年代——“红楼戏”研究的重要时期  9-10
    0.1.3 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21 世纪前十年——“红楼戏”研究的深入发展  10-11
  0.2 京剧“红楼戏”改编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价值  11-13
第一章 京剧“红楼戏”叙录  13-23
  1.1 著录情况  13-15
  1.2 保存和出版情况  15-19
  1.3 演出情况  19-23
第二章 京剧“红楼戏”总体特征  23-33
  2.1 对原著主题的接受和理解  23-28
    2.1.1 民国京剧“红楼戏”主题的反封建性  23-25
    2.1.2 建国后至文革时期京剧“红楼戏”主题的阶级性  25-27
    2.1.3 “文革”后京剧“红楼戏”主题的悲剧性  27-28
  2.2 对原著故事情节的取舍和改编特点  28-30
  2.3 对原著人物的取舍和改编特点  30-33
第三章 京剧“红楼戏”个案分析  33-43
  3.1 20 世纪以来红学界对晴雯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  33-36
    3.1.1 晴雯的反抗性  33-34
    3.1.2 晴雯和袭人之异同  34-35
    3.1.3 晴雯与宝玉的关系  35
    3.1.4 晴雯悲剧的原因  35-36
  3.2 齐如山《晴雯撕扇》和欧阳予倩、张冥飞《晴雯补裘》  36-38
    3.2.1 创作意图——强调戏剧社会功用  37
    3.2.2 晴雯人物形象——至情  37-38
  3.3 荀慧生《晴雯》和苏雪安、马科《晴雯》  38-43
    3.3.1 荀慧生《晴雯》  39-41
    3.3.2 苏雪安、马科《晴雯》  41-43
结语  43-44
参考文献  44-49
致谢  49-5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0

相似论文

  1.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2. 文学的影像诠释—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审美转换,J905
  3. “中小学京剧进课堂”实施的现状与对策,G633.951
  4. 《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之研究,J624.1
  5. 《红楼梦》和《玉楼梦》人物形象对比分析,I106.4
  6. 汉语重叠式副词研究,H146
  7. 论《霍尔堡组曲》与《冬》在手风琴上改编的研究与探析,J624.3
  8. 布索尼“恰空”改编曲的音乐分析,J624.1
  9. 《红楼梦》两译本中模糊语翻译对比研究,I046
  10. 杨宪益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11. 《百鸟朝凤》多种乐器演绎之比较研究,J607
  12. 京剧艺术与男高音教学,J616
  13. 论苏小卫的电影剧本创作,J905
  14. 政治·历史·战争—十七年电影改编策略研究,J905
  15.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J805
  16. 电视剧《三国演义》与《三国》的比较研究,J905
  17. 游戏性表演—浅析游戏改编电影的表演风格,J905
  18. 戈多夫斯基《53首基于肖邦练习曲的练习曲》初探,J624.1
  19. 《荆钗记》的现代改编研究,I207.3
  20. 浙江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与原著之比较,J905
  21. 《西游记》在中国的动画改编,J95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戏剧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