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

作 者: 邵菊美
导 师: 陈国强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 合成 改性
分类号: TS19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275次
引 用: 1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单体,三乙胺(TEA)为中和剂,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E220(分子量2000),二甘醇(一缩二乙二醇,DEG),三羟甲基丙烷(TMP),制备了水性聚氨酯。研究了各个化学组分对乳液相转变、粘度、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对膜机械性能、耐介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CO/OH比值的增大,乳化时乳液的粘度升高,相转变点后延,乳液的平均粒径逐渐增大,膜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耐水性增强,而耐丙酮性下降;随着DMPA用量的增加,体系的粘度升高,相转变点后延,乳液的平均粒径下降,膜的断裂伸长率下降,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羧基含量大于12%时,强度下降,耐水性下降,而耐丙酮性增强;随着TMP用量的增加,乳液的粘度下降,相转变点前趋,粒径先减小后增大,TMP用量为4%时粒径最小,膜的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交联剂用量约为4%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膜的耐介质性呈曲线变化,当TMP含量达到4%左右,吸丙酮率及吸水率均低于10%,胶膜具有较好的耐水性;随着DEG用量的增加,乳液的粘度减小,相转变点前趋,乳液粒径下降,膜的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增加,耐水性及耐丙酮性均下降。 将聚丙烯酸酯(PA)与制得的水性聚氨酯(PU)乳液进行共混改性,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FTIR)及热失重法(TGA)研究了共混膜的结构形态,并测定了共混膜的机械性能和耐介质性能。X射线衍射及FTIR光谱的分析结果均表明PU/PA共混膜中,成膜的两种组分间存在某种相互作用,PA的加入促使了聚氨酯结晶结构的形成;热分析结果表明PA的加入提高了聚氨酯的热稳定性;透射电镜结果表明PU与PA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容性和共混程度;PA的加入有利于提高PU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其中当水性聚氨酷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中文提要PA的含量为20%时,共混膜的强度和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耐介质性能也有较大的提高。

全文目录


一、 引言  12-24
  1.1 简述  12
  1.2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历史  12-13
  1.3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原理与方法  13-15
    1.3.1 外乳化法  14
    1.3.2 自乳化法  14-15
  1.4 水性聚氨酯制备用原料  15-18
    1.4.1 低聚物多元醇  15-16
    1.4.2 异氰酸酯  16
    1.4.3 扩链剂  16
    1.4.4 亲水性扩链剂  16-17
    1.4.5 中和剂(成盐剂)  17
    1.4.6 溶剂  17-18
    1.4.7 水  18
  1.5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18
  1.6 水性聚氨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  18-22
    1.6.1 染色和印花助剂  19
      1.6.1.1 染色助剂  19
      1.6.1.2 印花粘合剂  19
    1.6.2 后整理剂  19-22
      1.6.2.1 柔软与防皱整理剂  20
      1.6.2.2 防水透气涂层整理剂  20
      1.6.2.3 仿麂皮整理剂  20-21
      1.6.2.4 仿麻整理剂  21
      1.6.2.5 抗静电和亲水整理剂  21
      1.6.2.6 羊毛防缩整理剂  21-22
      1.6.2.7 织物表面涂层剂  22
    1.6.3 印花制版用感光胶  22
  1.7 本研究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22-24
    1.7.1 课题意义  22-23
    1.7.2 主要研究内容及手段  23-24
二、 实验部分  24-28
  2.1 实验原料、仪器、实验方法及性能测试  24-28
    2.1.1 实验原料  24
    2.1.2 实验仪器  24-25
    2.1.3 实验方法  25-26
    2.1.4 性能测试  26-28
      2.1.4.1 含固率的测定  26
      2.1.4.2 乳液粘度的测定  26
      2.1.4.3 乳液粒径测定  26
      2.1.4.4 乳液粒子形态的测定  26
      2.1.4.5 膜力学性能的测定  26-27
      2.1.4.6 膜耐介质性能测试  27
      2.1.4.7 共混膜的透射电镜分析  27
      2.1.4.8 共混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27
      2.1.4.9 共混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  27
      2.1.4.10 共混膜的热稳定性测试  27-28
三、 结果与讨论  28-49
  3.1 各化学组分对聚氨酯乳液相转变的影响  28-33
    3.1.1 相反转过程的描述及理论解释  28-29
    3.1.2 NCO/OH对聚氨酯乳液相转变的影响  29-30
    3.1.3 DMPA对聚氨酯乳液相转变的影响  30-31
    3.1.4 TMP对聚氨酯乳液相转变的影响  31-32
    3.1.5 二甘醇对聚氨酯乳液相转变的影响  32
    3.1.6 中和度对预聚物相转变的影响  32-33
  3.2 各化学组分对聚氨酯乳液粘度及稳定性的影响  33-37
    3.2.1 聚氨酯水乳液的稳定机理  33
    3.2.2 NCO/OH比值对聚氨酯乳液粘度及粒径的影响  33-34
    3.2.3 DMPA对聚氨酯乳液粘度及粒径的影响  34-35
    3.2.4 TMP对聚氨酯乳液粘度及粒径的影响  35-36
    3.2.5 二甘醇对聚氨酯乳液粘度及粒径的影响  36-37
    3.2.6 其他因素对乳液粘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7
  3.3 各化学组分对水性聚氨酯膜机械性能及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37-43
    3.3.1 NCO/OH对机械性能及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37-39
    3.3.2 DMPA对机械性能及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39-40
    3.3.3 TMP对机械性能及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40-42
    3.3.4 二甘醇对机械性能及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42-43
  3.4 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  43-49
    3.4.1 透射电镜  44
    3.4.2 红外光谱  44-46
    3.4.3 X射线衍射  46-47
    3.4.4 热分析  47
    3.4.5 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和耐介质性能  47-49
四、 结论  49-50
五、 参考文献  50-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双季戊四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工艺研究,TQ223.164
  2. 纳米稀土硬质合金YG11R的成分与工艺优化及磨损研究,TG135.5
  3. LXI任意波形发生器研制,TM935
  4.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5. 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及基于ISAR像的目标识别,TN957.52
  6. 空中目标与背景的红外图像仿真技术研究,TP391.41
  7. 沙利度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965
  8. 阿托伐醌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914
  9. Fe,V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O614.411
  10. 联萘酚的合成与拆分,O625.3
  11. 金催化磺酸盐与炔烃类加成反应及反式3-取代苯基丙烯酸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R914
  12. 褪黑素的绿色合成方法研究,R914
  13. PET降解合成聚磷酸酯阻燃剂及其阻燃性能研究,TQ314.248
  14. 芴基环氧树脂的固化机制及性能研究,TQ323.5
  15.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Vc脂肪酸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TS202.3
  16. 芳砜纶/棉混纺织物防水透湿涂层整理的研究,TS195.6
  17. 新型抗抑郁药物DPI-289以及API-121的合成研究,R914
  18. 采后黄冠梨有机酸变化及代谢酶调控研究,S661.2
  19. 锂、钾、镁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O621.13
  20. 水性聚氨酯类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TS193.2
  21. 改性活性炭吸附染料及稻壳基活性炭吸附重金属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纺织工业、染整工业 > 染整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染料、颜料、药剂及助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