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前作土壤对湿地松截根菌根化育苗的影响

作 者: 孙倩
导 师: 束庆龙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森林保护学
关键词: 土壤 湿地松 彩色豆马勃 截根菌根化育苗 生长及抗性指标
分类号: S791.2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3-2004年,在太湖县选择不同的前作土壤类型以及土壤肥力进行了湿地松截根菌根化育苗试验,通过研究,初步揭示了苗木的菌根侵染率、成活率、生长量、生理指标和抗性生化指标与土壤肥力和前作类型的相关关系;筛选出更加适宜于湿地松截根菌根化育苗的土壤类型和接种剂量。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安徽的林木截根菌根化育苗和造林规划提供指导。1.菌根化率(即菌根侵染程度)与湿地松苗木的生长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在不同的生长指标中,菌根化率对苗木侧根的增长最为明显。在不同的前作土壤中,杂灌林土最适宜于苗木的菌根化,线性回归的斜率达到0.3167,相关性系数为0.9973;其对抗性指标SOD活性的影响的线性回归斜率为0.1988。2.采用10种前作土壤进行湿地松菌截根根化育苗,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杂灌林土处理的苗木生长好,在生长期末,菌根化率达99.5%,苗高、地径分别达到24.84cm和3.89mm,自由水/束缚水比值最小(4.2),在低温干旱的逆境下表现出较好的抗性。普遍采用的容器土与多数前作土壤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相对于杂灌林土和阔叶林土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我省湿地松截根菌根化育苗最好选用杂灌林土和阔叶林土作为培育基质,或对容器土配方作相应的完善,尽量避免采用效果较差的菜地土、水稻土、山地土和沙土等土壤。3.土壤物理因子影响着菌根化苗的生长,粘重的土壤抑制有机质对菌根化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沙土土壤容重与1.20g/cm~3偏离最大(0.83g/cm~3),菌根化苗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高达8.8,抗逆性较弱。这表明超过一定的范围,土壤容重将严重影响菌根化苗木的水分含量,降低菌根化苗对逆境的适应性。湿地松幼苗菌根侵染程度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pH值最高的沙土处理的苗木菌根化率最低,仅86.57%。土壤的pH值与湿地松菌根化率及菌根化苗生长的各指标都有很强的负相关性,随着土壤pH值的升高,菌根化苗生长受到抑制,表现出菌根的生长对土壤pH值的要求。外生菌根适宜微酸或酸性土壤,在碱性土壤育苗中育苗、尤其是菌根化育苗时,必须首先注意土壤的酸化。土壤中营养元素及有机质对菌根侵染程度及菌根化苗木生长都有较强都正效应,有机质的含量(43.42g/kg)最高的土壤其苗木菌根化率最高,达到99.6%,说明菌根同样需要土壤中较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自身吸收利用,促进苗木生长。土壤营养元素含量高,菌根化苗生长旺盛,成活率提高、根系活力增强、叶绿素含量增加,在低温干旱条件下促进菌根化苗的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减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菌根化苗的抗旱、抗寒能力。土壤因子直接影响着菌根化苗木的6种抗性生化指标。随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的提高,活性增强。试验得出的土壤肥力因子与生长指标的回归方程,相关性系数均较高,拟合度达到0.78以上。生产中可据此来进行育苗基质的配置,以达到最为合理的土壤肥力因子含量,提高菌根的促生作用,使湿地松截根菌根化育苗和造林生产达到最佳的效益。4.对杂灌林土和阔叶林土进行不同接菌量试验得出,每穴接种1mlPt菌剂和杂灌林土可以达到最好的菌根化育苗效果,移栽后三个月,地径、鲜重、苗高、侧根总长分别达到3.89mm、10.38g、24.48cm和65.49cm,根系活力达5.0305g/g·h。2ml、3ml的接种量效果虽有微弱的提高,但与1ml接种量效果的差异不显著。依据高效低耗的原则,1ml的接种量适宜大范围推广。5.杂灌林土菌根化育苗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调查显示,菌根化苗木的成活率显著提高,最高可达99.5%,较未菌根化的苗木提高了136.9%。同时,苗木的苗高、地径、针叶长、地上部分鲜重以及地下部分鲜重均有显著提高。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1 文献综述  10-17
  1.1 菌根及其应用  10-11
  1.2 外生菌根  11-15
    1.2.1 提高植物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  12
    1.2.2 提高植物对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和利用,提高土壤肥力  12-13
    1.2.3 分泌生长激素和生长调节素,促进植物生长  13
