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肺癌单链抗体偶联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构建及表达研究

作 者: 徐飞虎
导 师: 龚兴国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生物物理学
关键词: 单链抗体 绿色荧光蛋白 分子标记 原核表达
分类号: R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绿色荧光蛋白作为一种新型的标记分子,可应用于活体细胞的实时检测。目前已有相当多的文献报道关于将GFP基因与特定抗体或细胞因子基因结合进行融合表达的研究,证明融合蛋白具有GFP的荧光性质和配体蛋白质的生物功能,可用于对肿瘤的检测、药物筛选、细胞因子受体的分布以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关于将绿色荧光蛋白与其他细胞因子融合表达的报道较少。相关的报道有抗肝癌单链抗体融合GFP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以及重组IL-18-GFP融合蛋白活性研究等。本论文拟将抗肺癌单链抗体连接绿色荧光蛋白进行融合表达,预期目标蛋白应同时具有抗体活性及光激发绿色荧光双重功能。 本实验经PCR方法从mRNA逆转录产物中克隆到抗肺癌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并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其构建为单链抗体scfv形式。利用酶切连接将scfv基因序列插入到绿色荧光蛋白基因3’-端构成gfp-scfv重组基因,并转化大肠杆菌表达。经IPTG诱导表达后并SDS-PAGE蛋白电泳,与阴性菌对照,在预期分子量范围内出现一明显条带。利用Ni-NTA树脂纯化蛋白,出现两个明显的峰。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其中一个峰的蛋白条带符合预期蛋白分子量。396nm激发显示绿色荧光,证实目的基因在宿主中得到表达。不过,表达出的蛋白是否具有抗体活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部分 绿色荧光蛋白研究进展  6-29
  前言  7-9
  1 、 绿色荧光蛋白的理化性质  9-11
  2 、 绿色荧光蛋白的化学结构和发光机制  11-17
    2.1 绿色荧光蛋白的化学结构  11-12
    2.2 野生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机制  12-15
    2.3 突变型GFP的发光机制  15-17
      2.3.1 Ⅰ型突变  15
      2.3.2 Ⅱ型突变  15-16
      2.3.3 Ⅲ型突变  16-17
  3 、 绿色荧光蛋白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17-24
    3.1 分子标记  17-19
      3.1.1 基因表达的报告  17-18
      3.1.2 在细胞生物学中作为荧光标记用于细胞动态的研究  18-19
      3.1.3 活细胞内蛋白的定位研究  19
    3.2 GFP在信号转导中的应用  19-21
    3.3 药物筛选  21-22
    3.4 融合抗体  22-23
    3.5 生物传感器  23-24
  4 、 展望  24-25
  参考文献  25-29
第二部分 抗肺癌单链抗体偶联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构建及表达研究  29-58
  前言  30-32
  1 、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36
    1.1 菌种及质粒  32
    1.2 酶  32
    1.3 各种试剂盒  32
    1.4 缓冲液及其他溶液  32-33
    1.5 培养液和固体培养基  33-34
    1.6 其它主要试剂和商品来源  34-35
    1.7 电泳胶  35
    1.8 PCR引物  35
    1.9 主要仪器  35-36
  2 、 方法  36-39
  3 、 结果  39-52
    3.1 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克隆  39-40
    3.2 重链和轻链的序列测定  40-41
    3.3 VL基因的修饰  41-42
    3.4 单链抗体的构建  42-45
    3.5 Pro319质粒的构建  45-46
    3.6 gfp-scfv基因构建  46-49
    3.7 gfp-scfv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49-52
  4 、 讨论  52-55
  参考文献  55-58
附录1 Pava319质粒序列  58-62
附录2 英文缩写词表  62-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拟南芥胱硫醚-γ-合成酶(D-AtCG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制备,Q943.2
  2.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3. 草鱼呼肠孤病毒vp5、vp7基因cDNA的克隆、表达及VP5、VP7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S941.41
  4.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和ns3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P6和NS38免疫原性研究,S941.41
  5.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6.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7. 红笛鲷清道夫受体B型Ⅰ类和抗冻蛋白Ⅱ型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定量分析,S917.4
  8.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1、N基因的序列分析,S852.65
  10. 猪细小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11. 人源β-防御素-6的原核表达及纯化,Q78
  12. 圆眼珍珠蛙(Lepidobatrachus laevis)皮肤cDNA文库的构建、筛选及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原核表达和活性研究,Q78
  13. 新型菊酯类农药降解酶的生化鉴定及分子改造研究,X172
  14. 黄瓜渐渗系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研究,S436.421
  15. 黄瓜—酸黄瓜抗霜霉病渐渗系分子标记的筛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436.421.11
  16.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17. 涉及大赖草7Lr染色体的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S512.1
  18. 一个新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发现与分子标记定位,S512.1
  19. 簇毛麦6V染色体短臂小片段易位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S512.1
  20. 荆州黑麦6R染色体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S512.1
  21. 陆地棉矮化突变体Ari1327的形态、生理和分子标记研究,S56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