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与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

作 者: 刘卫东
导 师: 徐充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供给机制 公共产品
分类号: F1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8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是一个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痛苦蜕变中,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政府的改革,人民生活的改善,等等,这一切在社会中展现出各种层次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转变,为当前社会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的新的思路和手段。在这种前提下,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在总结和概括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特征、分类、理论基础、产生原因、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本部分首先在综述国内外学者有关非营利组织界定的基础上,并以非营利组织的主要产出--公共产品出发,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了界定。其次,总结出了非营利组织所拥有的一些重要特征。再次,明确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几种主要类型。第四,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的理论基础,即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和契约失灵理论。第五,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原因;最后,分析了非营利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本文第二部分论述了非营利组织与公共产品的供给关系,首先分析了公共产品与其特定的供给机制,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提供,少部分准公共产品可由私人提供,但二者都有无法避免的缺陷。其次,分析了公共产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特点和优势。最后论述了我国公共品供给的问题与原因。本文第三部分从一般意义上介绍了西方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同时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非营利组织的各种不同发展模式以及不同发展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作了分析。本文第四部分为全文的核心部分,也是本篇论文着重研究的部分,在此部分,论文做出了两方面尝试,第一,尝试着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模式,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模式。第二,对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对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包括决策、使用、筹资和激励方式的创新。总之,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物品领域不仅能够对政府起补充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有效克服公共物品领域政府和市场双重失败问题发挥着独特的积极意义。非营利组织是促进公平与效率二者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能够以十分灵活的方式满足不同层面对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需求。对于中国来说,从公共产品角度认识非营利组织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改革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从基层组织到中央的各级党政机关,不仅担负着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而且还全面提供私人物品,经济体制改革后,整个社会公共物品领域又趋向另一种极端:公共物品供给减少,并缺乏效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私人物品已经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提供,提供公共物品也不再是企业和机关必须承担的职责,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和各级组织退出公共物品供给者行列,整个社会的公共物品开始出现严重缺乏,非营利组织不仅能够成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有效补充和替代,而且还可以与政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公共产品的供给开辟了新的道路面,为我国社会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7
前言  7-8
一、非营利组织产生与发展的理论概述  8-19
  (一)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界定  8-9
  (二)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和分类  9-12
  (三) 非营利组织产生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12-16
  (四) 非营利组织的功能、作用  16-19
二、非营利组织与公共产品供给  19-28
  (一) 公共产品及供给机制  19-22
  (二) 我国公共产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特点与优势  22-24
  (三) 我国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缺陷及原因分析  24-28
三、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比较  28-39
  (一) 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  28-30
  (二)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  30-35
  (三) 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5-39
四、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与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对策  39-46
  (一) 非营利组织发展模式构建  39-40
  (二) 我国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模式选择  40-42
  (三) 公共产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机制创新  42-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49
中文摘要  49-52
英文摘要  52-56
后记  56-57
导师及作者简介  57

相似论文

  1.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2. 非营利组织—帕斯(PATH)在中国的项目发展战略研究,F272
  3. 我国民防局(办)的基本职能定位研究,E256
  4.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F320
  5.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非营利组织的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6. 民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研究,D669.6
  7. 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G78
  8. 政府在社区教育中的公共服务职能研究,G77
  9. “贵宾”(VIP)现象及其法理透析,D922.29
  10. 我国非营利组织资金筹集问题研究,C912.2
  11. 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研究,C913.7
  12. 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C912.2
  13. 非营利组织经营风险的控制研究,C912.2
  14. 论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及其完善,F320
  15. 我国检验认证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F203
  16. 青岛市污水处理收费研究,X321
  17. 第三次分配的税法调节研究,F812.42
  18.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问题研究,D669.6
  19. 非营利组织专职人员忠诚度提上策略研究,C912.2
  20. 公共产品视角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研究,F323.213
  21. 我国地方政府直接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922.28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