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氮离子束注入硅酸盐细菌诱变选育研究

作 者: 卢文轩
导 师: 蒋立科;罗曼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生物物理学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硅酸盐细菌 筛选
分类号: S1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硅酸盐细菌能分解铝硅酸盐类矿物中的钾、磷、硅等元素,直接供植物生长利用,并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调节植物生长。本项研究选择适宜的N+束能量和剂量注入硅酸盐细菌出发菌株,进行离子注入诱变。然后根据菌落大小、粘性等在缺钾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挑取有代表性的菌落,在不同pH值(pH4.0~9.0)、不同盐度(NaCl浓度0.5%~4.0%)和高温(35℃~55℃)条件下初筛出16个突变菌株,再利用缺钾培养基培养基复筛,获得解钾能力强的硅酸盐细菌S05突变株。经摇瓶培养和发酵罐发酵培养,结果表明S05菌株的解钾能力比原菌株提高68.48%。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S05菌株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该菌株在有氮培养基上形成圆形、中间凸起、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湿润的大型菌落,粘性比原菌株LTF-22略低。光学显微镜下染色观察,发现菌体杆状,芽孢圆形至椭圆形,位于孢囊中央。扫描电镜观察,S05菌株细胞瘦小、形态不规则,细胞排列较松散。实验中发现,诱变所获S05菌株能有效利用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对无机氮的利用效果优于有机氮,尤其是对(NH4)2SO4吸收效果显著;对高温、高渗、偏酸、偏碱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明胶液化实验和淀粉酶水解实验结果表明,S05菌株不分泌蛋白酶,产生的淀粉酶的活力比原菌株LTF-22高。通过S05菌株对不同类型土壤的解钾试验,证明该菌株对园田土、水田土和旱地土均有解钾活性。加入S05菌株菌液后,园田土和水田土中速效钾含量在培养早期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培养一定时间后开始下降;旱地土中速效钾含量在试验期间内出现持续增加的现象。发芽试验表明,S05处理组小麦根长和平均单株干重均显著高于原菌株处理组。盆栽试验结果显示,S05菌株处理组水稻平均根长、苗高和单株干重比原菌株处理组(CK1)分别增加26.95%、6.19%、22.26%;比空白对照组(CK2)分别增加40.03%、14.21%、2.27%。S05菌株处理组水稻根部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为5.35μmol GHA/g.h,比CK1和CK2分别增加38.60%和101.13%,差异均显著。同工酶电泳结果显示,S05菌株处理组水稻根部GS同工酶电泳出现7条带,比原菌株增加三条带,且GS5、GS4两条带的同工酶活性高于原菌株组和空白对照组。经S05菌株处理后,水稻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比对照组CK1、CK2分别增加36.97%和219.06%,表明S05菌株分解土壤矿物中固态钾的能力较原出发菌株强,能显著提高根际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对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综合肥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文献综述  7-15
  1.1 硅酸盐细菌开发的研究  7-11
  1.2 离子束应用研究  11-13
  1.3 对硅酸盐细菌提高土壤有效钾含量的思考  13-15
2 引言  15-16
3 材料与方法  16-21
  3.1 试验材料  16-17
  3.2 方法  17-21
4 结果与分析  21-30
  4.1 注入离子能量和剂量的选择  21
  4.2 菌株初筛  21
  4.3 高效解钾菌株的筛选  21-22
  4.4 遗传稳定性试验  22
  4.5 S05 菌株形态特征  22-23
  4.6 S05 菌株生理生化特征  23-26
  4.7 S05 菌株对不同类型土壤的解钾作用  26
  4.8 发芽试验  26-28
  4.9 水稻土培实验  28-30
5 讨论  30-32
  5.1 注入离子能量和剂量的选择  30
  5.2 S05 菌株形态特征  30
  5.3 S05 菌株对碳源和氮源的选择  30
  5.4 S05 菌株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30-31
  5.5 水稻根部GS 活性及同工酶分析  31
  5.6 S05 菌株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31-32
6 结论  32-34
参考文献  34-37
致谢  37-38
个人简介  38

相似论文

  1.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2.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3.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3的克隆,S435.112.1
  4.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5.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6.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X172
  7.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TQ922.1
  8. 我国四省区梨主要病害的病原鉴定、分子检测与药剂筛选研究,S436.612
  9.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2的克隆,S435.112.1
  10. 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其对噻虫嗪的抗性风险评估,S433
  11.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12. 辣椒疫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13. 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防治作用研究,S435.111.4
  14. 甘蓝型油菜与播娘蒿远缘杂交杂种后代的筛选,S565.4
  15. 氮高效水稻品种苗期耐低磷种质的筛选与鉴定,S511
  16. 线粒体温和解偶联剂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R341
  17. 靶向内质网应激的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与生物活性研究,R96
  18. 成年母猪后肠道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S816.7
  19. 高浓度焦化有机废水高效降解菌筛选及生长特性研究,X172
  20. 龟鳖养殖废水生态净化与资源化利用研究,X714
  21. 发酵香肠工艺研究,TS251.6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肥料学 > 微生物肥料(细菌肥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