    1.2.4 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成活率  13-14
    1.2.5 提高植物抗病性  14
    1.2.6 改良土壤,提高其生产力  14-15
  1.3 彩色豆马勃  15-16
  1.4 菌根应用展望  16-17
2 引言  17-19
3 材料与方法  19-27
  3.1 材料  19-21
    3.1.1 试验地概况  19
    3.1.2 试验材料  19
    3.1.3 育苗基质  19
    3.1.4 主要药剂  19-21
    3.1.5 主要仪器  21
  3.2 试验方法  21-26
    3.2.1 芽苗接种菌剂及移栽  21
    3.2.2 菌根化苗生长指标的测定  21-22
    3.2.3 菌根化苗抗性生化指标的测定  22-24
    3.2.4 土壤肥力的测定  24-26
  3.3 数据处理  26-27
4 结果与分析  27-64
  4.1 菌根化程度对截根菌根化苗木的影响  27-29
    4.1.1 菌根化率与菌根化苗生长量的关系  27-28
    4.1.2 菌根化率与菌根化苗抗性指标的关系  28-29
  4.2 不同前作土壤对截根菌根化苗木的影响  29-39
    4.2.1 土壤前作与湿地松幼苗菌根侵染情况的关系  29-30
    4.2.2 土壤前作与菌根化苗成活率的关系  30-31
    4.2.3 土壤前作与菌根化苗生长量的关系  31-33
    4.2.4 土壤前作与菌根化苗木生理指标的关系  33-36
    4.2.5 土壤前作与菌根化苗抗性生化指标的关系  36-39
  4.3 土壤肥力对菌根化苗的影响  39-57
    4.3.1 土壤肥力与湿地松苗菌根化率的关系  39-41
    4.3.2 土壤肥力与菌根化苗木成活率的关系  41-42
    4.3.3 土壤肥力与菌根化苗生长量的关系  42-47
    4.3.4 土壤肥力与菌根化苗生理指标的关系  47-54
    4.3.5 土壤肥力对菌根化苗木生化指标影响的综合分析  54-57
  4.4 接菌量对湿地松菌根化苗的影响  57-62
    4.4.1 接菌量对菌根化苗生长的影响  57-59
    4.4.2 接菌量对菌根化苗抗性指标的影响  59-62
  4.5 菌根化苗木在造林中的效应  62-64
5 讨论  64-66
6 结论  66-67
图版  67-69
参考文献  69-74
致谢  74-75
作者简介  75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75

相似论文

  1.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壤学,S157.1
  2. STOP1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S336
  3.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4.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S157
  5. 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分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活化作用,X53
  6. 增强自然复氧—有效容积土壤渗滤系统脱氮的研究,X703
  7. 污染源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试验,X820.4
  8.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9.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S153.6
  10. 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类型和界线确定研究,S155
  11. 房县烤烟产地环境和烟叶综合质量评价,S572
  12. 肉牛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类危害性因素分析,S823
  13. 外源氮输入对中亚热带山地土壤可溶性氮及CH4氧化的影响,S714
  14.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15.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16.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17.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18. 烤烟连作障碍效应与微生物菌剂消减技术初探,S572
  19. 不同肥料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S572
  20.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21. 有机、SEQ、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蔬菜产质量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S6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针叶树类 > > 湿地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